丽水与海西经济区互动发展的比较
分析及政策选择
陈敬东
摘 要:近年来,由于海西经济区的快速发展,逐渐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北部湾地区之后的又一新的经济增长极,而作为海西经济区一部分的丽水应如何加强与海西经济区的互动,成为丽水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通过对丽水与海西经济的主体部分—福建的经济指标、支柱产业、旅游资源以及外向型经济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从而进一步出丽水经济发展和海西经济区互动发展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区域经济 海西经济区 对策分析 丽水
作 者:陈敬东,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中共丽水市委党校
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如何突破行政区划对经济一体化的约束,按照市场规律和多赢法则建立区域合作新机制,推动区域间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组
合,是区域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随着海西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处于浙南近海山区的丽水如何加强与海西经济区互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基于区域经济整合的海西经济区
海西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包括闽浙赣粤4省所辖23市,即福建省的福州、厦门、莆田、三明、泉州、漳州、南平、龙岩、宁德9个市,浙江省的温州、金华、衢州、丽水、台州5个市,江西省的赣州、抚州、鹰潭、上饶4个市,广东省的汕头、潮州、梅州、揭阳、汕尾5个市;人口约为6000~8000万人。
从海西经济区生产力布局看,主要分成这样几个层次:以闽台为主体形成核心区;以浙南、粤东等福建的两翼地区形成紧密区;以赣南、赣东、赣东北地区以及吉安中间连接地带、皖湘鄂等地区作为海西经济区的腹地拓展区。通过港口、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现代化交通手段,海西经济区以城市经济发展区的经济中心城市福州、泉州、厦门、温州、汕头来辐射宁德、莆田、漳州、南平、三明、龙岩、赣州、抚州、上饶、鹰潭、丽水、衢
州、揭阳、潮州、梅州等次中心城市及周边城镇。
海西经济区的建成将推动沿海地区形成完整的经济发展圈链条,使海西经济区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北部湾地区之后的又一新的经济增长极。
二、丽水经济发展面临区域竞争与合作的新格局
资源整合是加快丽水发展的一个大课题。一方面要注重内源型驱动,把丽水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又要注重外源型驱动,针对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资源比较缺乏的现状,借力发展。为此,必须强化开放接轨的理念。当前,丽水正面临区域竞争与合作的新格局:
一方面,融入长三角经济区进入新阶段。随着联手深化体制改革、联手加强自主创新、联手打造绿长三角,长三角经济区一体化进程正不断加快推进。丽水在2003年始启动接轨融入长三角经济区,在产业分工和市场细分中逐步到自己的定位。在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提出三大目标:即发展生态农业,打造长三角绿农产品基地;发展生态工业,打造长三角特制造业基地;发展以生态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打造长三角生态文化休
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去年,国务院又下发了《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长三角区域范围由“16城市”扩容至“上海、浙江和江苏两省一市”,意味着丽水在政策层面上已被纳入长三角地区。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丽水和长三角经济区的紧密性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另一方面,接轨海西经济区获得新机遇。丽水的区位特征使得丽水与闽、赣的经济合作由来已久。1986年10月,成立了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区,由南平、锡州、金华、丽水、上饶、抚州、鹰潭、景德镇、黄山组成,形成了良好的协作机制。但由于当时的交通条件限制及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影响,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如今,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丽水这一浙南新兴城市也被纳入了海西经济区的紧密区,迎来了构建大开放格局的历史机遇。
开放的时代要求丽水切实把握开放发展的大趋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借力发展,构建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丽水处在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节点上,北要接轨融入长三角,南要和海西经济区互动,形成联动效应。丽水与两个经济区对接合作、连片发展,为丽水提供更多合作机会,实现多羸。
三、丽水与“海西经济区”主体——福建省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
(一)丽水市与闽东北毗邻地区的部分县(市)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1、GDP的对比
2008年,丽水市生产总值为505.68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9:48.6:40.5。从对比的14县(市)的GDP总量看(图1),青田县、缙云县和建瓯市分别居前三名,武夷山市居第四位。而武夷山市、浦城县、建瓯市的增速则居第一,缙云县、龙泉市和政和县的增速分别居第二、第三和第四。从人均GDP看(图2),云和县、武夷山市和遂昌县居前三名,其他的各县(市)中丽水普遍高于南平市。整体来看,闽东北县(市)的GDP总量和人均GDP都普遍低于丽水,但其发展速度普遍较快。
图1 2008年14县(市)GDP数据比较
图2 2008年14县(市)人均GDP数据比较
2、工业总产值的对比
2008年,丽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922.13亿元。14县(市)居于前三位的为丽水的缙云县
、青田县和遂昌县,南平、宁德的六县(市)分别居第四(建瓯市)、第七(蒲城县)、第十(寿宁县)、第十一(武夷山市)、第十三(松溪县)和第十四(政和县)位,从工业总产值来看,丽水各县(市)相对较高,从增幅上看丽水的各县(市)也较南平、宁德的六县(市)高。如图3所示:
图3 2008年14县(市)工业总产值数据比较
3、财政收入的对比。
2008年,丽水全市的财政总收入是63.42亿元,同比增长13.2%。在14县(市)的比较中(图4),南平、宁德六县(市)的财政收入基本低于丽水各县(市),但其增长速度却高于丽水,因此可以看出,虽然南平市和宁德市的发展水平较低,但从目前的经济指标来看正成追赶之势。
图4 2008年14县(市)地方财政总收入数据对比
4、丽水市与宁德市、南平市的森林覆盖率对比。
丽水市森林覆盖率为80.79%,而南平和宁德的森林覆盖率分别为74.8%和65.7%(图南平旅游5),丽水较南平市和宁德市有较大的生态竞争优势。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