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浓情巧克力》的隐喻意义※
电影《浓情巧克力》的隐喻意义※
    [摘 要] 美国电影《浓情巧克力》的影像和文字在食物、彩、空间、天气、服装等多个方面具有多重的隐喻意义,凸显了两种新旧事物和观念的对抗,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诉求。隐喻充分体现了寓言的特点,传达了真理。巧克力不光是一种可口的食物,还是一种关心他人和自己的真诚感情。传统和变化间总有冲突,要有包容心,允许其他人选择自己的生活和信仰。
  [关键词] 电影;巧克力;隐喻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不仅见于诗歌,也见于一切话语模式之中。它的构成是,将原义指称甲事物或甲行动的语词或表达方式,直接用于截然不同的乙事物或乙行动,而又不特别指明两者所用以进行的对比。认知语言学家Lakoff 和Johnson (1980) 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模式,把熟悉的、已知的、具体的范畴概念投射映象于抽象的范畴概念而形成的隐喻性表征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基础,而且,语言就其本质而言具有隐喻性。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广泛应用多模态的隐喻,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如王珍、孙鹏(2007)指出,隐喻在西方电影的作品主题、画面以及语言上得到广泛应用,为我们欣赏和理解电影作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充分的想象空间;龚奎林(2007)探讨了电影《导火线》中双面镜的隐喻:警匪的善恶对立喻指对家园的破坏与守护,对家园的寻和回归。不过,通常一部电影中采用的隐喻形式比较单一。美国电影《浓情巧克力》是一部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有必要分析其多层面的隐喻意义,为欣赏类似作品提供新的视角。
  《浓情巧克力》的主题表面上是教堂和巧克力的对立,其实是两种新旧事物、观念、不同生活方式的较量。本片的影像和文字在食物、彩、空间、天气、服装等方面具有多重的隐喻意义。
  一、食物的隐喻意义
  英汉语言中常用食物隐喻,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如“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在打开之前,你永远不知道吃到的是哪一种滋味。采用巧克力隐喻的电影就有《阿甘正传》《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等。
  《浓情巧克力》中巧克力是最主要的喻体,就像巧克力的多种口味一样,具有多重含义。该片的英文片名没有选用英语单词CHOCOLATE,而是用法语单词CHOCOLAT,并且只显示了喻体,既对应法国小镇的背景,又喻指薇安娜制作巧克力的神秘配方和神奇魔力,显示薇安娜的特立独行。汉语译文译出了本体和喻体,香浓的巧克力指人们或纠葛或浓厚的感情,包括不同人物之间的男女之情、母女之情、母子之情等,真诚的关心能够消融任何对立情绪。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
  每当有客人来到巧克力店,薇安娜都会让他们看能旋转的陶盘,根据看到的影像给他们提供不同配方的巧克力,解决他们各自的问题。巧克力指适合不同人的生活方式。房东老太太阿曼黛患糖尿病,她的女儿卡洛琳想将她送到养老院,由专人护理,不过热爱自由的阿曼黛宁愿尽情享受生活,在热闹的七十岁生日宴会后静静地死去。我们应该容忍和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
  巧克力指人们的欲望及思想的追求,在镇长雷诺伯爵的眼中就像夏娃手中的苹果,是危险的诱惑,是原罪、禁忌的代名词;在薇安娜的手中是解放人民的力量,是快乐的源泉;对于小镇人民是不敢尝试又不可抗拒的新鲜事物。
  就像巧克力并非人们的主流食物一样,女主角的非主流存在是影片的重要部分,她承受了来
自外在和自身的巨大压力。神秘的巧克力配方喻指人们穷其一生追逐的东西。
  二、彩的隐喻意义
  彩对比是本片对比叙事的重要手段之一。影片一开始整个小镇是灰的。薇安娜母女穿着红的斗篷。灰象征着保守、禁欲、死气沉沉;红象征着热情、激情,代表了变革,同时也暗示着薇安娜是镇长眼中的危险人物。片子一开始被处理成黑白的,渐渐变成了彩的,压抑和无趣成为过去。薇安娜像变魔术似的将一家巧克力店经营起来,招牌反射着金黄的阳光,龟裂的灰墙渗出红的火光,墙后压抑的欲望蠢蠢欲动,预示着即将展开的生机。
  薇安娜衣装颜,层层斑斓,喻指她开朗、自信的性格。即使小镇上的人在镇长的教唆下,像躲避瘟疫似的躲避她,她仍然不气馁,用她的热情感染人们,终于赢得友谊、爱情。她还主动出击,像春天击退灰的冬天一样,挑战以镇长为首的传统势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