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界定
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界定
界定文化旅游资源的范畴是对其进行分类的前提。通过比较前期研究成果,发现在目前关于文化旅游资源领域的研究中,学界认可的文化旅游资源是剔除自然旅游资源之后的旅游资源。因此,本文采用广义概念界定文化旅游资源:客观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主要因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或赋存的文化元素而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能被旅游业利用并产生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各事物或因素,包括人类文化遗址遗迹、历史建筑与文化空间、旅游商品、人文活动[4]。
3.2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
旅游资源类型的划分,是正确认知、评价和利用旅游资源的基础。目前旅游规划界使用的旅游资源分类方法主要有自然-人文两分法、世界-国家-省-市-县等级分类法、专题型分类法、功能型分类法、彩分类法《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分类法简称国标法和整合分类法。其中,国标是现阶段主流的分类方案,使用频率最高、类型覆盖相对最全,在旅游界得到广泛应用。
“两分法”把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便于运用,便于人们记住,但只体现了资源本身的性质,并没有体现出资源的总体意义。“级别分类法”可以直接地反映出一个旅游资源的吸引程度和质量的好坏,但规划范围的整体价值难以估算。专题分类方法针对性强、产品开发的指导性强,但不适合旅游资源等级评价和横向比较。近几年来,文化旅游绿旅游概念的兴盛说明彩分类方法生动形象,便于理解记忆,但是尚缺乏科学依据。国标法统一了全国旅游资源分类的口径,但是国标的个别地方仍存在概念模糊、层次不清、前后重复、细分不够等问题[48][10]。
众多的学者试图根据某种特定类型的旅游资源实际情况,对国标中的一些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与改进,以增强其精确性与适用性。许春晓、胡婷等人所建立的一个比较完善的文化旅游资源分类体系[4],这个体系是在严格遵守国标的基础上呈主类亚类基本类型3级结构,包括4主类、25亚类、142基本类型。按照资源的基本内容确定主类,包括了人类文化遗址遗迹、历史建筑与文化空间、文化旅游商品、人文活动四大主类;按照资源赋存和主导要素相结合确定亚类,包括了史前人类活动场所、现代综合人文旅游地等25个亚类;按照景观单元及成因确定基本类型,包括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142种基本类型。该体系对国标的某些部分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并综合考虑了文化遗产分类与文化资源
的基本内涵[4],在国标基础上对具体内容进行了细分。基于此,该体系适用于本研究的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
3.3湖北省文化旅游概况
湖北省地处中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洞庭湖北部,其地理位置在北纬29°05′到33°20′之间,在东经108°21′到116°07′之间,东连安徽,南邻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为邻,北接河南。湖北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为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湖北是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交通枢纽,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省1062公里。湖北文化底蕴深厚,也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的诞生地。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长达800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楚文化。湖北省作为古代楚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是荆楚文化的主要表现地区,湖北省内17市州拥有相当数量的文化旅游资源,而且造就了文化旅游资源地域性、民族性特征突出,文化价值高,活态传承较好,开发潜力大的特点。湖北文化旅游资源是中国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少资源具有全国乃至世界意义。
3.3.1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文化旅游吸引力强
湖北省地处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具有独特的天然优势,湖北省还具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地等多种地形。其中山区的面积占全省的总面积55.5%,丘陵和岗的地面岗地的面积占全省总面积24.5%,平原、湖区占全省总面积的比例为20%;水资源丰富,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润泽楚天,水网纵横,湖泊密布,湖北省因此又称千湖之省;这里阳光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热量丰富,是农业的理想之地;湖北省的矿藏种类繁多,蕴藏着大量的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大的好处,这也是产生人类文明的重要先决条件,促进了文化旅游的孕育和发展。
湖北凭借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每年吸引众多游客。2021年湖北省国内旅游接待人数60621万人次,较2020年同比增长38.7%;实现旅游总收入6028.28亿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38%。湖北省景区继续坚持市场化运营,通过开发更多旅游产品,刺激旅游消费,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增强湖北旅游吸引力。
3.3.2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湖北省历史文化悠久。武汉、荆州、随州、襄阳、钟祥5座城市都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三国时期遗址较多的区域,同时也是楚文化的主要源头,这里古村古镇,名人故居数量
多,烈士纪念塔(碑,纪念馆)的数量也很多
湖北省具有多种不同的文化旅游资源。其拥有4处世界遗产,世界文化遗产3项,世界自然遗产1项。全省共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7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5个、主要博物馆234特文化乡村270个以及县市区级文化旅游资源数千项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湖北省文化旅游带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3.3.3区位交通便捷,文化旅游资源可达性良好
湖北地处中国的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的中央,省会武汉有“湖北省旅游”之称拥有以京广、京珠、京九为轴线形成的南北交通网,以沪蓉为轴线形成的东西交通网,以及以长江水系为纽带的水运网络横贯全省。目前,国家加快了中部崛起步伐以及积极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和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尤其是全国各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都给湖北带来了充分的发展机遇。目前,湖北正处于一个加速发展阶段,这是湖北将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区位优势的有利时期,也是促进湖北省在中部崛起,成为中部地区的高级区位的最佳条件。在发展文化旅游资源方面,交通区位条件已经变成了一个基本的前提。一个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不但可以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还可以让游客在景区的逗留时间得到更多的延长,还可以减
少游客到访的时间成本。所以,湖北省的各个交通道路沿线的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程度和时间序列上都在持续地得到提高和提早,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文化旅游资源沿交通线路的集聚化发展。
3.3.4经济基础较好,文化旅游具有坚实的支撑基础
湖北省在2021年的年底,常住人口数达到了5830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50012.94亿元,全省的经济总量达到了50000亿元,在“十四五规划”中取得了一个很好的开端。雄厚的经济实力给湖北省的文化旅游发展带来了坚实的财力支撑,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以及相关配套服务,使湖北省的文化旅游资源方面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使其更好地进行旅游开发。从总体上看,湖北省的经济发展较好,但通过对各地市州的对比,可以看出,地区生产总值差距很大,地市州之间的经济发展也很不均衡,同时,通过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文化旅游的开发,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各地市州的经济发展程度
3.3.5各类支旅政策优越,文化旅游发展迎来重要契机
与2020年比较,湖北省在接待国内外游客的数量以及整体的旅游业收入都呈现出了增长的
趋势,详情见表3.1近年来,为推动疫后文化旅游复工复产复业,湖北制定实施了支持文旅产业恢复振兴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2022年10月,在湖北省坚持生态优先思想、发挥文化旅游产业优势、着力推动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建设的背景下,湖北省政府提出编制《湖北长江旅游带发展规划》,围绕湖北如何打造长江黄金旅游带核心区命题,着重体现湖北长江旅游带主题特,构建湖北打造核心区的战略基点和路径。今年初,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小组成立,正式部署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随着国家长江发展战略政策推进及湖北各地文旅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湖北文化旅游市场正加速回暖,推动文化旅游发展迎来重要契机。
表3.1 湖北省旅游业发展情况
年份
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
国内国际旅游总收入
万人次
同比±%
亿元
同比±%
2017
63499.86
11.5
5514.90
12.8
2018
53556.28
13.8
6178.00
12.0
2019
60143.70
12.3
6927.38
12.1
2020
43694.43
-26.4
4379.49
-36.8
2021
60621.31
38.7
6028.28
38.0
3.4湖北省文化旅游资源的结构
通过之前的整理,本研究将湖北省文化旅游资源禀赋结合起来,采用文化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湖北省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数据来源于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湖北省文化旅游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以及各地市州人民政府政务门户网站,时间截至2022年12月。其中,人类文化遗址遗迹类资源数据主要来源于湖北省文化旅游厅公布的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与文化空间类资源数据主要来源于文化旅游部公布的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上等级文化馆,湖北省文化旅游厅公布的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历史文化街区,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公布的宗教活动场所,湖北省体育局公布的体育场馆名单等;旅游商品类资源数据主要来源于商务部公布的中华老字号和湖北省商务厅公布的湖北老字号;人文活动类资源数据主要来源于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公布的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包括正式名录和扩展名录),由于同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存在于多地,本文根据申报地区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拆分,因区县级非遗项目数量庞大,所以本研究不涉及区县级非遗项目。最终获得湖北省文化旅游资源单体 7513项,将其作为源数据,并将详细的分类结果附在附录中。
按照前述分类原则及方法,将所筛选的资源分为人类文化遗址遗迹类、历史建筑与文化空间类、文化旅游商品类(地方文化旅游商品、其他文化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类(民间语言与口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等)4个大类及25个亚类(见表3.2)。调查统计发现,湖北省地区共有人类文化遗址遗迹类资源点478个,历史建筑与文化空间类资源点6168个,文化旅游商品类资源点141个,人文活动类726个。
表3.2 湖北省文化旅游资源具体分类表
主类
亚类
具体资源
文化旅游
资源数量
占全部文化旅游资源的比例
A人类文化遗址遗迹类
AA
史前人类活动场所
马家垸遗址、龙王山遗址、新店土城遗址
152
2.02%
AB
历史人类活动场所
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汀泗桥战役遗址、岳飞城遗址、恩施抗战遗址
326
4.34%
B历史建筑与文化空间
BA
综合人文旅游地
九女峰国家森林公园、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武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孝感双峰山旅游度假区、鄂州市鄂城区泽林镇普照寺
3547
47.21%
BB
单体活动场馆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文化馆、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文化馆、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民俗文化博物馆
439
5.84%
BC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
四祖寺塔、黄梅高塔寺塔、慈孝沟“采皇木”摩崖
593
7.89%
BD居住地与社区
詹天佑故居、赤壁市蒲纺历史文化街区(生活区)、宜都市燕子岩历史文化街区
824
10.97%
BE归葬地
八岭山古墓、李自成墓、明楚王墓
639
8.51%
BF交通建筑
武汉长江大桥
31
0.41%
BG水工建筑
武汉江滩水利风景区
95
1.26%
C文化旅游商品
CA地方文化旅游商品
五芳斋、孝感米酒
141
1.88%
CB 其他文化旅游商品
D人文活动
DA民族语言与口头文学
伯牙子期传说
68
0.91%
DB民间音乐
京山田歌、长阳山歌
94
1.25%
DC民间舞蹈
黄州区“唐家渡”舞龙
57
0.76%
DD传统戏剧
梁山调
66
0.88%
DE传统曲艺
湖北渔鼓
47
0.63%
DF杂技与竞技
武当武术(武当派秘传内家拳法、武当太乙五行拳、三丰太极拳、玄门太极功夫)
17
0.23%
DG民间美术
灯彩(武汉花灯扎制技艺) 
61
0.81%
DH传统手工技艺
五峰采花毛尖茶制作技艺、
138
1.84%
DI传统医药
中医正骨疗法(老四知堂郑氏正骨疗法)
28
0.37%
DJ民风民俗
嫘祖庙会
40
0.53%
DK人事记录
孙仅、林彪
110
1.46%
DL书面文学
DN民间信仰经验与理论
DM书法艺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