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职旅游管理品牌专业课程设置
优化研究
学科分类:职业教育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关键词:旅游管理课程设置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1研究背景与课题界定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旅游业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正处于黄金发展期、结构调整期和矛盾凸显期,国家提出了“旅游+”、“全域旅游”、“一带一路”等一系列战略方针,旅游业发展进入了转型升级新阶段。同时,《“十三五”旅游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实施“科教
湖北省旅游兴旅、人才强旅”战略,提升旅游人才整体素质和职业能力,这对旅游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主要输送高技能旅游人才的高职院校,如何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是高职旅游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课题研究内容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基础保障,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要素。面临旅游业转型升级新阶段,旅游新业态不断衍生,而当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却未能跟上产业发展步伐,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优化改革势在必行。
1.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高职课程设置研究
(一)课程设置观念
我国学者对国内外不同国家的课程设置观念进行了研究。姜大源(2003)指出德国是以建构理论作为课程设置的观念和理论基础,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是紧扣职业行动领域,按照行动领域的特点开发不同的课程方案,因此,课程设置应依据职业行动领域来安排。
石伟平(2002)对国际高职教育课程进行了比较研究,将高职课程划分为四种类型:准备型、交替型
、渗透型和双元型,认为日本的课程设置重视应用性和实用性。王明伦(2001)提出了我国课程设置观念的三个定位,即质量观念、效益观念和发展观念。
蒋庆斌、徐国庆(2005)在对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中,提出了课程设置的结构观,认为工作实践是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的
逻辑核心,应当以工作实践为出发点,建立一个较为严谨、完整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框架。可以看出,他的课程设置观念的核心思想就是以实践为导向。
(二)课程设置原则
我国学者从全面协调的角度、调整优化的角度、工学结合的角度等多个方面对课程设置的原则进行了研究。
王明伦(2002)认为高职课程设置应以社会发展需要、学科专业建设、人格个性发展为依据,并且提出了政策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多元化原则。
从调整优化的角度,何锡涛(2003)指出课程设置是个动态的概念,应遵循五个原则:适应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统一性原则,求实性原则,衔接性原则。
马旋(2011)从工学结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原则应包括:校企合作与多方参与原则,实践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原则,与经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灵活性与针对性原则,一体化与综合化原则,衔接原则。这种观点强调了校企合作,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工学结合特点,是对之前学者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发展。
(三)课程设置模式
对我国课程设置模式的研究有多种不同的观点,主要以“宽基础、活模块”、“项目课程”和“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三种方案为代表。蒋乃平(2000)针对三段式的传统课程设置模式,指出了学科本位的弊端,提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设置模式。徐国庆(2005)吸取国外职业教育先进经验,提出了“项目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强调打破学科体系框架,以实践为导向,以任务为中心,按照不同的工作项目选取学习内容,重视对工作知识的学习,以建立一种基于工作体系的高职课程体系。姜大源提出采用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模式,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置,指导了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实践。
国内学者也对国外几种典型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主要包括CBE、MES、DACUM、双元制、学习领域等。目前,学习领域课程和项目课程是我们高职院校普遍学习和采用的课程设置模式,它们都强调工作实践,坚持行动导向,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且要求建立相对应的职业资格框架,促进课程结构与工作结构相匹配。
(四)课程设置结构
李艳(2008)通过对英国现代学徒制的研究,认为英国的职业课程设置具有多样的课程类型结构,其课程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关键技能课程,NVQ课程,技术证书课程。
唐霞(2012)对美国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进行了研究,归纳其课程设置框架主要包括三大模块:基础教育课程模块、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
徐国庆(2004)针对当时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结构,指出了三段式课程结构的弊端,他认为应建立实践导向模式,针对专业课程的展开顺序,采用从实践到理论的“建构模式”,而非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模式”。陈秀虎(2015)针对高职教育深化校企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趋势,提出课程体系的四大模块:专业技术课程模块、岗位相关课程模块、职业素养课程模块和学徒训练课程模块。
1.2.2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一)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与问题
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问题。赵佳(2016)认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相脱节,课程结构与职业需求相脱节,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分化,文化课与专业课配置失衡。邢亚娟(2016)指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缺乏特校本课程,实践类课程设置欠合理,综合素质类课程设置不足。王波(2018)
指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宽泛,没有明确的、具体的规定,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的“三段式”课程结构使各类课程之间缺乏联系,且课程结构与岗位工作相分离,校内专业课程总课时偏多,实践课时偏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