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的八个革命老区
共和国的八大革命老区
陕西老区:延安精神 永放光芒
    陕西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辛亥革命中,陕西是响应武昌起义最早的省份之一。陕西也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地方组织和开展农民运动较早的省份之一。大革命失败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举行了清涧起义、渭华起义、邑起义。三十年代前期,在刘志丹、谢子长等领导下,创建了渭北游击队,红二十六军和红二十七军,建立了渭北、陕甘边、陕北根据地。陕甘边根据地和陕北根据地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从1935年10月到1948年3月,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全国革命的指挥中心。陕甘宁边区是全国的模范抗日民主根据地,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总后方,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胜利的摇篮。陕西老区人民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延安和陕西的名字是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陕西省的革命根据地,分布在陕北全地区,陕南大部地区和关中少数县乡。全省革命老区县(市)50个,占全省县(市)总数的46.7%,老区乡(镇)972个,占全省乡(镇)总数的37.9%,面积达11.3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55.1%。 建国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和关心陕西
老区的建设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以后,国务院每年以5000万元款项支援老区,并将陕北21个老区县(市)列入国定贫困县,9个列入省级贫困县,予以支持。 陕西省成立了以省委书记为主任的“陕北老区建设委员会”,以省长为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以加强对老区建设的领导。革命圣地延安,在党中央、进驻延安60周年前夕,率先在全省实现了“三通”目标。现在,西部大开发和《新世纪十年扶贫纲要》为陕西老区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
    江西老区:中国革命的摇篮
    江西省简称赣。全省土地面积16万多平方公里,有汉、回、苗、畲、瑶等民族。现有6个省辖市,5个地区,11个县级市,73个县,15个市辖区,1833个乡镇。江西省革命老区包括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井冈山、中央、闽浙赣、湘鄂赣根据地和抗日战争时期的鄂豫皖湘赣抗日根据地现属江西行政辖区部分,全省分布有老区乡镇的县(市)共81个,所辖乡镇共1684个,其中老区乡镇为1374个,占75%。老区人口217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5.5%。老区土地面积为130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8.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大革命失败后,于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领导湘赣边区军民
创建的具有重大影响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进而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的光辉起点,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央革命根据地属江西辖区的有赣南的赣县、于都、信丰、兴国、会昌、安远、寻乌、龙南、定南、全南、宁都、瑞金、石城、大余、南康、上犹、崇义县;赣西的吉安、泰和、吉水、永丰、安福、遂川、万安、永新、宁冈、莲花县;此外,赣东的南城、南丰、广昌、乐安、崇仁、宜黄、黎川、资溪、金溪县,赣中的峡江、新丰县,赣西的新余、分宜、宜春、萍乡也是中央苏区范围所及的县份或周围的主要游击区。闽浙赣根据地属江西辖区的有弋阳、横峰、德兴、贵溪、余江、东乡、婺源、资兴、金溪、万年、上饶、铅山、玉山、广丰、都昌等地。湘鄂赣根据地位于江西的有修水、铜鼓、万载、武宁及瑞昌、宜春、奉新、高安、萍乡、靖安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老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江西全省经济腾飞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川老区:人才辈出的地方
     四川革命老区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四川境内先后建立了9个革命根据地和游击区。1929年4月,王维舟在万源县领导1千多名农民自
卫军发动固军坝起义,建立“四川红军第一路游击队”。1929年6月,旷继勋在遂宁、蓬溪起义,建立“四川工农红军第一路”并首建蓬溪县苏维埃政权。1932年6月,王维舟在达县、梁平创建了游击革命根据地。1932年底,徐向前等率领红四方面军转移到川陕边后,在巴中、广元、达州、南充等地创建了土地革命时期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入川,转战四川达一年零八个月之久,创建35个革命根据地。、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四川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四川老区在中国革命重心由东南向西北转移中发挥了桥梁作用,在红军主力由南向北战略大转移中发挥了中转基地作用。据不完全统计,老区参加红军和游击队达12万人,其中9万多人献出了宝贵生命,老区人民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在人力、物力上给予红军极大的支援。参加红军的巴蜀儿女成为共和国第一代将军的有91人,省部级干部的有86人;在十大元帅中四川就有朱德、、陈毅、4人;著名的“三总”,即总司令朱德、总书记、总参谋长罗瑞卿都是四川人。老区人民的丰功伟绩,彪炳千秋,光耀史册,永远是激励一代又一代巴蜀儿女不断争取新胜利的最宝贵财富。到2000年底,四川革命老区分布在全省11个市州,占全省21个市州级行政建制的52.38%,全省有56个县有老区,占全省181个县级行政建制单位的30.94%,全省有1345个老区乡镇,占全省5039个乡镇的26.69%。四川省革命老区在西
部大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老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四川跨越发展的实现。四川老区人民正以更加豪迈的姿态投身于西部大开发中,争取在二十一世纪新的长征中铸造新的辉煌。
    贵州老区:遵义会议 光辉永存
    贵州省革命老区包括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湘鄂川根据地现属贵州行政区划部分和红军长征时在黔北和黔西北建立过的根据地。集中分布在黔北的遵义地区,黔西北的毕节地区和黔东的铜仁地区。使贵州老区声名显赫的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1935年1月,屡遭挫折的中央红军在贵州遵义作短暂的停留,期间召开了扩大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结束了“左”倾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历史对遵义会议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贵州省老区县(市)有19个,所辖乡镇449个,其中老区镇149个,占总数的33.2%,老区土地面积5.31万平方公理,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0.15%。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深深植根于贵州老区人民心中,成为贵州老区人民不屈不挠、排难奋进的精神支柱和发展动力。“中国革命转折点”,“中国
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酒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黔北粮仓”,“国酒之乡”,“杂技新都”等众多荣誉足以使遵义老区人民感到自豪。在黔西北的毕节老区,由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同志率领省委、省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在深入毕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毕节岩溶贫困山区实际,提出并经省委、省政府报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通过老区广大干部众发扬“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试验区精神和革命老区精神,各项改革和建设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试验区建设十多年来,有200多万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毕节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全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西部大开发正向纵深发展,贵州老区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上海老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上海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在较长一段时期内,还是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在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后,上海仍是中国工人运动、革命文化运动和各民主阶层爱国民主运动的重要堡垒,不断地为革命根据地提供人力、物力支援。上海工人阶级和革命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在抗日战争时期,上海10个郊区县区的34
个老区乡镇分别属于苏南抗日根据地和浙东抗日根据地。苏南抗日根据地西起宁(南京)芜(芜湖),东抵淞沪(上海),上海郊县与江苏南部和安徽、浙江各一部组成了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00万的根据地。上海浦东地区是浙东抗日根据地4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938年,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重建,一面直接组织抗日武装,一面积极争取杂游击队参加抗日,从而陆续开辟了一些游击点。在上海,青浦的观音堂是淞沪民众抗敌自卫团三支队的游击基点;嘉定是淞沪民众抗敌自卫团一支队的外围游击基点;南汇的泥城是南汇县抗日保卫团二、四中队的游击基点。这些游击基点为日后发展京沪路沿线地区创造了有利条件。1941年,浦东工委的武装力量在上级指示下,淞沪游击队第五支队向浙东挺进,奠定了新四军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基础。
    湖北老区:中原抗战的中流砥柱
    湖北革命老区是中国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0多个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中,涉及到湖北的就占三分之一,即鄂豫皖、湘鄂赣、湘鄂西、湘鄂川黔、鄂豫陕5个革命根据地。这些根据地分布在湖北全省,与豫皖湘赣川黔陕7省边界紧密相连,形成星罗棋布之势。抗日战争时期,荆楚大地燃遍了抗日烽火,以湖北为中心,地跨
共和国十大元帅鄂豫皖湘赣5省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相继建立,并最终形成鄂豫边区,是中原地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解放战争中,在大江南北、汉水两岸、大别山和大洪山等地区,又开辟了大片解放区。革命老区遍及湖北全省65个县(市)、1379个乡镇,占全省县(市)总数的87%,占全省乡镇总数的72%。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湖北革命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作出了巨大的牺牲。红安的紫云成为“死人区”,七里成为“无人区”。湘鄂赣根据地的平江县,从1927年“马日事变”到抗日战争爆发,70万人口锐减一半,土地荒芜23万亩,十有七八的房屋被敌人纵火烧毁。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老区人民的优秀儿女在战火中磨练成长,大多成为人民军队的栋梁,仅湖北红安就成长起223位高级将领。湘鄂赣这块血染的土地,孕育了红5军、红8军、红16军、红18军、红15军,人民参加红军的就有24万。 老区人民用炽热的鲜血染红了滔滔洪湖水,染红了荆楚大地的千里沃土。他们的丰功伟绩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山东老区:以一个省区为主体的抗日根据地
    山东省简称鲁。全省土地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有汉、回、满等民族。现有17个省辖
地市,135个县(市、区),2370个8.9万个行政村。有老区的县(市、区)共辖乡镇2075个,其中老区乡镇为1373个,占总数的 65.2%。山东老区包括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和山东抗日根据地现属山东行政区划部分 。根据1994年有关资料统计,山东老区总人口为4565.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52.6%;老区总面积为9.2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9.2%。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跨山西、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省各一部,是以八路军第129师为主,从1937年10月至1941年秋逐步建立的。抗战胜利后,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已联成一片,控制着完整县111个、不完整县63个的广大地区,是全国最大的解放区,处于西北、东北、山东和苏北各解放区的中心地带,成为联结各地的枢纽,支援各地的基础。是人民解放军阻止国民党军沿津浦、平汉、同蒲、平绥诸铁路北犯和东进的主要控制区,与国民党作战的主要战场,也是尔后各解放军驰骋中原、挺进大西北、解放大西南的后方基地。  以一个省区为主体的山东抗日根据地,是八路军第115师主力与八路军山东纵队等武装力量和广大民众一起,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它东临黄海、南接陇海路、西部和北部位于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面积约12.5万平方公里,是联结华北其他抗日根据地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纽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经过殊死斗争建立起来的山东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乃至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贡献,
都是光耀史册的。陈毅曾动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老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改革、开放、搞活的道路上不断进取,老区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重庆老区:红二方面军的摇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