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一、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一)商业发展
1.先秦
(1)远古时代已经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
(2)春秋战国出现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2.汉代:商运活跃,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之一。
3.唐代:商船中有“ 俞大娘航船 ”,陆路商运十分发达,出现客舍、邸店、车坊等辅助性经营场所。
4.宋元
(1) 海外商运 发展迅速,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2)北宋时的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 ”。
5.明清
(1)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 会馆 。
(2)出现了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晋商和 徽商 的势力最为强大。
(二)“市”的发展
1.秦代:以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2.汉代: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3.南北朝: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民间集市——“ 草市 ”。政府对“草市”也实行行政管理。
4.唐代:“草市”演变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繁荣。
5.宋代
(1)“市”突破了 空间和时间上 的限制。
(2)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 直接 监管。
(3)“草市”已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相当繁华。
(三)商业都会的崛起
1.战国:有的城市已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
2.汉代: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 商业中心 已经形成。
3.唐代
(1)除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荣外,还有扬州。
(2)地区经济中心杭州、湖州也成为商业发达的都会。
4.宋代:都市商业繁盛,有夜市、晓市及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5.清代
(1)乾隆时期的 苏州 ,财富“甲于天下”。
(2)名镇有盛泽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
二、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一)重农抑商政策
1.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 商业 和手工业的发展。
2.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3.概况
(1)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 重农抑商 的原则。
(2)《吕氏春秋》提出了后世长期遵循的重农原则。
(3)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
(4)历代王朝大多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4.影响
(1)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
(2)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
(二)“海禁”政策
1.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2.沿革
(1)明太祖朱元璋屡次宣布“通番禁令”,注重“ 朝贡 ”贸易体制。
(2)清朝继承并发展了闭关锁国政策。
(3)短暂的“开放”实质上具有官方垄断的性质,仍然禁止 民间 贸易往来。
3.影响: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使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
(三)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闭关锁国政策1.出现:古代中国的经济进步特别是商品生产的发展,使其在明清时期开始出现。
2.表现:明清以来,商品经济和雇佣劳动的发展,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3.特征: 雇佣 关系的存在,地区性、不平衡性突出。
4.缓慢原因
(1)经济传统的压抑。
(2)政府采取控制和掠夺的手段压抑工商业。
(3)“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构图解史] 古代商业的“先”与“后”
信息提取: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功能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宽松的过程。
[问题情境] 古代市的变化
材料 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思考运用:根据材料,指出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的变化。
提示:打破了坊市界限,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构图解史] 城市职能与“市”“坊”的演变
信息提取:宋代以前,古代官府对“市”与“坊”严格控制;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坊市的控制逐渐减弱,城市经济功能逐渐加强。
[问题情境] 古代对外贸易
材料 清朝时期,广东怡和行商(广州“十三行”行商之一)伍秉鉴拥有资本达2 600万两白银,约为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
思考运用:请结合所学指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提示:广州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下对外交往的窗口;行商具有经营对外贸易的特权。
[问题情境] 重农抑商
材料 天下已平,高祖(刘邦)乃命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
思考运用:根据材料,指出西汉初年政府商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提示:采取歧视商人的政策,对其生活方式进行限制,提高其所交税额,限制其政治地位,不许为官等。
[图解历史] “重农抑商”与“海禁”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关系
[易混辨析] “海禁”与“闭关锁国”的区别
“海禁”不等于“闭关锁国”。“海禁”政策不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只是要求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即所谓“朝贡贸易”。“闭关锁国”政策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也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如清朝中外贸易被限制在固定贸易场所——广州“十三行”。“闭关锁国”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不等同于绝对禁止一切对外交往。
一、新教材新增知识
1.经济重心南移
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北宋灭亡,大批中原人口南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
元朝的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改变隋唐时迂回曲折的路线,缩短了航程。元朝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主要任务也是运输江南的粮食。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
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
2.宋朝社会的变化
宋朝以前,社会上长期存在人身不完全自由并且受到歧视的贱民阶层。到宋朝,他们的数量显著减少。前代的家内服役大都由世袭奴婢承担,宋朝更多地来自雇佣。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也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宋朝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
二、新史学最新视野
隋唐至明清时期的赋役制度
隋朝废除了前代许多苛捐杂税,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这一制度为唐朝所继承,变成“租庸调”制,针对21—59岁之间的成年男子征收。租、调之外的役,可以用“庸”代替,
即缴纳一定的绢布来替代徭役。租庸调制的基础,是国家向成年男子授田的“均田制”。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建中元年(780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宋朝除了征收类似唐朝的庸一样的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可谓役上加役、役外加役。因为徭役扰民严重,北宋中期王安石提倡募役法,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在北方叫“丁税”“地税”,在南方叫“夏税”“秋粮”。但是,元朝在税粮外又有前朝没有过的科差。
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随着明朝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万历初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即不但赋税折银征收,而且役也改由丁、田共同承担,折成银两,统一征收。政府所需的役,由政府从税银中拿出一部分统一雇人。一条鞭法上承唐朝两税法,下启清朝“摊丁入亩”,是中国赋役制
度上的重大变革。清朝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盛世滋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摊丁入亩”。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 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主题一 古代中国商业与城市的发展
一、“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
1.朝贡贸易
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朝贡和赏赐关系。其特点是:由官府控制,私人和民间组织禁止参与;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政府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