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民谣的出现实
校园民谣的出现实
民谣歌手的演唱方式和表达内容非常直接地反映着大时代中人们的所思所想,整理内地民谣音乐脉络会发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民谣歌手大多因理想而唱;而近年广为人知的民谣歌手,表达的内容则更加多元、接近现实。
“校园民谣”概念的首次出现,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台湾,随后传入大陆,罗大佑、刘文正等人的歌曲,是那个时代的大学生音乐上的启蒙。在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校园民谣是由大学生创作于校园之中,流行大陆的各个高等学校,最开始只是在草坪上创作和演出,最鼎盛的时期是在1990年,那时几十个学生聚集在一片草坪上,或点唱某人经典,或各唱新作,或翻唱别人歌曲,有时还会即兴命题写歌。
1994年由大地音乐发行的《校园民谣1》横空出世,清新率真、朝气蓬勃校园气息,迅速受到大众的追捧,在当时的乐坛“西北风”和“港台风”分庭抗礼的乐坛形成独立力量,沈庆的《青春》被收录其中,这张大名鼎鼎的专辑里多数文案,也出自沈庆笔下。
1994年发行的《校园民谣1》。
校园民谣风起云涌之际,恰值市场经济发展初期,那时的音乐还未脱离上世纪80年代文学和理想情怀,清新诗意的人文气息,成功的商业运作,促使校园民谣迅速风靡了整个社会,并产生了极大反响。代表人物郁冬、老狼、叶蓓、小柯、沈庆等,《同桌的你》、《青春》、《青春无悔》、《冬季校园》等经典歌曲至今依然被反复吟唱。
上世纪九十年代,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理想情怀失落,大学校园纯真的诗意,被娱乐偶像精致的面庞、甜腻的声线淹没。随着港台音乐大量引入,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从众、迎合和媚俗,大陆音乐市场的不健全,大众审美视觉化共同瓦解了大陆校园民谣,校园民谣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经历了极度兴盛到迅速衰落。校园民谣的短暂绽放记录了一个时代、一种学校的文化氛围、一代莘莘学子的梦想与追求和对易逝的青春岁月的怀念。
沈庆辗转的“青春”80年代经典歌曲
在1997年的专辑《这么多年以来》后,沈庆就离开了音乐行业。沈庆曾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校园民谣”时代他对音乐只是爱好,那时他和郁冬背着一包的卡带了很多公司,也被拒绝了很多次,最后歌出了。这就是青春期,不管不顾。
1997年沈庆开始写新歌,发现了一个问题,喜欢一个东西投入全部是一种任性,沈庆27岁时青春期已经结束了,他在思考是不是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那时除了经纪人,音乐行业所有的职业沈庆都做过,很多东西他不喜欢,但改变不了。比如山寨,正经推一个唱片要花100万,但山寨不用,只要把唱片印得和你很像就可以不劳而获,占了市场大部分份额。他觉得改变不了这些,所以去做了广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