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课《重阳节的传说》
主备教师刘志英              时间:20111129
课题
29、重阳节的传说
课时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感受桓景不怕艰辛,勇于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教学
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
教学
难点
感受桓景不怕艰辛,勇于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教学用具
字词卡片、重阳节资料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这些节日是在农历的哪一天?它们都有哪些风俗?
  2.小结:这些民俗风情流传至今,蕴藏着合理而科学的成分,折射出我们民族的精神及智慧。你能破解这其中的奥秘吗?能领悟这些现象所反映的古代人民的生活及追求吗?今天,我们学习的《重阳节的传说》一课,会带领我们进行文化探索,使我们在阅读美丽的传说故事中,寻根求源,感受祖国优秀的民俗文化及伟大的民族精神。
  3.板书课题,弄懂题意。
  引导学生读课题后质疑,并与学生一起梳理问题。在下面的教学中要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线索,展开学习。
  问题归纳:
  传说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过重阳节?
  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这些习俗的由来是什么?
  为什么称重阳节?
  从美丽的传说中透露出中华民族的哪些精神与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画出生字词,借助文中注音及工具书学习本课生字词。
  (2)把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在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想一想:课文先后写了哪些内容?
  (3)与同桌交流读书的收获与疑问,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掌握的情况,读好以下词语:和和睦睦、妻子、掷出、侵袭、茱萸、趾高气扬、瘟疫、斩妖除魔、拜师、桓景、和蔼可亲。
  (2)全班交流,提出不懂的问题。有的问题老师可通过提供资料、提示方法或者直接解决的方式帮助解决;有的问题可以告诉学生留到后面的学习过程中解决。
  3.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做到初步把握课文的脉络。
  三、突出重点,精读课文
  1.桓景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___”画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用简单的词语在文中标注你的感受。
  2.读读你画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
  3.班级交流读书的感受。
  (1)交流自己受感动的句子,归纳整理让我们感动的句子。
  (2)出示并朗读句子:
  桓景病好后,一心想除掉瘟魔,让乡亲们不再受害。
  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蹚过了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
  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
  到了瘟魔出来那天,桓景给乡亲们每人一片茱萸叶,让大家带在身边,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后领着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逃。桓景对准他的后心嗖地掷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
  (3)在熟读的基础上,说说自己的感受。
  这几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突出表现了桓景的精神,是指导学生精读的重点所在。教学时可以在学生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好这几处内容。
  第(1)处,抓住一心这个词语,看桓景的决心之大,目标之明确。从除掉瘟魔”“不再受害等词语中,体会桓景的坚毅、果敢的品质以及他们的追求与理想。
  第(2)处,从翻过”“蹚过”“磨破等词语中看到桓景长途跋涉的身影,从重阳节的传说“…………中体会桓景经历的种种艰辛,感受桓景对理想的执著。
  第(3)处,从每天”“终于等词语中想象出桓景勤学苦练的画面,感受桓景勇敢顽强的精神。
  第(4)处,从分给乡亲们每人一片茱萸叶”“喝了一口菊花酒”“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等语句,了解桓景消除瘟疫斩妖除魔的方法与步骤,感受桓景的聪明与智慧。
  第(5)处,从手持宝剑”“直冲下来”“展开了搏斗”“掷出宝剑”“扎死等词语中想象桓景斩妖的情景,感受桓景的神勇与伟大。
  要引导学生通过这几处重点内容的精读,在心中树立起桓景英勇无畏、关爱百姓、不辞辛劳、不怕牺牲、勇于创建安康和谐社会的英雄形象。
  四、练习读课文
  五、作业
  1.熟读课文,说说重阳节有哪些风俗。
  2.给家长讲重阳节传说故事。
  3.与家长一起探究:这些风俗有哪些积极的意义或科学的内涵?
板书设计:      29课《重阳节的传说》
教学反思: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