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祝福——我是谁
我是谁——七个“说不清”
——鲁迅《祝福》复习
   
课前:讲我的一个经历——爸爸,地球是什么呀?爸爸,高大,沉默,不回答。
一、导入: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为什么用这么多“说不清”?用了居然有七次?
什么说不清?能不能说清?让我们看看小说中这个“我”的困境。
二、梳理“我”的形象
1、“我”是鲁迅自己吗?稍作讨论。给出标准答案。
小知识: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形象,有作者的影子,但不等于作者本人,而是小说塑造的一个形象。使用第一人称“我”,是一种叙述角度。要么是为了造成更真实的感觉和印象,如英国
笛福《鲁宾逊漂流记》,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要么为了刻画一个特别的人物,鲁迅《故乡》中的回乡知识分子,老舍《我这一辈子》。
想一想,要是用第一人称写《老人与海》会怎样?能不能用第一人称写一下《荆轲刺秦王》?如果用第一人称写刘邦,《鸿门宴》会是什么样儿?
2、“我”是谁?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一个回乡的读书人。晚清时期离开乡土受到外面影响回来看到家乡风俗的知识分子。
3、他怎么跟祥林嫂见面的?
    前两个“说不清”。
活动:胆怯是什么意思把这一段改成一个小话剧(四分钟)
方法:留下文中对话,圈掉描写部分。 必要的地方补充舞台说明。
教师示例
小剧本:我遭遇了祥林嫂
根据鲁迅小说《祝福》改编。编剧:霍军
祥林嫂:你回来了?
我:    是的。
祥林嫂(眼睛忽然发光):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
祥林嫂(极秘密似的切切的):就是——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我(吞吞吐吐):也许有罢,——我想。
祥林嫂: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我(吃惊):啊!地狱?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祥林嫂: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我: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胆怯)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退下。逃离)
(1)男女生对读。教师或者全班辅助读旁白描写。
(2)采访朗读的学生:为何这样处理?
几个基本点: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怎样读出“眼睛突然发光的感觉”?最后用特别强调的语气)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 “极秘密”的口气什么样儿?后边那句话,声音是怎样的?为何要压低)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
“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这些省略号怎么读?)
4、问题:第三个“说不清”出现在哪里?为什么插入这一段议论?
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勿勿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自己想,我这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她大约因为在别人的祝福时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会不会含有别的什么意思的呢?——或者是有了什么豫感了?倘有别的意思,又因此发生别的事,则我的答活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偶尔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正无怪教育家要说是生着神经病;而况明明说过“说不清”,已经推翻了答话的全局,即使发生什么事,于我也毫无关系了。
我的心理活动是什么?——不安逸,还是在乎这个人的感受。
为什么会这样?——害怕担责任。
“教育家”指哪些人?——他的老师们,把爱推敲的学生当成神经病。
5、问题:第四、五个“说不清”告诉了我们什么?
“说不清”是一句极有用的话。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给人解决疑问,选定医生,万一结果不佳,大抵反成了怨府,然而一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便事事逍遥自在了。我在这时,更感到这一句话的必要,即使和讨饭的女人说话,也是万不可省的。
活动:给这个“说不清”下个定义。
示例
说不清,一个逍遥自在的法宝。
说不清,一个自欺欺人的精神挡箭牌
6、问题:第六个“说不清”是谁说的?为什么?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老了。”
“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
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
“什么时候死的?”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说不清。”
“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问题:他为何说“老了”——隐语,回避真相。
我为什么突然心紧缩?——害怕自己担责任,为昨天的话。也同情。
活动:模仿一下短工的语气。短工什么态度?为什么?——漠不关心,懒得说。
“说不清”从这个人嘴里也说出来,说明了什么?——“说不清”是一种普遍现象。上至知识分子达官贵人,下至底层百姓,没人愿意认真对待一个问题。
投影:
中国人的痼疾——
和善,爱笑,这是杜威对中国人的印象。但这种和善的反面,又往往近于犬儒。1919年的中国,北洋政府当道,谁也不知道国势将走向何方。杜威敏锐地注意到,中国人的口头禅就是谁知道呢。犬儒的精神之下是涣散。走在南京街头,杜威眼看着无数没有学上的孩子,长着一张张老成的脸,无所事事地晃荡在街头。谈及此事,他在家书里流露出的那种痛心感,到今天都格外扎眼。
——《杜威家书——一份迟到了百年的时代见证20160910 01:22新京报》书评
7、探究:第七个“说不清”。
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
问题:这儿写一个有何作用?为何还在负疚?
拟答案。他干脆不再为自己说不清斤斤计较了。可他毕竟还是有良知的。他感到对不起祥林嫂。
问题:这个人有没有同情心?他的负疚感有用吗?
他是个良知未泯的知识分子。正因为这一点良知,让他回忆起了祥林嫂全部的故事。这是最好的反省。
问题:他为何回忆祥林嫂的故事?他后来怎么样了?
8、问题:这些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心理刻画细腻入微。
活动:请学生来一直接写出心理活动的词汇。画人物心电图。
投影:
第一、直接描写:
我面对祥林嫂的心电图谱:
悚然——惶急——踌躇——胆怯——不安逸——不安——很不安
——惊惶——轻松——负疚——舒畅
第二、动作烘托:
我遇见祥林嫂的几个动作:
预备——吞吞吐吐——支吾——逃回——回忆
这是一段典型的细腻入微心理活动描写,鲁迅因此才是现代知识分子的解剖大师。他的反省令人震惊。
问题:这张心电图说明什么?
这个人他富于同情心,良知未泯,却软弱无力,没有真正关怀一个绝望中的痛苦女人的的能力。
问题:他的回忆能让他良心得到拯救吗?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鲁镇厉害,祝福感染力太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青年,这么快就陷入了麻痹。
问题:他最终说清了吗?
他最终告诉自己:说不清。谁知道呢?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你们觉得能说清吗?
9、问题:这篇小说为何用倒叙?干嘛不叫《祥林嫂》?
除了让故事更真实,让读者产生悬念,让祝福成为环境背景,还有何作用?
为了着意刻画“我”这个人物,塑造了现代知识分子的形象,反思知识分子的责任。使主题更加深刻。
三、总结拓展
活动:让我们尝试说清楚。
请同学采访一下老师,或者一个同学,问问他某一件事,能否说得清?
例证:教室里一块玻璃打碎了,班主任查问,你会告诉他是谁打破的吗?
      你愿意用一篇文章说清楚
投影——
拟答案或结束语:
面对旧中国的命运,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面对苹果落地的现实,牛顿说清了吗?
面对中国落后于世界的问题,说清了吗?
面对疟疾夺走许多人生命的问题,屠呦呦说清楚了吗?
面对一篇课文,我们能否说清楚?
面对一道难题,你怎样说清楚的?
你是否愿意说清楚?
投影:汶川地震心理援助照片。
四、课后写作练习
练笔:我的一个“说不清”。
我说不清(      )
引入高考题:是否举报父亲违规驾?
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
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