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二:RAM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RAM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录:
⼀、实验项⽬名称:RAM实验
⼆、实验⽬的:
了解半导体静态随机读写存储器RAM的⼯作原理及其使⽤⽅法。
掌握半导体存储器的字、位扩展技术。
三、实验内容
◆采⽤1K x 4 的芯⽚,构成1K x 8的存储器。
◆选择五个不连续的存贮单元地址,分别存⼊不同内容,作单个存贮器单元的读/写操作实验。
◆采⽤1K x 4 的芯⽚,构成2K x 4的存储器。
◆必须使⽤译码器进⾏扩展(三输⼊都⽤,接开关)。
◆选择五个不连续的存贮单元地址,分别存⼊不同内容,作单个存贮器单元的读/写操作实验。
◆选⽤适当芯⽚,根据各种控制信号的极性和时序要求,设计出实验线路图。
◆分别设计试验步骤。
◆使⽤开关进⾏数据加载,通过指⽰灯显⽰实验结果,记录试验现象,写出实验报告。给出字扩展试验中每⽚RAM芯⽚的地址范围。
四、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RAM采⽤两⽚MM2114
隔离部件采⽤74LS125
译码器采⽤74LS138
备注:为简化试验,地址可只⽤低4位(其余地址可接地)。
五、实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分析:
基本的实验⽅案:
第⼀部分:采⽤1K x 4 的芯⽚,构成1K x 8的存储器。
设计线路:
字扩展的实验操作:
1.初始化:
将k15(74LS125的C信号)推⾄⾼电平,断开开关输⼊。
将k13(RAM⽚选信号)推⾄低电平,选中RAM。
将k14(读写控制)推⾄⾼电平读取状态,以防选地址过程中对沿路数据进⾏修改。
2.写⼊数据:
将k0~k3的四个开关调⾄想要输⼊的地址。
将k4~k11调整⾄想要的⼆进制输⼊值。
将k15(74LS125的C信号)推⾄低电平,连接开关输⼊。
将k14(读写控制)推⾄低电平写⼊状态,写⼊数据。
3.读取数据:
将k14(读写控制)推⾄⾼电平读取状态,断开对RAM的写⼊。
将k15(74LS125的C信号)推⾄⾼电平,断开开关对扽灯泡的影响,读取数据。第⼆部分:采⽤1K x 4 的芯⽚,构成2K x 4的存储器。
设计线路:
位扩展的实验操作:
1.初始化:
将k15(74LS125的C信号)推⾄⾼电平,断开开关输⼊。
将k13(第⼀块RAM⽚选信号)推⾄低电平,选中RAM,
同时确保将k12(第⼆块RAM⽚选信号)推⾄⾼电平,使RAM失效。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将k14(读写控制)推⾄⾼电平读取状态,以防选地址过程中对沿路数据进⾏修改。
2.写⼊数据:
将k0~k3的四个开关调⾄想要输⼊的地址。
将k4~k7调整⾄想要的⼆进制输⼊值。
将k15(74LS125的C信号)推⾄低电平,连接开关输⼊。
将k14(读写控制)推⾄低电平写⼊状态,写⼊数据。
3.读取数据:
将k14(读写控制)推⾄⾼电平读取状态,断开对RAM的写⼊。
将k15(74LS125的C信号)推⾄⾼电平,断开开关对灯泡的影响,读取数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