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通知_百 ...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6.05.08
【字 号】云政发[2006]75号
【施行日期】2006.05.0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通知
(云政发[2006]75号)
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精神,为建立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并加强保护工作,在各州、市人民政府申报的基础上,经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严格评审,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审核,省人民政府同意将“泼水节”等147个项目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将《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含保护项目责任所在地)予以公布。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列入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制定保护规划,明确目标责任,加强组织协调,落实各项措施,使之得以传承和弘扬,为繁荣我省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作出贡献。
  云南省人民政府
二00六年五月八日
  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47项)
  一、濒危民族语言文字(3项)
  傣绷文(耿马县)、独龙族语言(贡山县)、怒族“若柔”语言(怒江州)。
  二、口述文学(12项)
  阿昌族史诗《遮帕麻和遮咪麻》(梁河县)、拉祜族史诗《牡帕密帕》(澜沧县)、哈尼族歌谣《四季生产调》(红河州)、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石林县)、民间歌谣《阳温暾小引》(腾冲县)、傣族叙事长诗《朗娥与桑洛》(新平县)、拉祜族史诗《根古》(澜沧县)、彝族史诗《阿鲁举热》(楚雄州)、彝族史诗《查姆》(双柏县)、佤族神话《司岗里》(沧源县)、苗族叙事长诗《昭蒡俭和高帕施》(昆明市)、傈僳族民间长诗《阔时目刮》(盈江县)。
  三、音乐(11项)
  傈僳族民歌(怒江州)、哈尼族多声部音乐“栽秧山歌”(红河县)、彝族海菜腔(石屏县)、洞经
音乐(通海县、会泽县、昆明市)、阿昌族民歌 (梁河县)、独龙族民歌(贡山县)、怒族民歌“哦得得”(福贡县)、昆明调(呈贡县、官渡区、西山区)、布朗族弹唱(勐海县)、普米族四弦舞乐(兰坪县)、纳西族白沙细乐(古城区、玉龙县)。
  四、舞蹈(24项)
  藏族锅庄舞(香格里拉县、德钦县)、佤族木鼓舞(沧源县)、壮族彝族木鼓舞(文山州)、傣族孔雀舞(瑞丽市、孟连县)、傈僳族歌舞阿尺木刮 (维西县)、彝族葫芦笙舞(西畴县)、彝族烟盒舞 (石屏县、新平县)、阿昌族舞蹈“蹬窝罗”(梁河县、龙陵县)、拉祜族葫芦笙舞(澜沧县、双江县)、彝族打歌(景东县)、基诺族大鼓舞(景洪市)、普米族舞蹈“搓蹉”(兰坪县)、傈僳族刮克舞(福贡县、泸水县)、怒族达比亚舞(福贡县)、彝族花鼓舞(峨山县)、哈尼族棕扇舞(元江县)、傣族象脚鼓舞(德宏州)、彝族大三弦舞(陆良县、石林县)、景颇族刀舞(陇川县)、佤族甩发舞 (沧源县)、傣族白象、马鹿舞(耿马县、孟连县)、四筒鼓舞(昭阳区)、壮族纸马舞(文山县)、纳西族东巴舞(古城区、玉龙县)。
  五、美术(5项)
  纳西族东巴画(丽江市)、傣族剪纸(德宏州)、白族民居彩绘(大理市)、彝族剪纸(石屏县)、玉雕(腾冲县)。
  六、戏剧(7项)
  傣剧(德宏州)、白剧(大理州)、彝剧(楚雄州)、滇剧(昆明市、凤庆县)、花灯(玉溪市、建水县、姚安县、元谋县、弥渡县、嵩明县)、端公戏 (昭通市)、小屯村关索戏(澄江县)。
  七、曲艺(3项)
  傣族章哈(西双版纳州)、彝族梅葛(姚安县、大姚县、牟定县)、壮族渔鼓(西畴县)。
  八、工艺(12项)
  傣族传统制陶技艺(西双版纳州、红河县、新平县、孟连县、潞西市)、白族扎染技艺(大理市)、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大关县)、制作技艺(陇川县)、纳西族东巴造纸技艺(香格里拉县)、苗族服饰制作技艺(昌宁县)、傣族手工造纸技艺(临沧县、孟连县)、拉祜族葫芦笙制作技艺(澜沧县)、汉族乌铜走银制作技艺(石屏县、晋宁县)、斑铜制作技艺(昆明市、会泽县)、南月琴制作技艺(南华县)、皮影制作技艺(腾冲县)。
  九、习俗(16项)
  泼水节(西双版纳州)、火把节(楚雄州)、景颇族目瑙纵歌节(德宏州)、独龙族卡雀哇节(怒江州)、怒族仙女节(怒江州)、傈僳族刀杆节(怒江州)、白族绕三灵(大理市)、德昂族浇花节(潞西市、梁河县)、苗族花山节(屏边县)、拉祜族葫芦节(澜沧县)、傣族人生礼俗(新平县)、哈尼族九祭献(元江县)、三月街(大理市)、石宝山歌会 (剑川县)、哈尼族梯田农耕礼俗(红河州)、哈尼族长街宴(红河州)。
纳西族舞蹈
  十、传统文化保护区(27项)
  西一镇红万村彝族(阿细)传统文化保护区 (弥勒县)、巡检司镇高甸村彝族(阿哲)传统文化保护区(弥勒县)、大羊街乡车普村哈尼族(奕车)传统文化保护区(红河县)、瑶山乡水槽寨瑶族(蓝靛)传统文化保护区(河口县)、大营镇萂村白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宾川县)、周城白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大理市)、勐罕镇曼听傣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景洪市)、糯福乡南段村拉祜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澜沧县)、岳宋村永老寨佤族传统文化保护区(西盟县)、新平乡大槟榔园村花腰傣传统文化保护区(新平县)、马吉乡古当村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福贡县)、河西乡箐花村普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兰坪县)、丙中洛乡怒族传统文化保护区(贡山县)、独龙江乡独龙
族传统文化保护区(贡山县)、者太乡者太村壮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广南县)、官屯乡马游坪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姚安县)、奔子栏村藏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德钦县)、叶枝镇同乐村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维西县)、三台山乡德昂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潞西市)、大等喊村傣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瑞丽市)、户撒乡新寨贺村阿昌族传统文化保护区(陇川县)、鲁布革乡腊者村布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罗平县)、古敢乡下笔冲村水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富源县)、白沙乡玉湖村纳西族传统文化区(玉龙县)、永宁乡温泉村瓦拉别纳西族(摩梭人)传统文化保护区(宁蒗县)、糯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石林县)、翁丁村佤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沧源县)。
  十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之乡(27项)
  彝族打歌之乡(巍山县)、白族吹吹腔之乡 (云龙县)、白族大本曲之乡(大理市)、金华镇梅园村白族石雕之乡(剑川县)、上江乡新建村傈僳族民歌之乡(泸水县)、木老元乡布朗族山歌之乡(施甸县)、佤族木鼓舞之乡(西盟县)、拉祜族摆舞之乡(澜沧县)、马楠乡苗族芦笙舞之乡 (永善县)、乐作舞之乡(红河县)、碗窑村紫陶工艺之乡(建水县)、曼暖典傣族织锦之乡(景洪市)、者湾书画之乡(通海县)、彝族花鼓舞之乡 (峨山县)、开化镇壮族纸马舞之乡(文山县)、铜鼓舞之乡(广南县)、壮剧之乡(富宁县)、叶枝傈僳族阿尺木刮歌舞之乡(维西县)、锅
庄舞之乡 (香格里拉县)、目瑙纵歌之乡(陇川县)、孔雀舞之乡(瑞丽市)、葫芦丝之乡(梁河县)、大东乡纳西族热美蹉之乡(古城区)、彝族老虎笙舞之乡 (双柏县)、彝族左脚舞之乡(牟定县)、双河秧老鼓舞之乡(晋宁县)、阿着底彝族撒尼人刺绣之乡(石林县)。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