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近义词的教学原则
作者:张雪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2年第06期
作者:张雪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2年第06期
摘 要:本文分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近义词的教学原则,分别对如何在备课时发现近义词和如何讲解近义词这两个方面做了具体分析,提出应该先讲授语法方面的差异,然后讲授语用方面的差异,最后讲授语义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对外汉语近义词 教学 顺序
语言中的同义词有两种,一种是我们这里说的近义词,例如“鼓励”与“激励”等。还有一种是等义词,例如“自行车”与“脚踏车”、“维生素”和“维他命”这样的词。近义词是语言丰富性的体现,而等义词是语言的累赘,是语言规范化的对象。
外语教学,词汇为本。任何外语教学都离不开词汇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也不例外。初级汉语的词汇学习是基础,应学习那些最常用的词汇。中高级汉语阶段需要特别注意近义词的区分。这是因为随着留学生词汇量的增加,自然就有了区分一些近义词的需要。如何做好
近义词的区分是关系到中高级汉语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拟从两个方面来论述这个问题。
一、如何在备课时发现近义词
虽然书本中已经有一些近义词的区分,但是这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所以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在备课时要准备充分。比如如果老师没有准备而被学生突然问到“接收”和“接受”时,恐怕得花好几分钟才能做出回答。课堂上,老师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思考回答类似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备课时要“预见”到学生可能提到的关于近义词的问题。
(一)凭语感能够感知的词汇意义相近的词
例如“你这是在敷衍我”嗜好的近义词和“你这是在应付我”这样的句子,凭语感,母语为汉语者马上就能够感受到表达的意思比较接近,留学生在课堂上也很可能会问“敷衍”和“应付”之间的差别,所以汉语教师在备课时要有所准备。
(二)含有相同语素的词
汉语是一种孤立型语言,存在着明显的双音化趋势。在英语、法语这样的屈折语中,派生词是主流。而在汉语中,复合词在所有的词语中占的比例是最高的,如动宾式、联合式、偏正式、补充式、主谓式的合成词等等。所以,看到包含同一语素的词时我们就必须留意,例如“急忙、连忙、赶忙、匆忙”中都有“忙”这个语素,我们要注意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特别是构词方式一样的词,例如“急忙”和“匆忙”都是联合式复合词,更是要重点注意的对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