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常见意象:植物类、动物、地点、自然现象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植物类、动物、地点、自然现象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植物类
【柳】
(1)因与“留”谐音,常用来代指送别、思念、惜别怀人。
忽见陌头杨柳,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徐俯(卜算子))
(2)象征时事兴衰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
(3)因柳絮飘乎不定,常用来表达愁绪。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梅】
(1)借梅花耐寒的特点,表达孤高、不同流合污的品格。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2)抓住梅花开放早的特点,表现不怕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陈亮《梅花》
【菊花】
习性傲霜,多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格。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元稹《菊花》
【兰花】
兰花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蕴含着追求淡泊的精神,象征君子隐士。
遇赏宁充佩,为生莫碍门。张九龄《悲秋兰》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杨万里《兰花》
【竹】
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竹的虚心有节正好与古代君子之风相吻合,所以古诗中的竹往往被塑造成君子的形象。竹子不随流俗、不畏风霜、孤高刚劲的君子风范。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莲】
(1)谐音“怜”,借以表现爱情。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
(2)常用莲的素净纯美、亭亭玉立的姿态来表现和谐恬静的意境。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3)以莲花的品行高洁来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品格。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松柏】
常用来表示孤直坚忍的品格。。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
【梧桐】
象征凄苦、愁绪。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五柳】
隐者的代称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芙蓉(荷花)】
以其出淤泥而不染,比喻高洁的品格。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芳草】
(1)即香草。后比喻有美德的人。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
(2)表示怀人
古诗词改编的歌曲山密夕阳多,人稀芳草远(杜牧(长安送友人游湖南))
(3)由芳草年年复生,引发时光匆匆、人生短暂、年华宝贵的惜时感叹。
可惜春光闲了。阴多晴少。江南江北水连云,问何处、寻芳草。
【落红】
“红”在诗词中常常为“花”的代名词,而且一般指凋残的花,与其他词语搭配,多加“乱”“落”“残”等字。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写过落红,常常带着无限惋惜和无奈的感情。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
【丁香结】
比喻心中郁结的忧愁。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冯延巳《醉花间》)
【芭蕉】
常用以表示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李清照《添字丑奴儿•芭蕉》)
【转篷(飞蓬、飘蓬、征蓬、孤蓬)】
蓬草(菊科植物)随风飘转比喻身世飘零,表现漂泊的孤寂和哀伤。
转蓬离本根,飘摇随长风(曹植(杂诗))
【红豆】
常用来象征爱情或相思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牛希济《生查子》)
【红杏】
古代多借红杏写春。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叶绍翁的“一枝红杏出墙来”,都充满着勃勃生机。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动物
【蝉】
(1)因其栖高饮露,常用来指品行高洁的人。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东风。(虞世南《蝉》)
(2)因其鸣声悲切,常用来感身世,诉悲凉,痛别离,苦远游。
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骆宾王《在狱咏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