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中的应用研究
吟诵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秀茹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6年第13
        摘要:在中国,吟诵是传统诗词文章的阅读方法,它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重要积淀,极其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据史料记载魏晋以后,凡诗文皆可吟诵,凡文人皆会吟诵。这也说明了吟诵已经融入到教育学习中,成为了一种综合了文学、美学、语言学、音乐学的重要文化教育手段。本文就简要探讨了吟诵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吟诵 小学低年级 音乐课 应用
        吟诵是一种口传文化,它能够基于汉诗文内涵来表现中国传统音乐,即以唱的形式来阅读古典诗词文,其音调与节奏也皆源于诗文诵读格律。将吟诵引导融入小学低年级音乐课中,能起到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作用,同时也能丰富教学趣味性,优化小学生学习音乐的情感体验。
        一、我国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发展现状
        我国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一直以来都沿用传统教育模式,虽然教育实践经验非常丰富,但在对学生知识强化理解方面却并不到位,其中80%以上的内容都会在学生长大后被彻底遗忘,无法形成持久记忆。为此,应该考虑将吟唱、吟诵这一形式加入到低年级小学音乐课堂当中,利用音乐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强化记忆,更好理解古诗词中的内容内涵,让学生能够从一开始就接触到诗词的原貌与精髓。就目前来看,我国小学低年级的音乐课本中学生学唱的歌曲有50%古诗词改编的歌曲以上都是外国儿童童谣,而属于我国民族特的音乐作品只有不到20%,中国小学的音乐课堂无法充分体现中国民族音乐特,缺少中国传统音乐特点的音乐作品,这对民族文化传承及爱国情怀培养也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在重视音乐教育、素质教育与爱国教育的当今环境下,应该考虑将吟诵教学模式融入到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当中,为其设置阶段性音乐课程标准及基本理念,让学生充分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并深层次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将吟诵作为一种可以把音乐与古诗词二者完美融合的纽带,促使学生对吟诵教学模式及中国传统古诗词、音乐产生浓厚兴趣。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