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与执行财产刑若干问题的意见-地方司法规范...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与执行财产刑若干问题的意见
为正确地理解和适用刑法有关财产刑的规定,实现财产刑量刑的科学化、规范化,进一步完善财产刑执行程序和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等有关法律、司法解释以及《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量刑指导规则(试行)》的规定,制定本意见。
一、财产刑适用的一般规定
第一条 财产刑的适用应当坚持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禁止以罚代刑,以财产刑代替主刑的适用,对犯罪分子判处与其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程度不相适应的主刑。
第二条 刑法明确规定“并处”没收财产或者罚金的犯罪,必须依法判处相应的财产刑。
刑法规定“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或者罚金的犯罪,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及犯罪分子的财产状况,决定是否适用财产刑,但对未成年人一般不判处财产刑。
第三条 刑法明确规定“并处”没收财产或者罚金的,财产刑的适用要和主刑的轻重相适应。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如违法所得的数额、造成损失的大小等,并综合考虑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能力,依法判处适当的罚金数额。
罚金数额应在其犯罪行为对应的法定刑幅度范围内酌定裁量,不能突破法律规定的现有界限。
综合考虑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能力,应主要立足于其现有的实际支付能力,并可适当结合犯罪分子的身体健康状况、年龄状况、受教育状况、工作技能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其未来的经济支付能力。
第四条 刑法没有明确规定罚金数额标准的,对自然人罚金的最低数额不得少于一千元,对单位罚金的最低数额不得少于一万元。
对未成年罪犯需要判处罚金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罚金的最低数额不能少于五百元,未成年罪犯的监护人或者其他人自愿代为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应当允许。
第五条 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对各共同犯罪人(单位)判处罚金的总额,一般不应超过刑法规定的罚金数额的最高限额,但对单个自然人或者单位罚金的数额不得低于法律、司法
解释规定的最低限额。法律、司法解释未规定最低限额的,不应低于本《意见》第四条规定的最低限额。
第六条 对于犯罪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的犯罪,且刑法规定对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关于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处罚的,如果刑法对自然人犯罪规定了财产刑,对于上述人员也应当判处财产刑。
对犯罪单位以及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罚金总额一般不应超过刑法规定的罚金数额的最高限额,但对单个自然人或者单位罚金的数额不得低于法律、司法解释规定的最低限额。法律、司法解释未规定最低限额的,不应低于本《意见》第四条规定的最低限额。
第七条 行为时的法律和审判时法律的主刑和附加刑互有轻重时,应当以主刑较轻的法律作为最终适用的法律。如果主刑较轻的法律规定“并处”财产刑,而主刑较重的法律没有规定财产刑或者规定“可以并处”财产刑的,应当判决并处财产刑;如果主刑较重的法律没有规定财产刑,而主刑较轻的法律规定“可以并处”财产刑的,可以判处财产刑。
第八条 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罚金数额标准的,对于有销售金额、违法所得等犯罪数额的犯罪,一般应当在一千元以上犯罪数额的二倍以下判处罚金;对于没有犯罪数额的犯罪,应当在一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判处罚金。
缓期执行第九条 被告人犯有数罪,依法均应判处财产刑的,一般应当判处罚金,但刑法明确规定必须没收财产的除外;对于判处没收全部财产,同时判处罚金刑的,应决定执行没收全部财产,不再执行罚金刑。
第十条 人民法院认为依法应当判处犯罪分子财产刑的,可以要求检察机关随案移送已经掌握的犯罪分子的财产状况说明,也可以对犯罪分子的财产状况进行调查。
对于应当或者可能判处财产刑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在审理过程中决定扣押或者冻结被告人(单位)的财产或者由被告单位提出担保。
二、财产刑的具体适用
第十一条 没收财产属于较重的财产刑,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需要附加适用没收财产刑的,可以判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判处其他主刑的,一般不宜判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第十二条 法律规定主刑是有期徒刑,同时规定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决定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应当并处没收个人部分财产;如决定判处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应当并处罚金。
法律规定主刑是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同时规定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决定判处无期徒刑,应当并处没收个人部分或全部财产;如决定判处有期徒刑,应当并处罚金。
法律规定主刑是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同时规定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决定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应当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如决定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应当并处没收个人部分或全部财产;如决定判处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个人部分财产,也可以并处罚金;如决定判处有期徒刑,应当并处罚金。
第十三条 法律规定必须以违法所得作为标准并按照一定比例确定罚金数额的,如果犯罪分子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难以确定的,不应判处罚金。
违法所得可以按照下列方法确定:
(一)犯罪分子有违法所得但难以确定具体数额的,应当结合作案当时、当地同类经营行
为的获利情况综合加以认定。
(二)犯罪分子多次从事非法经营行为,部分行为违法所得难以查清的,可以根据已经查明部分的平均获利情况,推算出未查清的违法所得。
以上所指违法所得是指犯罪分子销售货物后所得和应得的经销差价,但销售违禁品的除外。
第十四条 法律规定以销售金额作为标准并按照一定比例确定罚金数额,如果货物尚未来得及销售即被查获,需要以未遂犯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以货值金额的三分之一作为标准并按照上述比例判处罚金。
销售金额是指犯罪分子完成销售行为后所得和应得的全部违法收入。全部违法收入不应扣除成本及各种费用;应得的违法收入指犯罪分子按照合同或者约定将要得到的违法收入。
第十五条 刑法规定“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审法院适用了相应的刑法条款,但在判决主文中漏判的,二审法院可以直接加以改判。
第十六条 一审判决前犯罪分子或者犯罪分子的亲友主动或经法院告知后提前预缴罚金,人民法院可以暂收,并可根据犯罪分子的悔罪情况对其主刑酌情从轻处理,但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禁止对犯罪分子或其亲友作出任何形式的许诺,即不得许诺以预缴罚金作为对犯罪分子从轻处罚的条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