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绩效评价指标解释
企业效绩评价指标解释
根据《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 的规定,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由基本指标、
修正指标、评议指标三层次共    28 项指标构成。现将各项指标的内涵解释如下:
一、基本指标基本指标是评价企业效绩的主要计量指标,    是整个评价指标体
系的核心。基本指标由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资本积累率
8 项计量指标构成。(一)净资产收益率
1.基本概念净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净利润同平均净资产的比率。
净资产收益率充分体现了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自有资本获取净收益的能力,    突出反
映了投资与报酬的关系,是评价企业资本经营效益的核心指标。
2.计算公式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100
3.内容解释
1)净利润是指企业未作任何分配前的税后利润,受各种政策等其他人为因
素影响较少,能够比较客观、 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    准确体现投资者投入
资本的获利能力。数据取值于企业年度会计报表 (下同)的《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2)平均净资产是企业年初所有者权益同年末所有者权益的平均数,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末数)/ 2.净资产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数据取值于《资产负债表》 。
4.指标说明
1)净资产收益率是评价企业自有资本及其积累获取报酬水平的最具综合性
与代表性的指标,充分反映了企业资本运营的综合效益。该指标通用性强,    适应
范围广,不受行业局限,是国际上企业综合评价中使用率非常高的一个指标。
2)通过对该指标的综合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企业获利能力在同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与同类企业的差异水平。
3)一般认为,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的利益保证程度越高。

(二)总资产报酬率
1.基本概念总资产报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
额的比率。总资产报酬率表示企业包括净资产和负债在内的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
能力,是评价企业资产运营效益的重要指标。
2.计算公式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100
3.内容解释
1)息税前利润总额是指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总额与利息支出的合计数,息
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实际利息支出。 利润总额是指企业实现的全部利润, 包括企业当年
营业利润、 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等项内容, 如为亏损,以 “-”号表示。 利息支出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支出的借款利息、 债券利息等。数据取值于《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和《基本情况表》 。
2)平均资产总额是指企业资产总额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平均资产
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  2.数据取值于《资产负债表》
4.指标说明
1)总资产报酬率表示企业全部资产获取收益的水平,全面反映了企业的获
利能力和投入产出状况。 通过对该指标的深入分析, 可以增强各方面对企业资产
经营状况的关注,促进企业提高单位资产的收益水平。
2)一般情况下,企业可据此指标与市场资本利率进行比较,如果该指标
大于市场利率,则表明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进行负债经营, 获取尽可能多的收益。
3)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投入产出的水平越好,企业的全部资产的总体运营效益越高。
(三)总资产周转率
1.基本概念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资产总
额的比值。总资产周转率是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
标。
2.计算公式总资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3.内容解释
1)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是指企业当期销售产品、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

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减去折扣与折让后的数额。    数据取值于《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2)平均资产总额同上。
4.指标说明
1)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
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周而复始的流转速度,    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
质量和利用效率。由于该指标是一个包容性较强的综合指标,因此,    从因素分析
的角度来看, 它要受到流动资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等指标的
影响。
2)该指标通过当年已实现的营业价值与全部资产进行比较,反映出企业一定时期的实际产出质量以及对每单位资产实现的价值补偿。
3)通过该指标的对比分析,不但能够反映出企业本年度及以前年度总资产的运营效率及其变化,而且能发现企业与同类企业在资产利用上存在的差距,促进企业挖掘潜力、积极创收、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4)一般情况下,该指标数值越高,周转速度越快,资产利用效率越高。(四)流动资产周转率
1.基本概念流动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流动
资产总额的比值。流动资产周转率是评价企业资产利用效率的另一主要指标。
2.计算公式流动资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资产负债表公式
3.内容解释
1)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同上。
2)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是指企业流动资产总额的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年初数十流动资产年末数)/    2.数值取值于《资
产负债表》。
4.指标说明
1)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是从企业全部资产中
流动性最强的流动资产角度对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进行分析,    以进一步揭示影响
企业资产质量的主要因素。
2)该指标将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企业资产中最具活力的流动资产相比较,
既能反映企业一定时期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率,    又能进一步体现每单位

流动资产实现价值补偿的高与低,以及补偿速度的快与慢。
3)要实现该指标的良性变动,应以主营业务收入增幅高于流动资产增幅作保证。在企业内部, 通过对该指标的分析对比, 一方面可以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充分有效地利用其流动资产, 如降低成本、 调动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用于短期投资创造收益等; 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企业采取措施扩大销售, 提高流动资产的综合使用效率。
4)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利用越好。在较快的周转速度下, 流动资产会相对节约, 其意义相当于流动资产投入的扩大,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而周转速度慢, 则需补充流动资金参加周转,形成资金浪费,降低企业盈利能力。
(五)资产负债率
1.基本概念资产负债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负债总额同资产总额的比率。资产负债率表示企业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集的, 该指标是评价企业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的综合指标。
2.计算公式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100
3.内容解释
1)负债总额是指企业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和递延税款贷项的总和。少数股
东权益不在负债总额中体现。数值取值于《资产负债表》    。
2)资产总额是指企业拥有各项资产价值的总和。数值取值于《资产负债
表》。
4.指标说明
1)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水平及风险程度的重要判断标准。该指标不
论对企业投资人还是企业债权人都十分重要,    适度的资产负债率既能表明企业投
资人、债权人的投资风险较小,又能表明企业经营安全、稳健、有效,具有较强
的筹资能力。
2)资产负债率是国际公认的衡量企业债务偿还能力和财务风险的重要指
标,比较保守的经验判断一般为不高于 50%,国际上一般认为 60%比较好。如果单纯从偿债能力角度分析,越低越好。
3)在企业管理实践中,难以简单用资产负债率的高或低来判断负债状况

的优劣,因为过高的负债率表明企业财务风险太大,    过低的负债率则表明企业对
财务杠杆利用不够。所以,实际分析时,应结合国家总体经济状况、行业发展趋
势、企业所处竞争环境等具体条件进行客观判定。
(六)已获利息倍数
1.基本概念已获利息倍数是企业一定时期息税前利润总额与利息支出的比值。
已获利息倍数充分反映了企业收益对偿付债务利息的保障程度和企业的债务偿
还能力。
2.计算公式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3.内容解释
1)息税前利润总额同上。
2)利息支出同上。
4.指标说明
1)已获利息倍数指标反映了当期企业收益是所需支付的债务利息的多少倍,从偿债资金来源角度考察企业债务利息的偿还能力。  如果已获利息倍数适当, 则
表明企业偿付债务利息的风险较小。国外一般选择计算企业 5 年的已获利息倍数,以充分说明企业稳定偿付利息的能力。
2)因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已获利息倍数有不同的标准界限,国际上公认的已获利息倍数为 3.一般情况下,该指标如大于 1,则表明企业负债经营能够赚取
比资金成本更高的利润,但这仅表明企业能维持经营,还远远不够;如小于 1,则表明企业无力赚取大于资金成本的利润,企业债务风险很大。
3)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债务偿还越有保证;相反,则表明企业没有足够资金来源偿还债务利息,企业偿债能力低下。
(七)销售(营业)增长率
1.基本概念销售(营业)增长率是指企业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额同上年主营
业务收入总额的比率。销售(营业)增长率表示与上年相比,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的增减变动情况,是评价企业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
2.计算公式销售(营业)增长率=(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额/上年主营业
务收入总额) ×100
3.内容解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