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四书五经_与_三纲五常_的出处
史事本
小诸
品。它通过八卦形式(象征天、地、雷、
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推测
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富有朴素辩证法
的观点。《易经》中《乾·文言》提到的“四
德”是“元、亨、利、贞”。《易经》认为:
“元”是善的首位,“亨”是美的集合,
“利”是义的应和,“贞”是百事的主干。
《礼记》是先秦作品,大多是孔子
弟子和再传、三传弟子所记,是研究
中国古代社会、儒家学说和文物制度
的参考书。
《春秋》是编年体史书,相传是孔
子根据鲁国史官的记载(原文已佚)整
理而成,由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
年(公元前722年一前481年)。此书记载
过于简略。相传左丘明详加解释,称
为《春秋左氏传》。
节丑纷一,机状忠廷一二乃入四话、二
纲五常”,其实这些陈腐的思想大多
是后世儒家学者的发挥,并非直接来
自“四书五经”。
至于“五经”中的《书经》所谈的
“五常”是“父义、母慈、兄友(友爱)、弟
恭、子孝”;《易经》的“四德”是“元、
亨、利、贞”,乃做人处事之道。与宋儒
的“纲常’,理论不是一回事。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
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
益其所不能。”《孟子》的文风,对后世
颇有影响。
何谓“四书”
“四书’,的《大学》、《中庸》原是
《礼记》中的两篇。宋朝孝宗淳熙年间
(1174年一1159年),朱熹(1130年一1200
年,撰《四书章句集注》,从《礼记》中
抽出这两篇,与《论语》、《孟子》合称
“四书”。
为什么称为《大学》?宋朝理学家
程颐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这
“大人”有别于“小民”,是指国家统治
者。它对为政之道,提出要格物(研究
事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何谓“五经”,以及
“五常’川四德”出处
“五经”中的《诗经》,是中国最早
的诗歌总集。新编《辞海》的评介是:
“长期以来,《诗经》一直受到很高的
评价。它对中国二千多年来的文学发
展有深广的影响,而且是很珍贵的古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
代史料。”
《书经》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的汇
编,其中有些是后来儒家补充用以追
述古代事迹的作品。《书经》中《秦誓》
提到的“五常”,唐朝学者孔颖达解释
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易经》相传是周朝作品,近人认
为大约是战国或秦汉之际的儒家作
时代的局限—“三从”、“三纲”的出处
“三从”的出处是《仪礼·丧服
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
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仪礼》大约
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作品。
“三纲”的出处是《礼纬含文嘉》:
“君为臣之纲,父为子之纲,夫为妇之
纲。”汉朝用神学迷信观点附会儒家
经书,称为纬书,《礼纬含文嘉》是纬
书中的一种。因隋场帝严禁纬书,后
失传,现有明清学者的辑佚本。
虽然“三从”、“三纲”不是出自
“四书五经”,但确是儒家思想,而且
在古代史籍和各种作品中广泛传播,
是腐朽的封建意识,不能让它毒害我
们的思想。
所有古代著作都有其时代局限
性,我们要善于吸取其精华,扬弃其
糟粕,批判地接受传统文化。
(少辰摘自《羊城晚报》2006年10
月11日)
27}FoES日R任AD,NG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