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jiao yu jiao xue
115
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以《上海现场导游》课程为例
◎孙慧娟
摘要:《上海现场导游》课程是旅游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能够培养学生作为上海地陪导游应具有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这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思政课程领域下,推进思政元素与《上海现场导游》课程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导游带团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思想价值观,将立德树人贯穿课堂教学始终,让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进而引发教学实践与思考。关键词:思政元素;《上海现场导游》课程
一、现场导游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
《现场导游》是旅游专业课程中的核心主干课程,现场导游课程的首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习掌握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历史,掌握上海各主要景区点的基本内容,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热爱旅游行业、热爱上海城市文化的职业精神,会讲解、能创作、能为游客提供热情周到的讲解服务,将上海这座城市名片更好地传播出去。课程思政的本质不仅是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育人的培养,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思政课程始终,将《现场导游》课程与思政课程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在成为一名专业技能优秀、导游业务过硬的专业人才之前,首先树立自己独立健康的人格,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1)导游人员职业道德与修养要求。作为一名导游从业人员,应该把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作为从业的根本前提和根本宗旨,自觉遵纪守法,在导游工作中努力把个人利益融于国家利益之中,将导游服务同国家旅游业发展紧密相结合,培养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的思想,对待导游服务工作有爱业、敬业的精神。这是一名导游人员应该具备的政治条件和职业道德修养要求。
(2)导游人员从业素质与职责要求。导游人员应具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和独立的工作能力,合理安排参观游览活动,选择最佳游览的点和线,其扮演的角既是一名导游又要当好一名导演;触景生情进行生动而精彩的导游讲解,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灵活耐心地解答游客的各种问询,沉着果断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安抚游客恐慌焦急的情绪;合情合理合法地处理旅游投诉事件,并尽可能地预防旅游投
诉事件的发生。
(3)文旅融合新形势下发展要求。在文旅融合的新发展形势下,对导游人员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导游员的讲解词不能千篇一律,要及时更新、创新,紧跟时代发展新形势,紧扣当下时事新热点,及时掌握了解国家新政策、新要求,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导游员的党性修养,尤其是对于上海这座红文化底蕴丰富的城市,更应加强导游自身的思政学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上海红文化。
二、现场导游课程的思政元素
(1)学四史要求。习近平同志在多次讲话中指出,要就近就便用好红资源,时时刻刻开展党性教育,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专题教育,了解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2)工匠精神。导游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匠人”的工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游员,必须要有工匠精神。所谓工匠,既要有“匠心”也要有“匠艺”。导游人员每天所面对的是不同人、不同对象、背景各不相同的旅游者,在旅途中更是会碰到各种突发状况,因此导游员在带团时要用细心、耐心、用心和真心与每一位游客相处,认真处理好旅途中的每一个问题,注重细节,精益求精。
上海 旅游
(3)责任担当意识。导游员作为旅游活动中的灵魂,工作在旅游第一线,更好地为游客提供周到满意的服务,对于职业的敬业精神,责任担当意识和对自己不忘初心的那份坚守,是当下文旅融合大形势的必然要求。
三、思政元素融入点
《上海现场导游》这门课涵盖了上海各主要景区景点,上海是党的诞
生地,同时也是红革命文化的教育基地;上海的海派文化,是中西方文化交汇融合的智慧结晶,也是这座开放包容、海纳百川城市文化的特质;上海的江南文化,它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是联通长三角的桥梁和纽带。上海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底蕴内涵的革命城市,它有着众多的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以及其产生的名人文化效应;同时还有以黄浦江和苏州河为代表的河流文化,孕育了上海这座城市文明。
因此教师在讲授《上海现场导游》这门课程时,应使学生充分了解和学习上海的诸多城市文化,让思政元素充分融入课程中,提升学生的爱国自豪感和职业幸福感,和作为一名导游从业人员,将上海的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传播给旅游者,让上海的城市更美好。
四、思政元素融入《上海现场导游》课程的途径与方法
(1)课堂交流中渗入“课程思政”理念。《上海现场导游》是一门灵活应用的实践课程,它与思想政治内容密切相关,让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堂的交流讨论中逐渐深入,使其贯穿于整门课程之中。祖国的秀丽山河,上海的城市文化底蕴,为学生树立了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将自信的气势更多地投入到旅游文化知识的传播中去。
(2)教学设计中渗入“课程思政”理念。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程,将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更好的结合到一起,将旅游案例和当下的旅游新闻时政与授课知识相结合,让学生感受旅游行业新动态,掌握新闻时政与旅游的联系,让学生更客观地认识导游这个行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知识讲解中融于“课程思政”理念。“专业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应结合课程特点,以专业知识点为基础,以经典案例为核心,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让专业课上出人文味道”。因此在《上海现场导游》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根据这门课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的特点,将导游知识讲解点融于“课程思政”理念,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上海城市文化。
(4)职业素养中融于“课程思政”理念。加强职业素养的提升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时刻培养学生树立旅游法律法规意识,知法懂法,将旅游团队中发生的真实案例应用于教学课堂。上海是红文化的诞生地,时刻将红文化与景区景点内容相结合,传播革命精神,培养爱国情感。同时,用心细致地为游客做好每一件事,养成良好职业习惯,将文明旅游观念贯穿旅游服务全过程。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上海现场导游》的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以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上海市商业学校)
参考文献
[1]王海威,王伯承.论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4):32-34.
[2]宋伟,现场导游课程思政教学初探[J].职业教育.2020.
[3]张芬.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实践——以《导游业务》课程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9):181-182.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