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设立背景
1933年,上海复旦高校的丁馨伯教授以美国的市场营销学为蓝本,编写了我国第一本《市场营销学》教材。
建国初期,国内有些高校的商学院,也开设了市场学课程。例如,中国人民高校合作经济专业曾开设“市场学”课程。但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对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和应用受到限制。
建国后,高校课程设置一度照搬苏联经验,在忽视流通与市场的经济思想影响下,经济管理类院、系一般都停开市场学。
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上。为促进经济的发展,中国开始了市场化的进程。
1979年计划生产任务不足的企业,可以自行安排生产,但是自寻销售出路,使原有的商业经济和管理学无法满足需要,营销学开始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1979年,暨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开设市场学课程。
1980年、1981年,外贸部和一机部所属高校以及中国人民高校、湖北财院、云南财院和广西商专等大专院校先后开设大专层次“市场营销专业”。
二、正式开设
1987年10月,国家教委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目录》中,将建国后形成的广义的财经类教育称为经济、管理学类,增设14个专业作为试办专业,其中包括市场营销专业,当时开设市场营销本科专业的院校有:北京商学院、西南财经高校、陕西财经学院3所。此后,高校本科专业中便陆续开始开设市场营销专业。
1988年,国家教委批准山东高校试办“市场营销专业”,同年招收本科生。
这一时期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处于初级阶段,营销学所使用的教材大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虽然国内也有一些学者根据自己对营销学的理解并且结合中国市场对引进的教材进行了改编,但是创新很少。
此阶段的课程体系大多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很少。且基础课程较少,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具有浓厚的职业彩,对现代经济管理人才必须具有的基本经济理论、工具技能和主要应用经济知识提出了基本要求。
为了培养一批务实性、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1987年修订的学科专业目录已经不能够满足要求。
三、1989年调整
从1989年开始,原国家教委开始着手修订普通高校本科学科专业目录。经过四年的努力工作,新的专业目录于1993年颁布。
新目录在学科门类上,以经济学取代了原来的经济、管理门类。并在经济学下设“经济学类”和“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类专业包括市场营销等12个专业。各有关高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可考虑不再按专业招生,而是按专业大类招生,一二年级上共同课,三年级(第五或第六学期)再进行专业分流。
这一时期市场营销教学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国内形成了专业营销教学和研究队伍,
很多都是取得了博士学位且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改变了原来由商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兼职人员教学的情况。
此外,为了应对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培养一批高质量人才,前国家教委于1994—1995年启动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工程。其中,工商管理类高等教育项目就是此次工程中的一项。这次改革中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首先,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高校应渐渐摒弃专业培养模式,向专通结合直至通才培养模式过渡,要培养复合型、外向型、应用型人才。
原复旦高校管理学院院长郑绍濂教授指出,由于就业是通过劳动力市场进行的,而劳动力市场因经济波动和产业结构调整而出现变化,即使已经就业的毕业生,将来也会面临变换工作岗位的情况。因此,本科培养的学生的适应面应拓宽,以培养通才为目标,到硕士和博士阶段再选择某一研究方向更为深入学习和研究。
其次,在课程体系上,提出逐步减少专业课的比重,增加基础课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的比重。此后,各高校纷纷修改本科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拓宽基础,减少专业课,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将1987年《目录》中的“计算机及其应用”、“政治经济学”
、“管理学原理”、“财政与信贷”等课程从专业课程中除去。
最后,在教材建设上,应向国际接轨,加快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或翻译国外著名教材的步伐等等。如上海财经高校会计学院就与国外高校或有关机构合作,在国际会计、ACCA等领域引进原版教材,采用英语或双语教学。
此外,在继续引进西方经典的营销教材的同时,国内学者开始结合中国实际,分析中国的营销案例,出现了相关的中国营销案例集。教育部、财政部也组织了几批经济管理类重点教材编写出版等等。
此次改革使教学内容更加精炼、科学,时效性更强;课程体系更加合理,学生的知识结构趋于合理化,一个相对合理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已初步建立起来。
四、1993年调整
20世纪末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新科技革命和工业化信息化潮流的冲击下,新兴工商业领域不断产生,要求高校造就培养出一大批能够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同时,由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造成巨大的经营管理人才缺口,社会
对高级经济管理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
于是,原前国家教委历经一年多的努力,对1993年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又一次进行全面的修订,于1998年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修订后的目录中,将管理学作为独立学科门类设置。这一变化,使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获得了其独立学科门类的地位,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管理学下设有两个专业类,分别是“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和“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类专业数进行了缩减和合并,由原来的12种专业减为6个专业。其中商品学、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三个专业合一并入市场营销专业。
由此,市场营销专业便作为管理学门类下的工商管理二级类专业,毕业生将获得管理学学士,一直延续到今天。
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此时的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状态,非国有经济成为市场经济的主要力量。营销变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必要职能,带动了各种学历和非学历营销管理培训的发展,财经、理工和综合性高校都开设了相关专业。
进入21市场营销主要学什么世纪以后,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满足高校多类型、人才培养多规格的需要,教育部于2010年发布“关于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成立高校本科专业修订工作组,对1998年颁布的目录进行修订,并于2012年颁发新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专业目录基本框架按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三级设置。
此次修订中,没有改变市场营销专业的门类归属,仍然作为三级类专业,设置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下。但是对专业培养目标根据社会需求,做了适度的调整,由“培养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调整为“培养的是能够从事多种机构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以顺应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专业课程除了之前设有的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等教授营销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之外,还加入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课程,培养由科技发展带动起来的商业形态所必须的技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