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会展经济发展评估与影响力格局演化特征分析
市场周刊
长三角城市会展经济发展评估与影响力
格局演化特征分析
倪姣-孙维筠2
(1.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湖南长沙410081;2.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湖南长沙410076)
摘要:以长三角城市为例,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13~2017年长三角城市会展经济发展水平,利用修正距离要素的引力模型等分析方法分析长三角会展经济空间联系格局演化规律和城市影响力特征。结论如下:①长三角会展经济实力不均衡,呈现明显的三梯次等级且差距有扩大趋势,形成了以上海为极点,杭州、苏州、宁波和南京为第二层级,其余9市为第三级的层次体系;②研究期内城市会展经济空间联系不断加密加深,从省内分散发展向省际多级网络型空间结构转变,形成以上海为轴心,中南
部杭州、嘉兴、苏州等城市环绕分布的发展主轴,和以南京、扬州、镇江、泰州的区域副轴,主副轴缺乏有效沟通是阻碍会展经济发展的显著问题;③长三角会展经济以上海为发展核心,杭州为次核,苏锡绍嘉为中坚,其余8市环绕四周为支撑的影响力格局,城市南部和西北部城市因距核心发展区较远,是区域影响力洼地。
关键词:会展经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影响力格局演化;引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F592.99+F7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21)33—0066—04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and influence pattern of the exhibition econom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City Group
Ni Jiao1,Sun Weijun2
(1.College of Tourism,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1;
2.College of Architecture,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Changsha,Hunan,410076)
Abstract:Taking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ity group as an example,construct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o measur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ities'exhibitio
n economy from2013to2017,and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s exhibition economy connection patter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influence using analysis methods such as the gravitation model with modified distance elements.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The economic strength of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s unbalanced,showing a clear three-tiered level and the gap has a tendency to widen,forming Shanghai as the pole,Hang­zhou,Suzhou,Ningbo and Nanjing as the second tier,and the remaining9cities as the second tier.A three—level hierarchical system;
②Duringthe study period,the city's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economic space connections continued to be encrypted and deepened, from decentralized development within the province to an inter-provincial multi-level networked spatial structure,forming a central and southern Hangzhou,Jiaxing,The development axis of Suzhou and other cities surrounding the distribution,and the regional secondary axis of Nan­jing,Yangzhou,Zhenjiang,and Taizhou,lack of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axis is a significant problem hind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exhibition econo m y;③T he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economy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akes Shanghai as the core development,Hangzhou as the secondary core,Suxi Shaojia as the backbone,and the other8cities surrounding the surrounding ar­ea as the supporting influence p
attern.The southern and northwestern cities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are far away from the core develop­ment area.It is a depression of regional influence.
Key words:exhibition economy;regional integr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influence pattern evolution;gravity model
一、弓I言经济实力、优越的区位条件、先进的展会设施和发达的服务
当前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凭借其较强的综合业基础提供了会展经济发展的优良环境,提供了城市发展
基金项目: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实践创新项目(项目编号:SJCX201985)。
作者简介:倪姣,女,湖南衡南人,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经济;孙维筠,男,安徽广德人,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
—66—
区域经济◎
会展的各类条件。蓬勃发展的会展产业,已成为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张“名片”。2019年12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正式出台,标志着长三角进入了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时期,利用好会展产业的强大经济带动力引导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是解决长三角经济转型和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一条重要路径。
会展经济因具有较强的资源集聚特征,参展游客对比普通休闲游客具备更强的消费能力,其经济拉动效应始终受到学界与业界的广泛认可。有不少学者已深入研究了会展经济问题,但主要集中在会展产业自身层面,包括会展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会展参与者的动机与目的、会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会展的管理与绩效等内容。有学者从地理学和经济学角度出发,把会展经济与区域发展研究联系到一起,主要从会展经济的时空分布特征、空间运动进行研究:国外学者通过分析欧洲140个会展主办城市会展部门的空间分布,发现在会展集中分布的地方有充足的会展经济支撑行业,而会展促进了行业发展。国内来看,出现了区域经济研究视角,即基于我国城镇体系或一体化政策背景,探讨会展布局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以及城市协同发展对会展产业的作用。从时空角度通过分析会展经济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会展经济交流和协同发展提供指导。
综上所述,现阶段研究已在会展产业发展规律、参与者行为、会展经济开发与管理、会展业的经济社会影响等方面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关于产业空间结构分析也很丰富和深入,但会展经济空间分析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会展经济水平定量测度及空间结构的科学完整表达,更鲜见研究分析会展产
业空间差异的变化与机制。基于此,论文以2013~ 2017年为研究期,从空间联系和整体格局视角分析长三角城市会展经济发展格局特征及演化,希冀为一体化发展背景下长三角城市会展经济空间优化、资源整合调配和区域产业协同提供针对性调控建议和策略参考。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
(一)研究区域选取
长三角城市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区域一体化起步较早、城镇化程度较高、第三产业较为发达的都市连绵区,这为会展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论文将研究区域初步定为会展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城市。长三角范围经过多次调整扩充,以2005年与2016年的调整影响最大:2005年《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纲要》确定为上海、宁波、苏州、杭州、无锡等三省16市,2016年则提出建设包含浙苏皖+沪的26市泛长三角一体化区域。考虑到26市的规划范围不是由经济社会发展决定的,且这一范围会展业水平与16市范围差距较大,论文以上海、杭州、苏州等14个长三角核心城市为研究区域。由于舟山市、湖州市近年会展相关数据缺失较为严重,两市会展体量又相对较小,最终确定范围为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泰州、镇江、宁波、嘉兴、绍兴、台州14个市。
(二)研究方法
1.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会展经济影响力测算
引力模型由万有引力定律推导而来,在城市地理学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在定量测算城市空间联系量的研究中是常用的方法。论文采用时间距离修正引力模型对长三角各城市的会展经济联系量进行测度,其表达式为:
”丿P;G i X PjGj
耳=D
式中:耳为心地区间的会展经济联系值;P、p.为心城市的年末常住人口数;G、G,为i、j城市的会展经济发展水平; D”.为心两城市间的距离。
论文将用此模型测算长三角城市会展经济空间联系强度,为了增强结果的有效性,需要对引力模型“城市距离”进行修正。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航空网络的不断完善,有学者认为在城市经济研究领域,着重考虑距离的空间特性不符合城市间经济引力关系测度的需求,因此,论文引入“经济距离”来修正引力模型,其表达式为:
D;=axR+0xG
式中,D”.表示长三角城市两城市间的“经济距离”;R 为两城市间通过铁路方式所花费的时间,从路路通软件获得当年两市间的铁路运行时刻并作加权平均处理;G表示两城 市间通过公路方式(国道和高速等)所花费的时间,通过两城市间的公路距离和行车速度来计算;a和0分别表示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虽然长三角城市部分城市有港口和机场,但其主要用于该城市与外其他城市的经济往来,故模型中将此忽略不计)的运送量权重,其中a+0=1。
在城市会展经济空间联系强度测算的基础上,将某城市与其他所有城市联系量加和处理,得到该城市的会展经济空间联系总量即影响力,表达式为:
式中:片为i地区的会展经济影响力,反映该地区对其他地区会展经济联系强弱程度。
2.数据来源
城市经济社会和旅游业层面指标数据来源于2013年、2015年、2017年这三年各省市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会展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部分缺失数据从各市政府报告补充;会展百度搜索指数来源于百度大数据网站,以年为单位,筛选限定城市以“会展、展会、展览”为关键词的网络搜索均值并累计得出;用于引力模型中距离要素计算的历年铁路运行时刻数据源自基于铁路总公司往年数据库的路路通软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及长三角的路况条件,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给定相应年份公路道路网平均时速:2013年80千米/
小时,2015年90千米/小时,2017年100千米/小时。
三、研究结果
(一)会展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会展经济能够带动强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与相关行业如展览营销、会展组织、旅游配套、商旅餐饮、通信交通、城市建设等关系密切,具有明显的互动特征。许和连等基于产业关联理论证实会展业发展水平与城市第一、二、三产业存在显著的联系;毛润泽从城市会展业与城市基础功能关联角度指出,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演进与会展业发展存在互动关系。论文基于产业关联理论、会展业与城市基础功能关联理论,在其他学者会展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从城市基础和行业发展视角对会展经济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表1)。
—67—
表1长三角城市会展经济发展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因素二级指标指标解释
城市基础城市规模
人均GDP
反映经济发展程度,是会展
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值越
高代表发展会展的经济基
础越强
年末总人口
反映资源需求规模,其值的
变化体现人流的变化
城市化率
反映城市人口构成和现代
化水平,值越高表明会展经
济的人口基础和发展程度
越有保证
外贸经济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外来经济流入规模
进出口贸易额
衡量资金保障条件和外向
经济交流水平
基础设施
客货运输总量反映交通联系情况
基础设施投资额
反映城市建设现代化水平
和服务保障能力
邮电业务总量反映信息化建设水平
城市环境
城市绿化覆盖率
反映城市生态保护、人居环
境建设水平
优良以上空气
质量达标率
反映城市环境保护、人居环
境建设水平
行业发展旅游发展
旅游总人次表明旅游接待规模
旅游总收入表明旅游业经济规模
会展发展
星级饭店数量
反映会展经济配套服务设
施水平
展览面积反映会展产业规模
展览管理机构反映会展管理水平
会展百度搜索指数反映会展信息流量、关注度
展览数量反映会展产业活力
(二)长三角会展经济发展水平评估
依据表1所列指标及历年统计数据,引入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求取指标权重,计算得到历年各城市会展经济发展水平得分(见表2)o评估结果表明,总体上,长三角14个会展城市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区域不平衡现象较为明显,内部资源要素基本流向了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省会城市和经济强市的会展经济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其他城市。
表2长三角城市会展经济综合得分
城市2013年2015年2017年
上海  3.036  3.313  3.535
南京  1.037  1.136  1.318
苏州  1.223  1.312  1.434
无锡0.7310.7560.805
常州0.5840.5920.613
镇江0.5000.4940.508
扬州0.4960.5040.520
泰州0.5310.5630.583
南通0.6530.6770.683
杭州  1.655  1.729  1.779
宁波  1.228  1.247  1.277
嘉兴0.7030.7360.758
绍兴0.7360.7600.795
台州0.6280.6950.777
上海、杭州、苏州、宁波和南京排名靠前,而扬州、嘉兴等 9个城市较为接近,与前部城市差距较大。其中上海会展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于长三角地区首位,综合得分领先第二名杭州一倍以上,发展层次和区域地位较为稳固;杭州、苏州、宁波和南京属于第二层级,会展经济与上海有较大差距而又明显优于其余9市,其中杭州2013~2017年综合得分达1.6以上,稳定排在区域第2位;苏州毗邻上海,
发展速度较快, 2017年得分为1.4;南京远离核心区,发展态势较为稳定。扬州、泰州等其他城市位于第三级,受经济基础、城市规模等因素制约,会展经济发展水平均低于1,与上述城市具有较大的 差距。
(三)城市会展经济联系强度变化分析
基于测度得到的经济距离、各城市会展经济发展水平得分,使用引力模型得到2013~2017年长三角会展经济联系强度值(分别见表3、表4、表5),分析长三角城市间会展经济空间联系的演变特征。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分析方便,将强度>0.6的轴线纳入具备分析联系关系价值的研究体系,并进一步细分:1.8〜1.2为三级轴线,2.4〜1.8为二级轴线,强度>2.4为一级轴线。
表32013年长三角城市间会展经济联系强度
联系
强度
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杭州宁波嘉兴绍兴台州上海—0.22  2.240.770.340.150.130.190.790.990.45  1.420.350.08南京—0.180.140.240.740.340.160.070.140.040.060.040.01苏州—  2.590.550.140.400.170.420.530.170.95
0.190.02无锡—0.730.150.080.130.220.200.070.210.070.02常州—0.290.150.220.150.130.040.090.040.01镇江—  1.300.270.070.070.030.040.020.01扬州—0.540.070.060.020.030.020.01泰州—0.140.060.030.040.020.01南通—0.120.050.100.040.01杭州—0.54  1.03  2.780.09宁波—0.220.410.16嘉兴—0.310.03绍兴—0.05台州—从表3可以看出,2013年长三角会展经济联系强度格局呈现出:无锡一苏州一上海和杭州一绍兴的区域两轴结构。对于此时的长三角会展经济,其空间联系仍处于“小范围强关联”阶段,多级轴线的网络系统尚未成熟,由于各城市间交通网络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尤其区域高铁网络仍在拓展优化,会展经济的联系受地缘位置和传统经济联系影响较大。江苏省内南京、镇江、扬州间会展经济联系较为密切,强度低于1.8,无锡一苏州轴线强度则达到2.4以上,构成了江苏会展经济的主干轴线;浙江省内杭州与绍兴、嘉兴,嘉兴与绍兴的会展经济联系强度都在1.2以上,杭州与绍兴联系强度达到2.4以上。
表42015年长三角城市间会展经济联系强度
联系
强度
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杭州宁波嘉兴绍兴台州上海—0.33  3.32  1.100.470.200.180.28  1.13  1.430.63  2.060.500.13南京—0.260.200.33  1.010.480.230.110.200.060.
长三角城市090.060.02苏州—  4.550.76  1.170.140.240.590.760.24  1.350.260.03无锡—0.640.130.090.190.230.210.060.120.050.02常州—0.370.200.300.200.180.060.120.050.02镇江—  1.650.350.090.090.030.050.030.01扬州—0.730.090.080.030.040.030.01泰州—0.190.080.040.060.030.01南通—0.190.080.06  1.310.01杭州—0.73  1.43  3.790.13宁波—0.290.540.22嘉兴—0.430.05绍兴—0.08
——68——
区域经济◎
续表
联系
强度
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杭州宁波嘉兴绍兴台州台州—从表4可以得出,2015年会展经济联系强度格局转变为:无锡一苏州一上海一嘉兴一绍兴一杭州的跨省域轴线结构。各城市间的会展经济联系强度都得到一定提高,跨省域各城市会展经济的空间网络化结构已初见规模。相较于上一阶段,2015年泰州、南通、宁波三市进入会展经济主要轴线网络。江苏省内南京一镇江一扬州会展经济
联系紧密带延伸到泰州,同时镇江作为副轴线节点,与主轴中无锡的联系得到加深,强度达到0.6以上,成为沟通会展经济两大轴线的纽带;浙江省内杭嘉绍三角结构得到强化的同时,宁波发展突出,与绍兴、杭州的联系强度超过了0.6,这与其经济水平和交通网络(高铁)通达性提升密切相关,反映出其与周围会展经济辐射交流作用正在加深。
表52017年长三角城市间会展经济联系强度
城市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杭州宁波嘉兴绍兴台州上海—0.50  4.78  1.540.650.270.240.38  1.50  1.940.85  2.790.700.19南京—0.410.300.49  1.490.710.340.150.290.090.130.090.03苏州—  6.54  1.060.270.190.330.81  1.050.33  3.170.370.05无锡—  1.330.220.140.270.390.360.130.400.130.04常州—0.490.260.400.260.230.080.160.070.02镇江—  2.160.460.120.120.040.070.040.01扬州—0.970.120.100.040.050.030.01泰州—0.250.120.050.080.040.02南通—0.200.090.180.080.03杭州—0.95  1.87  5.030.19宁波—0.380.720.32嘉兴—0.570.07绍兴—0.11台州—从表5可以得出,2017年的城市会展经济联系强度初步呈现多层级网络化结构,表现为跨省联系轴线增密、原有轴线强度提升的特征。上海、苏州、嘉兴、绍兴、杭州5市的会展经济对其余9市的辐射作用强,影响范围广,是长三角会展经济联系轴线的一级节点。另外,无锡、绍兴和扬州是会展经济联系轴线的区域二级节点,这些城市至少拥有一条二级轴线(强度>1.8)和2~3条三级轴线(强度>1.2)。南京、泰州、南通、常州、宁波和镇江为会展经济联
系轴线的区域三级节点,这些城市只有三级及以下强度的会展经济联系轴线,反映出其在区域内辐射力有限,需要提升会展经济发展水平,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产业交流沟通。
通过空间轴线分析可以明确现阶段长三角会展经济发展空间的特征:中东部城市辐射力强,西北部和南部城市发展较弱,空间联系存在明显洼地,出现主副两大发展区域。会展经济发展主轴存在于东南部,以上海为中心,杭州、嘉兴、苏州等发散分布的放射形态;西北部南京、扬州、镇江、泰州四市为会展经济发展副轴线;常州和南通尚未能高水平连接两大发展轴线,导致主轴与副轴缺乏有效沟通,相互独立发展。未来需加强区域交通、经济、政策对接和联通,尽快促成主辅轴融合发展,形成长三角会展经济发展网络。
(四)城市会展经济影响力变化分析
在测算得到长三角城市间会展经济联系强度的基础上,对单个城市与其他城市的会展经济联系量加总得到会展经济影响力(表6)。从空间维度来看,长三角城市城市会展经济影响力呈现明显等级结构,形成以上海为核心,杭州为次核心,苏锡绍嘉为中坚,其余8市环绕四周为支撑级的影响力体系。从时间维度来看,2013~2017年长三角各城市会展经济影响力值均呈上升趋势,排名总体保持稳定,南京和杭州影响力值提升明显,呈现出上海一周边城市(杭、苏、锡、绍、嘉)一边缘城市(宁、镇、常、扬、通、甬、泰、台)的核心边缘格局。
表6长三角城市会展经济影响力得分及排名
城市
2013年2015年2017年对外影响力排名对外影响力排名对外影响力排名上海8.56813.67919.3681
南京  3.3807  5.08277.0447
苏州  6.16837.67939.2763
无锡  5.38747.58448.1984
常州  2.61110  3.70210  5.5039
镇江  3.2708  4.5078  5.7548
扬州  3.1499  3.7519  5.03910
泰州  1.97313  2.74213  3.71113
南通  2.25311  2.83012  4.16411
杭州  6.73429.298212.4532
宁波  2.23112  3.01011  4.04712
嘉兴  4.5505  6.15267.9096
绍兴  4.35467.15957.9825
台州0.526140.75114  1.10514
四、结论与建议
论文通过上述分析得到以下结论:①长三角会展经济发展不平衡,呈现明显的三梯次等级且差距有扩大趋势。②从空间联系格局看,研究期内长三角会展经济从省内分散发展向省际多级网络型空间结构转变,形成了上海为轴心,中南部杭州、嘉兴、苏州等环绕分布的会展经济联系主轴,和以南京、扬州、镇江、泰州紧密联系的发展副轴,主副轴缺乏有效沟通是现阶段阻碍会展经济发展的显著问题。③从城市影响力看,长三角会展经济以上海为发展核心,杭州为次核,苏锡绍嘉为中坚,其余8市环绕四周为支撑的影响力格局。
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以下优化建议:①借鉴城市基础设施等其他层面建设经验,加快构建长三角会展经
济协同发展战略。上海、杭州等城市应充分发挥其高展览经济发展水平与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带动周边展览业发展水平较低的南通、常州、泰州、台州等地;而展览业发展水平低,溢出效应影响较弱的镇江、台州等地应充分发掘当地资源与地理优势,发展特展览。②展览业的发展应增强交通等其他设施配套,降低沟通交流成本,提高区域游客的参会意愿,从而开放吸引更多综合实力较强的优质展览项目进驻,增强会展经济辐射力。③增强会展经济主副轴联动效应,重视并实施沪苏杭为代表的区域主轴与南京副轴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消除常州、南通等发展洼地。
参考文献:
[1]李旭,马耀峰.国外会展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8,23(3):85—89.
[2]王云龙.会展活动与旅游活动的比较:兼论会展旅游概念的界定[J].旅游学刊,2003(5):47—51.
[3]KIM S S,CHON K,CHUNG K Y.Convention industry in South Korea:an economic impactanalysis[J].Tourism Manage-ment,2003,24(5):533—541.
(下转第114页)
—69—
(四)网络会计法律欠完善
网络会计发展至今,相关法律建设仍有较多不完善之处。目前,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法律、行政法规、会计政策等针对的对象基本上都是传统的财务会计,目前并没有专门的制度来指导网络会计的发展,导致网络会计的准入门槛较低,即使不是专业的会计相关人员,在市场上任意一家财会培训机构简单学习后即可求职上岗,降低了整个网络会计行业的水平。而且即使是专业的财会人员,也缺少专门的监督、管理措施来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徇私舞弊行为层出不穷,需要及时进行修正。
(五)网络会计技术普及较差
网络会计能够正常运作的基础是高级的互联网程序和计算机技术,而越先进的技术往往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成本,导致成本过高,一般的中小型企业由于利润较低无法在技术研发上投入过多资金,购买或者租赁其他公司版权又需耗费较多资金,权衡利弊后大多数中小企业均放弃使用网络会计模式。网络会计技术普及较差延缓了中国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五、网络会计发展建议
(一)提高网络安全
提高网络安全度,首先是在技术上,将会计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加强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信息保护,建立企业信息防火墙,保证会计信息不被轻易击破,同时定期检查防火墙状态,对于其中出现的漏洞及
时进行修补与完善。其次是在管理上,完整的会计系统需要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会计信息的泄露也可能是内部出现问题,所以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明确各部门经济责任,保证内部不出现问题。
(二)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
对从事网络会计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包括专业知识和具体操作技术方面的培训,在核算过程和操作上把控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对于网络会计计算机程序设计人员也进行一定培训,从算法源头保证核算程序的科学性。在进行网络会计准入制度时严格把关,尽量吸纳一些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提高整个核算体系的完整性、真实性。
(上接第69页)
[4]HANLY P A.Measuring the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the in­ternation alassociation conference market:An Irish case study[J].Tourism Management,2012,33(6):1574-1582. [5]MCHONE W W,RUNGE LING B.Special cultural events:do they attract lei sure tourists?[J].Hospitality Management,1999, 18(2):215-219.
[6]王佩良,蔡梅良,彭培根.中小城市会展产业发展路径研究:以郴州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18(4):152-158.
[7]罗秋菊,保继刚.参展商参展的目的、绩效评估及其相关关系研究:以东莞展览会为例[J].旅游科学,2007,21(5): 57-66.
[8]罗秋,罗倩文.中国省域展览业与经济相关关系及其空间溢出研究[J].地理科学,2016,36(11):1729-1735.
[9]鄢慧丽,何彪,徐帆.中国城市展览业效率研究:基于30个省会城市的DEA分析[J].旅游论坛,2018,11(3):17-24.
[10]RUBALCABA-BERMEJO L,CUADRADO-ROURA J R,et al.Urban hierar chiesand territorial competition in Europe:
(三)完善网络会计法律
完善网络会计法律,网络会计法律需要基于传统会计法律政策针对网络会计的特点对准入制度、核算制度与监管制度进行明确的要求,给网络会计市场以具体的可行性规范。对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等网上业务应当制定详尽的法律条文,明确划分企业、网络会计、中介机构等的责任,保护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的权益。在网络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方面也应建立黑名单制度,防止违法行为的产生。
(四)增加资金支持,降低网络会计技术成本
国家应该增加对于网络会计计算机技术研发的支持,利用国家政策补贴或者财政政策来降低企业研发技术成本,减轻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压力,鼓励企业自主研发网络会计工作系统,促进企业网络会计技术的普及。并利用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使用网络会计模式,促进会计行业信息化的建设。
六、总结
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方面,会计管理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对于企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网络会计作为一种新型会计管理方式,为企业带来一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的挑战,企业管理者应该结合自身实践,制定出符合公司情况的网络会计管理模式,选择适合企业的技术与方法,为企业发展赢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蔡立新.网络会计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7(2):23-26.
[2]李婷婷.网络会计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营销界,2019(51):231-232.
[3]蔡雅欣.网络会计发展趋势及问题研究[J].西部皮革,2020,42(12):25.
[4]魏婕.网络会计的影响和应用探寻[J].全国流通经济,2020(27):174-177.
[5]刘继玲.网络会计信息化现状及其提升展望[J].全国流通经济,2019(36):185-186.
exploring therole of fairsand exhibitions[J].Urban Studies,1995, 32(2):379-400.
[11]张海洲,陆林.会展业与城市协调发展研究:以京津冀与长三角都市圈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36(3):46-54.
[12]汪秋菊,黄明,姚佳.绩效视角下中国展览业时空演化格局及耦合关系[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0,36(1):36-142.
[13]俞艳,童艳,胡珊珊,等.武汉城市圈城市空间相互作用时空演变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26(11):1784-1794.
[14]陈妤凡,王开泳.撤县(市)设区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机理:以杭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9,38(2):221-234. [15]许和连,金友森,张琴韵.湖南省会展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和灰关联理论的实证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4):55-62.
[16]毛润泽.会展业的发展与城市的能性、能级及能位[J].城市问题,2010(4):7-10.
——114——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