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沿海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目标定位与关键举措
丝路时评
New silk road horizon illlli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MIIIIIIIIIIIIIIIIMIIIIIIIIIMIIIIIIIIIIIMIIIIIIIlllllMIIIIIIIIIIIIIIIIIIIIIMIMMIIMIIIIIIIIIIIIIIIIIIIII 江浙沿海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
目标定位与关键举措
文/翟仁祥
摘要:江浙沿海地区是江浙沪皖三省一市的重要 |组成部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必将赋 |予这一地区新的目标定位和使命担当。站在新的起点 ■上,江浙沿海地区要围绕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新趋 i势和新要求,明确自身目标定位,创新关键举措,江 i浙沿海地区基于临海最大优势、对标上海龙头地位,=江浙沿海地区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从组 |建长三角海洋经济区域合作办公室、设立长三角陆海 ■统筹发展改革创新试点、加快推进长三角沿海城市带 ■建设、加快推进长三角沿海产业带建设、加快推进长 i三角沿海交通带建设等五个角度,把江浙沿海地区打 国造成为长三角和全国沿海经济带高质发展的增长极和 ■示范区、长三角一体化陆海统筹发展示范区,在对接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实现新的更大作为和做出新 I的更大贡献。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江浙沿海;
三目标定位;关键举措
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
长三角既是地理区域又是经济区域,具有地理、|文化、经济、城市等多重意义,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 |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层面针对长三角地 誦区共出台过三个文件,分别是2(題年《国务院关于进 誦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 _指导意见》、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1— |2020年)》和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划》。
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格局深度变革,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区域规模和发展层次呈现多次演替。201S 画年11月5曰,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首次提出“为了更好发挥上海等地区在1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 32三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置于国家战略地位,使“两建设”与“三发展”相互配合,有利于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 间布局,推进更髙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 开放。
2018年1〗月,江浙沪皖三省一市人大分别通过《支 持和保障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决定》,在 法律层面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长三角 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要求江浙沪皖三省一市加深合 作,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发 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着力将长三
角地区建设成为我 国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
二、江浙沿海地区与长三角区域概况
江浙沿海地区主要包括江苏省的连云港、盐城、南通3个城市,浙江省的杭州、嘉兴、宁波、绍兴、舟山、台州、温州7个城市,共计17个县、11个县级市、19个市辖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核心区 16个城市)、《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划》(江浙沪 皖26个城市)的行政范围略有区别,主要是江苏连云 港、浙江温州没有被纳入长三角城市范围。2019年 江浙沿海城市面积为10.42万平方千米,G D P略超9.M 万亿元,常住总人口为8 759.的万人,人均G D P S 10.97万元。江浙沿海地区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 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必将赋予江 浙沿海地区新的目标定位与使命担当,需要这一地区 站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更大作为和更大贡献。本文 主要围绕长三角一体化新趋势新要求,探讨江浙沿海 地区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目标定位 及其关键举措。
2 0 2 0 / 1
2 S
丨丨丨丨丨..........................................................................................................................^
三、江浙沿海地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目标定位
当前,长三角区域正处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 阶段,为江浙沿海地区带来新的重大机遇,客观需要 江浙沿海地区更加积极主动接受以上海为中心的辐射 带动,在对接融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实现更大的发 展,展示更大的作为。和定位。按照“上海进一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苏浙 皖各扬其长”的推进路径。
—江浙沿海地区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 展,旨在打造引领长三角和全国沿海经济带高质发展 的增长极和示范区。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是手段,打造长三角沿海经济带、全国沿海地区增长极和示范
上海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未来发展的 全球城市,发挥上海在长三角、长江经济带、全国的 龙头带动作用,主要是发挥上海国际金融、航运、贸易、经济和科创“五个中心”的全球资源配置功能,为长 三角、长江经济带、全国的区域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 展发挥产业升级、功能提升、科技创新的辐射和带动区是主要目的。江浙沿海地区始终是长三角区域一体| 化高质发展的积极倡导者、有力推动者、坚决执行者、|重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通过积极主动接受上海辐| 射带动,融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实践,有助于江i 浙沿海地区实现自身更大发展,为全国沿海经济带高I 质发展提供探索路径、经验成效和示范引领。
作用。江浙沿海地区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I
上海提出“全力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 国家战略,合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积极推动并认真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 挥龙头带动作用”;浙江提出“坚持全省域全方位融入 长三角,充分发挥浙江体制机制、对外开放、数字经济、绿水青山、民营经济等优势,制定浙江推进长三角一 体化发展行动纲要,共同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 区”;江苏提出“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主 动与国家层面对接,加强谋划,做好规划,大力实施《三 年行动计划》”。由此可见,“全省域全方位融入”是浙 江认真落实国家战略的决心所在,江苏则是紧紧抓住 “…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区域一体 化发展三大国家战略的叠加优势和重大发展机遇,在 落实国家战略中提升江苏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 在前列。
总体定位:立足全国沿海经济发展格局,服务“一 带一路”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大局,从 战略高度优化提升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质量和层级,打 造全国沿海经济带新高地、争当陆海统筹发展新尖兵、促进陆海经济融合发展、构筑陆海生态环境新支撑、创造沿海沿江联动发展新模式,建设面向长三角、辐 射沿海、引领全国的东部沿海经济增长轴。
围绕总体定位,江浙沿海地区主动融入长三角一 体化发展,要把国家战略普遍性要求与江浙沿海地区 发展阶段性特征紧密结合,精准务实把握好战略目标展,重在打造长三角一体化陆海统筹发展示范区。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江浙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海洋产业I
结构不断优化,海洋发展区域格局已经形成。从海洋I
经济总量而言,2(>18年江浙海洋生产总值近1.6〇万亿匪 元,约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9.1%。江浙W型沿海|
经济带初步形成,为长三角陆海统筹全面发展创造了 |
基本条件,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规模再扩大、海洋产|
业主导产业链再延伸和陆海开发空间再拓展奠定了坚| 实基础。沿海地区发展的优势在海,发展的支撑在陆,|
陆海统筹发展才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思路和有效载|体,充分发挥陆海要素集聚和空间集中效应,全面提|
升长三角沿海经济带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江浙沿海地区陆海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有利于江浙沿| 海地区加快发展海洋生物、海水利用、海洋新材料、|
高端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海洋新| 兴产业,有利于江浙沿海地区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积极主动服务和支持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强_
化陆海经济战略协同,努力实现更高层次、更宽领域|
的陆海协调发展。
四、江浙沿海地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关键举措|
(一)与上海联合组建长三角海洋经济区域合作办|
公室
紧抓海洋强国发展战略,强化海洋经济创新驱动,|
协调海陆发展,优化沿海生态,扩大开放合作,打造E
=33
丝路时评
New silk ma(l horizon i ii i ii i ii i ii i ii i im ii ii ii i ii i ii i ii i ii i ii i i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i i i i i i i i m i i i m il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M i i i i i i i mi i i i i i i i
g=:海洋经济“长三角质量”,实现长三角海洋经济跨越式 5i发展,推动长三角沿海经济带建设,为全国海洋经济盈~
I科学发展提供示范。以上海为龙头,江浙1〇个沿海城
画市建立协作机制,组建长三角海洋经济区域合作办公 |室,统筹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重点发展海洋交通运 |输、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生物、海洋新能源等涉海产 |业,打造规划有序、定位明确的长三角海洋产业空间,|在加快发展以连云港、盐城、宁波、温州、崇明为主 |的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以南通、舟山、浦东 |新区为主的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基础上,|培育建设全国海洋经济中心城市,努力将示范区和示 |范城市建设成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功能平台,奠定长三角沿海地 |区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地位和作用。
(二)设立长三角陆海统筹发展改革创新试点(示|范区)
坚持陆海统筹,协调推进沿海地区海陆空间开发 |利用、陆源污染防治与海洋生态保护。合理开发与保 |护海洋资源,积极培育临港制造业、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海洋服务业和特农渔业,推进江海联运建
设,打造 |港航物流、重化工和能源基地,有序推进滨海生态城 |镇建设,加快建设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和南通通州湾 |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打造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相 _协调的沿海经济发展带,辐射带动江苏北部、浙江西 |南部地区经济全面发展。打造涉海产业基地和临港产 ■业园区,促进港口和腹地产业功能衔接、经济深度协 |作的新型陆海统筹发展新格局。
陆海统筹确立海洋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陆海资源互补性、陆海生态关联性|和陆海经济互动性,以符合自然、生态和经济客观规|律的形式从决策一调控一管理一项目四个层面进行战|略性和全局性陆海统筹,统筹调控沿海地区陆海资源国供给规模、开发时序和发展结构,推进沿海地区高质|量陆海统筹发展。从江浙沪沿海地区筛选若干沿海城|市围绕海岸带空间综合规划管理、现代化海洋经济体画系、海洋功能区划-围填海土地开发利用、全域陆海_融合生态系统等项目进行陆海统筹发展试点示范和改
巨革创新,推动江浙沿海地区构建陆海资源、产业、空 34三间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海洋对长三角 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载体依托和重要作用。
(三)加快推进长三角沿海城市带建设
中心地理论认为城市是区域发展中心,通过城市 中心地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发展,起 到“以点带面”作用。长三角地区城镇化水平处于较 高水平,需要以更高层级的以城市为中心的“以
带面”发展方式。
江浙沿海地区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但仅有上海、杭州、宁波城镇化率高于长三角沿海城市平均水平;沿海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及其腹地的辐射带动能力不 强,沿海城镇体系市局不够优化。随着新型城镇化步 伐的不断加快和沿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加速推进,沿海城镇和港口在资源空间、功能布局等方面的矛盾 曰益凸显,城市、港口、产业融合发展不够协同,特 别是江浙沪两省一市城市和港口的竞争性腹地具有陆 海双向局部重复性。需要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 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按照统 筹规划、合理布局、分工协作、以大带小原则,打造 以上海为世界级城市核心城市、以杭宁都市圈为支 撑、以连盐通等沿海城市为节点的长三角沿海经济带。
长三角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江苏沿海城市带、浙 江杭州和宁波都市圈。江苏沿海城市带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发挥临海临江优势、江海联动发展,打造以连云港为重点的“一带•路”建设先行基地、以南通为重点的江海联动发展基地以及包括盐城在内 的开放合作门户基地,使江苏沿海城市带成为江苏增 长速度最快、发展活力最强、开发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杭州都市圈包括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四市。发挥 创业创新优势,培育发展信息经济等新业态新引擎,加快建设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跨境电子商务综 合试验区、湖州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全国 经济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宁波都市圈包括 宁波、舟山、台州三市。高起点建设浙江舟山岛新 区和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宁波港口经济圈、台州小微 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高效整合三地海港资 源和平台,打
造全球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枢纽港、国际 航运服务基地和国际贸易物流中心,形成长江经济带
l ll l ll l il(li ll ll l ll l ll lll lll ll ll lll imi MII III III II|||||||||l!ll lll lli lli mi lll lll ll ll lll lll MI I!ll ll!ll ll il lMI II I!III IMII III||MI IMI II
丝路时评New silk road horizon
龙头龙眼和“一带一路”战略支点。
(四)加快推进长三角沿海产业带建设
江浙沿海地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转型升级 取得积极进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产业优化升级,2017年江浙沿海地区三次产业比重为4.7 : 44.3 : 50.9。连云港、宁波、嘉兴、绍兴三次产业结构呈231型工 业化后期阶段、其他6个沿海城市呈321型服务业化 阶段。与此同时,江苏沿海3市陆海产业发展明显滞 后于浙江沿海7市,江苏沿海3市第三产业比重没有 超过50%,处于二、三产业并重阶段,而浙江杭温舟3 市服务业占比超过51%。江浙沿海地区陆海产业发展 不充分不平衡比较突出,在“两个联动”(陆海联动、港产城联动)和“五大建设”(大港口、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市、大通道),特别是在产业结构、产业特、产 业布局、主导产业集、陆海产业融合互动、战略性 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相对于环渤海、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具有较大差距,表现为产业结构有
待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有待 规模化、涉海产业特不显著、临海产业布局同质化、陆海产业融合发展度不高。
发展沿海经济,应当遵循陆海一体国土空间理念,坚持陆海统筹,推进陆海产业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形成各具特、优势互补、集聚发展的陆海格局,避 免同质化竞争、低水平重复。江浙沿海地区应当加强 陆海资源保护利用,推进港产城联动发展,做强沿海 陆海产业核心带;沿海腹地区域实施涉海融合发展,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壮大沿海地区陆海产业 支撑带,拓展陆海经济发展空间。沿海地区根据各自 比较优势,利用临海区位条件,建设临港产业区,发 展临港产业,推进江浙沿海地区陆海经济融合发展,构建现代陆海产业体系,促进长三角沿海地区经济高 质量发展。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对接全球陆海产业链、价值 链、创新链、物流链,构建高水平开放型陆海经济体系。优化陆海产业链分工布局,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 产业协同发展,g支励建立国际研发、生产和营销体系,突出项目组团带动、园区化建设,加快沿海地区主导产业集集聚,按照工业化和城镇化协同发展,促进=。
E§江浙沿海地区产业临海集聚,提升江浙沿海地区在长| |
三角、全国和全球陆海产业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五)加快推进长三角沿海交通带建设
江浙沿海地区城际交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比较突|
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为主通道的沿|
海综合交通网络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江浙沪沿海高|
速铁路通道尚未形成,盐通、沪通高铁加快建设有助|
于完善长三角江浙沪皖三省一市的跨区域快速互联交|
沿海港口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龙头,也是江浙地区_
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
国家战略核心载体。江浙沿海地区布局连云港港、南|
通港、宁波舟山港、温州港等主要港口和盐城港、嘉|
兴港、台州港等地区性重要港口。2019年,宁波舟山港、|
上海港的港口货物吞吐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均画
为第1名和第2名,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中南通港第|
14名,但大而不强,港口增值物流 '集疏运配套、江海一 |
海陆多式联运组织仍存在不足,港口核心竞争力有待|
±曾强。江浙沪沿海港口分工协作和港口功能有待完善,|
沿海港口一体化规划、建设和运营不够,存在部分重|
江浙沪港口联动和协作是推动长三角现代化港口 |
建设的有效抓手,在提升港口与腹地集疏运可达性、圍
完善港口功能互补性、提高港口自身运营能力基础上,|
重点发挥港口物流、产业、商贸、信息核心功能,发|长三角城市
展并完善干线港、支线港、喂给港等功能布局和集装箱、|
散货、L N G等货种布局,建立资本运营、港口运营、|
港口经济一体化协同化发展,积极推进江浙港口资本|
合作和业务合作,主动融入并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兰
地位和功能,进而发挥江浙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南|
北翼的能级、作用和地位,打造以现代化枢纽港建设|
为核心、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为支撑、现代港产城融匪
以港口、高铁、公路为核心的综合集疏运交通体|
系在长三角沿海经济带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
战略性地位和作用。依托沿海高铁、(下转38页)■
=35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
合发展为目标的世界级港口集。
构建长三角沿海产业带。
通网络布局。
i ii iii iii iii i ii i ii i ii i ii ii ii i ii i ii i ii i ii mi i Mi ii iMi i ii i ii i ii i ii i ii i ii i ii i ii ii ii mi i mi ii i ii i ii i ii i ii i ii i ii i imMMi MMi i MmMn ii i ii i ii
丝路时评
New silk nunl horizon
« 磷化集团等外向型企业完善多式联运转运、装卸场站§ 二
言7等物流设施标准,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S
-
(二)推动形成快捷顺畅联运通道
围绕通道完善南向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按照铁路 通道统一标准要求,推动黄桶至百、铜仁至吉首等 铁路建设,加快推动贵阳至南宁等在建铁路项目。推 动通道公路瓶颈拥挤路段改造新建,打通跨行政区“断 头路”,贯通基础设施通道主动脉。优化车流组织,加 密与北部湾港钦州港区班列开行频次,协
调铁路部门适时增加班列编组数量,加大运价下浮力度,形成规模推动型的量价互惠效应,发挥成都、遵义在全省的 组织运营创新示范和集结分拨作用::持续推动通关便 利化,协调推进口岸设施及特殊商品进境指定监管场 地建设,持续提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应用和重点 口岸“7X 24小时”通关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整体通 关流程、推进口岸提效降费和提升口岸服务水平。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联盟平台作用,依托陆海 通道平台企业,推动通道全链条信息交互共享。
(三)集聚支撑新发展格局的产业
统筹新通道国内国外辐射网络资源,依托通道节
点枢纽较低成本、及时响应、快速通达优势,改善营 商环境,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强化以新通道节点枢纽 及相邻地区为载体,按照现代产业链供应链运行特征, 吸引紧密联系上下游、辐射国内外的重点企业,集聚 要素培育面向国内国际的枢纽偏向型产业,打造形成 特鲜明、具有区域国际导向型产业集,为新通道 提供需求牵引动力和升级倒逼压力。充分发挥贵阳和 遵义相关产业链整体优势,统筹发展和安全,整合西 南地区、全国乃至全球资源,积极参与区域、全球产 业链分工布局,建设支撑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承载地。
(作者简介:刘昭然,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 究所助理研究员。)
参考文献:
11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 规划丨R j .北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9.
[2丨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贵州省西部陆海
新通道建设情况[R 】.贵阳: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2020.
(上接35页)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为主构建长三角沿海 多层次综合交通网络,提升上海、杭州、宁波等全国性 以及南通、连云港等区域注综合交通枢纽辐射能力<=
以国际性枢纽港、区域性枢纽港和江海组合主枢 纽港为冃标,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为核心,优化整合 沿海沿江港口,形成以上海为核心,宁波舟山、连云 港等为次中心,分工协作、差异化发展,以港口物流、 产业集聚、对外开放三大功能为载体,构建覆盖产业、 航运、贸易、金融、信息、调度、承接功能的长三角 港口,打造港口、铁路、公路、机场等多式联运综 合集疏运体系,率先建成长三角陆海便捷综合交通通 道,形成辐射长三角区域外综合交通体系,对接全国 沿海沿江沿桥互联互通大格局。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1 呵Y 178 )】
(作者简介:翟仁祥,江苏海洋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海洋经济。)
参考文献:
11J 胡彬.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背景、挑战与 内涵U 1.科学发展,2〇19(4):67—76.
丨2丨邹宝元.
“双轮”驱动长三角一体化[N 】.安徽
日报,2019—04-16(6).
[3]苏浙皖三省代表热议长三角区域一体化U ].上 海人大月刊,2019(3):25.
丨4]仲平.在“融入”中实现自身更大发展L H . 众,2()19(5):1.
15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江苏新担当U ]. 众,2<)19(5):8-().
刘西忠.沪浙皖推动一体化发展的现实启示[11.
众,2U 19(()5):16—18.
丨7]
张学良,林永然,孟美侠.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
展机制演进:经验总结与发展趋向L )l .安徽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19,43(1):138-:147.
3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