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院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典型案例(工作案例)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公布日期】2022.10.10
∙【分 类】新闻发布会
正文
上海法院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典型案例
(工作案例)
1.发挥集中管辖优势,服务保障“六稳”“六保”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聚焦重点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探索专业化审判工作机制,服务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
——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构建生态保护协同治理新格局
3.创设生态修复基地,织牢生态守护绿网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为长三角“生态建设”构筑绿法治屏障
4.延伸海事司法职能,护航江海航运经济
——上海海事法院发布服务保障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海事审判白皮书
5.“三大举措”打通跨域理赔壁垒,“一站解纷”凸显司法为民实效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探索涉及跨区域道路交通案件审理新模式
6.护航G60创治共举,落地法治先试先行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助力G60科创走廊司法保障
7.金融司法合作系统发力,服务保障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上海金融法院牵头打造长三角金融司法合作新机制
8.强化执法司法系统联动,优化走私犯罪联合治理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拓展联席会议功能推动反走私工作高质量发展
9.共享智慧海事法院建设成果,深化跨域海事司法互联互通
——上海海事法院搭建长三角海事司法合作交流平台
10.长三角协助执行“三优先”,“云在线”构建协作新模式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构建“绿通道”完善长三角区域协助执行机制
案例一
发挥集中管辖优势,服务保障“六稳”“六保”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聚焦重点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案例背景】
长三角地区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对全国经济贡献度高,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区域内的不少企业面临产业链供应链受阻、成本上涨、需求收缩的经营困境,对司法服务保障提出新的要求。2020年以来,市三中院(知产法院、铁路中院)心系疫情影响下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问题和现实需要,强化审判职能,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案例内容】
市三中院(知产法院、铁路中院)聚焦涉疫情企业复工复产、居民就业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民营企业产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纠纷,妥善审理了一批相关案件,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是助力困境企业重获新生,保护市场主体生机活力。一方面积极运用破产重整,帮助有潜力的企业化解困境、焕发新生;另一方面发挥破产和解程序简便、成本低的功能优势,帮助初创小微企业化解债务危机、恢复生产能力,助力企业顺畅运转。2020年11月成功促成地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优越地理位置的绿能源高科技企业中电电气(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清算转重整,为宕机企业按下涅槃重生的重启键。
二是从严惩治危害食药安全犯罪,保障人民众生命健康安全。依法加大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与公益诉讼联动,全方位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彰显司法机关牢牢守护人民众“舌尖上的安全”。2019年以来,共审结涉食品药品安全刑事案件17件、民事案件171件。依法妥善审理销售“毒牛肉”案、跨境销售日本新泻清酒案、“直播带货”伪劣案等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三是加强涉疫案件分析研判,积极服务保障防疫抗疫大局。依法加大对病毒疫苗、快速检
测试剂等疫情防控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生产销售防疫用品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审慎应对有关针对涉疫情防控相关企业和人员的保全执行申请。2020年2月,及时对一起侵害技术秘密纠纷案作出裁定,在48小时内解除口罩生产企业的财产保全,以供应市场急需的口罩生产设备。
四是依法保护产权、维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实现保市场运转。依法妥善审理涉及上下游产业供应链、民营企业产权保护、工人工资等重点领域的案件,通过发挥司法裁判的指引作用和司法调解功能,保障市场主体顺畅运转、维护合同稳定和工人就业。2020年下半年,一揽子解决7起疫情影响引发的涉铁路工程材料买卖欠款纠纷案,企业流动资金得到补给,高铁建设按计划正常推进,建设工人工资正常发放并能继续参与施工避免失业,取得了多方共赢的良好效果。
【案例效果】
面对疫情对区域经济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市三中院(知产法院、铁路中院)充分发挥特殊案件集中管辖审判职能作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大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感性,强化司法担当,全面发挥司法促发展、稳预
期、保民生的作用,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风险,服务保障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案例二
探索专业化审判工作机制,服务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
——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构建生态保护协同治理新格局
【案例背景】长三角城市
作为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中国第三大岛,崇明是上海的“绿肺”,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长江门户、长三角“前厅”。2016年9月,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沿线“共抓大保护、
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以“生态优先、绿发展”为核心理念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上海提出举全市之力支持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崇明法院对标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要求,积极发挥本岛法院司法职能,专业打造生态司法工作机制。
【案例内容】
崇明法院围绕生态司法工作主线,聚焦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司法保障需求,探索专业化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机制,为推动长江流域、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共保共治贡献司法力量。
一是探索机制创新,促进专业审判。2018年6月,崇明法院在民事审判庭加挂环境资源审判庭,并组建专门审判团队。2019年经市高院批准,涉及崇明区域范围内的一审环境资源刑事、行政案件由崇明法院管辖,同时探索在院内将环境资源审判庭单独管理,实现由“专业团队”向“专门机构”的改革升级。2020年8月,为进一步优化环境资源审判机制建设,将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纳入执行裁判庭,实行环境资源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三合一”审判模式。
二是培养专家法官,提升审判能力。崇明法院对标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坚持高起点谋划
、高标准配备、高水平培养,选配年纪轻、学历高、能力强的干警从事环境资源审判工作。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与多家高校建立合作机制,为环资审判法官、法官助理建立“一对一”专家导师对接制度,定期开展集体学习调研,邀请专家学者来院授课,围绕环资审判难点问题开展研讨交流,提升环资审判理论水平,努力打造一支精审判、强理论、有影响的专家型、复合型法官队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