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证考试知识点:冷热疗法
护士资格证考试知识点:冷热疗法
冷热疗法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改变机体各系统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目的。今天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护士资格证知识点:冷热疗法,欢迎阅读。
一、冷疗法
(一)冷疗的作用
1控制炎症扩散冷可使皮肤血管收缩,局部血流减少、减慢,降低细胞新陈代谢和微生物的活力,限制了炎症的扩散。适用于炎症早期的病人。
2减轻疼痛冷呵抑制细胞活动,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而减轻疼痛。冷也可使血管收缩,血管壁的通透性降低,减轻由于组织充血、肿胀而压迫神经末梢所导致的疼痛。临床上常用于牙痛、烫伤等病人。
3.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血流速减慢,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的充血、出血。常用于扁桃体摘除术后、鼻出血、局部软组织损伤早期的病人。
4.降低体温冷直接与皮肤接触,通过传导、蒸发等物理作用,来降低体温。临床上常用于高热、中暑等病人。对脑外伤、脑缺氧病人,可利用局部或全身用冷,降低脑细胞的代谢,减少脑细胞需氧量,以利于脑细胞功能的恢复。
(二)冷疗的影响因素
1冷疗的方式冷疗的方式有干法和湿法,一般湿法比干法效果好,所以干冷法的温度应比湿冷法低·些,才能达到效果。
2.冷疗的部位因皮肤的厚薄不同,不同部位的冷疗,效果也不同,一般皮肤较薄的部位对冷更为敏感。另外,冷疗效果还受血液循环情况的影响,如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体表较大的血管流经处置冷,因血液循环良好,冷疗效果更好。
3.冷疗面积冷疗的效果与用冷面积大小成正比,如冷疗面积大则反应强;如冷疗面积小,反应则弱。但需要注意的是,冷疗面积越大,机体的耐受性越差,越易引起全身反应。
4.冷疗时间冷疗的效应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产生,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一般用冷时间为15~30分钟。时间过长会引起继发性效应,不但抵消效果,还可导致不良反应,
出现冻伤等,甚至造成组织细胞死亡。
5.温度差冷疗的温度与体表皮肤的温度相差越大,机体对冷刺激的反应越强,反之则越弱;另外,环境温度也会影响冷疗效果,如在冷环境中用冷疗,冷效应会增强。
6个体差异病人机体状况、精神状态、年龄及性别不同,对冷疗的耐受力不同,反应也不相同。如年老病人,因感觉功能减退,对冷疗刺激反应比较迟钝;婴幼儿因体温调节中枢未发育完善,对冷疗反应较为强烈;女性病人对冷的感受较男性敏感等。
(三)冷疗的禁忌证
1.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冷疗可使局部血管收缩,继续加重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而变性坏死,因此对休克、大面积受损、微循环明显障碍的病人,不宜用冷疗。
2.慢性炎症或深部有化脓病灶冷疗可使局部血流量减少,影响炎症吸收。
3.对冷过敏对冷过敏的病人冷疗后可出现皮疹、关节疼痛、肌肉痉挛等现象。
4.禁忌用冷的部位
(1)枕后、耳廓、阴囊处:用冷易引起冻伤。
(2)心前区:用冷可反射性引起心率减慢、心律不齐。
(3)腹部:用冷易引起腹泻。
(4)足底:用冷可反射性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还可引起一过性的冠状动脉收缩。
(四)冷疗的方法
1.局部用冷法
(1)冰袋或冰囊的应用 。
1)目的:多用于降低体温、减少出血及减轻局部疼痛。
2)操作步骤
①备齐用物,将冰块放人帆布袋内i用锤子敲成小块,放入盆中,用冷水冲去棱角,以免其棱角损坏冰袋而漏水,造成病人不适。
②将小冰块装入冰袋或冰囊内约1/2满,排尽空气,扎紧袋口后擦干,然后倒提抖动,检查无漏水装入布套。
③携冰袋至床旁,核对解释后,将冰袋放于需要部位。高热病人降温,可放在前额、头顶、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扁桃体摘除术后,冰囊可放在颈前颌下,必要时,可向病人说明,用三角巾两端在颈后部系好;鼻部冷敷时;应将冰囊吊起;仅使其底部接触鼻根,以减轻压力。
④用冷时间:30分钟。
⑤用毕整理用物,安置病人,整理床单位。
⑥将冰袋倒空,倒挂晾干后,吹人少许空气,拧紧袋口存放于干燥阴凉处,以免两层橡胶粘连。
⑦洗手,记录冷疗的部位、时间及冷疗的效果和反应。
3)注意事项
①注意观察冷疗部位血液循环情况,如局部皮肤出现苍白、青紫、麻木感等,须立即停止用冷。
②冷疗过程中,应注意随时观察冰袋有无漏水,冰块是否融化,以便及时更换或添加。
③用冷时间须准确,最长不超过30分钟,如需再用应间隔60分钟。
④用于降温时,应在冰袋使用后30分钟测体温,并记录。
(2)冰帽或冰槽的应用
1)目的:用于头部降温,采用以头部降温为主、体表降温为辅的方法,为防止脑水肿,降低脑细胞的代谢率,减少其耗氧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从而减轻脑细胞的损害。
2)操作步骤
①备齐用物,将冰块放入帆布袋内,用锤子敲成小块,放人盆中,用冷水冲去棱角,将小冰块装入冰帽或冰槽内。
②携冰帽至床旁,核对解释后,将病人头部置于冰帽或冰槽内,后颈部和两耳处垫海绵垫,两耳塞不脱脂棉,防止水流入耳内。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两眼。将排水管置于水桶中。
③观察病人体温、局部皮肤情况;以及全身反应和病隋变化。
④用毕整理用物,安置病人,整理床单位。
⑤冰帽处理同冰袋。将冰槽内冰水倒空,消毒后备用。
⑥洗手,记录冷疗的时间、冷疗的效果和反应。
3)注意事项
①观察头部皮肤的变化,尤其是耳廓部位应注意防止发生青紫、麻木及冻伤。
②观察体温,为病人测肛温,每30分钟一次
③观察病人的心率,防止心房、心室纤颤或房室传导阻滞等的发生
(3)冷湿敷法
1)目的:多用于降温、止痛、止血及早期扭伤、挫伤的水肿。
2)操作步骤
①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处,核对解释,以取得配合。
②病人取舒适体位,在冷敷部位下面垫橡胶单及巾,局部涂以凡士林,上面盖一层纱布。
③将敷布浸于冰水或冷水中,用长钳拧敷布至不滴水为度,抖开折好,敷于患处。
④及时更换敷布,每3~5分钟一次,冷敷时间为15~20分钟。
⑤冷敷完毕,用纱布擦净患处,整理用物。
⑥安置病人,整理床单位。
⑦洗手,记录冷敷的部位、时间及冷敷的效果和反应。
3)注意事项
①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及病人的全身反应。
②敷布浸泡需彻底,拧至不滴水为度,并及时更换敷布。
③冷敷部位如为开放性伤口,应按无菌原则处理。
2全身用冷法全身用冷法包括乙醇拭浴和温水拭浴法,通过蒸发和传导作用,来增加机体的散热,多用于高热病人的降温。
(1)乙醇拭浴
1)用物:碗内盛25%一35%乙醇200~300ml(温度32~34℃左右)I/J、毛巾或纱布2块,大毛巾,冰袋及套,热水袋及套,必要时备便器、清洁衣裤l套及屏风。
2)操作方法
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病人,作好解释,关闭门窗,用屏风遮挡,松开床尾盖被,协助排便,松解衣裤。
②将冰袋放置于头部,以助降温,并可防止拭浴时全身表皮血管收缩,引起头部充血。将热水袋放置足底,使病人感觉舒适,并促进足底血管扩张,有利于散热。
③拭浴方法:将浸湿并拧至半干的小毛巾缠于手上成手套式,以离心方向拍拭,每侧3分钟,再用大毛巾擦干皮肤。
④拭浴顺序:a双侧上肢:先擦拭颈部外侧面、上臂外侧、手背,再擦拭侧胸部、腋窝、上臂内侧、手心;以同法擦拭另一上肢。b.背部:病人侧卧,从颈部向下擦拭整个背、腰部,穿好上衣。双侧F肢:先擦拭髋部、大腿外侧、足背,再擦拭腹股沟、大腿内侧、踝部;最后擦拭股下、胭窝、足跟;以同法擦拭另一下肢,穿好裤子。
护士资格证报名条件
⑤撤去大毛巾及热水袋,盖好被子,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⑥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⑦30分钟后测量体温,并记录在体温单上,如体温降至39℃以下,应取下冰袋。
3)注意事项
①因全身用冷面积较大,拭浴中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如有面苍白、寒战,或脉搏、呼吸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拭浴,并报告医生。
②在擦至腋窝、肘部、腹股沟、胭窝等血管丰富处,应稍用力擦拭,并将停留时间延长些,以利于散热。
③一般拭浴时间为15~20分钟,以免病人着凉。
④禁忌擦拭后颈部、心前区、腹部和足底。
⑤新生儿、血液病病人等禁忌使用。
(2)温水拭浴用于高热病人降温。
方法:盆内盛32~34气的温水2/3满?其余用物、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同乙醇拭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