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汇总
1.《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坚定的卫国志向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李益的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表达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也有同样感情的句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家与报国矛盾心情的诗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4.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也
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7.《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8.《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9.《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两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10.《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国破山河在的下一句11.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1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中年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1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描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1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15.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直抒胸臆,表达了他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16.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述战斗场面的词句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17.秋瑾的《满江红》中“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表达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
18.秋瑾的《满江红》中“为篱下黄花开遍”一句借用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清秀明丽的自然景观反衬了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19.在《定风波》中,作者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但仍然顶风冲雨,从容前行,表现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精神。
20.在《定风波》中,归途中遇到雨水,同行者狼狈不堪,但词人却放慢脚步,吟诗长啸,写下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句子。
21.在《定风波》中,词人通过写景传达出人生的哲理,将料峭春风和山头斜照的景象相互映衬,表现出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的意蕴。
22.《定风波》中,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风雨,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表达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心态。
23.在《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作者将国家兴亡和个人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表达出内心寂寞悲凉的情感,写下了“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的句子。
24.在《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概括了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写下了“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的感慨深沉的句子。
25.在《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词句组成了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真实地反映了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
26.在《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词人将感慨的内涵拓展到了历史和人生的层面,进行哲理性的思考,写下了“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的句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