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习题
2022年部编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习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甲)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两首诗出自同一位诗人之手,且主题相似,都是关于_____的。
[2]两首诗的情感不同:(甲)诗紧扣“_____”字,(乙)诗则紧扣“_____”字
[3]两首诗,用词都非常精准:
①(甲)诗中,一个“______”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_____”字令人满目凄然。
②(乙)诗中,“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中,从“巴峡”到“巫峡”,因为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故用“______”;从“巫峡”到“襄阳”,顺流疾驶,故用“_____”;从“襄阳”到“
洛阳”,改换陆路,故用“_____”。
[4](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首诗都写到了“泪”,下面对这两首诗中的“泪”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甲)诗中,诗人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充满怅恨
B.(乙)诗中,浩劫过去,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自然喜不自胜,高兴地哭了
C.(甲)诗中,原本美好的花儿,却使诗人看到后落泪,更反衬出作者的伤心之情
D.(乙)诗中,诗人回想起自己这些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痛定思痛,悲从中来
阅读空间。
2. 阅读理解。
茅檐低小,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中儿正织鸡笼;
醉里吴音相媚好,   最喜小儿无赖,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把这首词补充完整。
[2]《清平乐  村居》中“________”是词牌名,“村居”是________,它的意思是________。
国破山河在的下一句[3]想一想下面的词语在今天怎样表达。
中儿:________________  无赖: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词上阕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下阕刻画了三个儿子的形象: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编织鸡笼,三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着课文插图中的情景,我会自然而然地联想起相关的诗句。我想把诗句“________,________”送给在溪东锄草的大儿子;想把诗句“________,________”送
给编织鸡笼的二儿子;想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来描述小溪里的荷花。我想为这幅插图取个名字:________。
[6]想象这首词描绘的情景,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我还知道他的一篇作品《________》,里面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课内阅读。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族正黄旗人。本词写于康熙二十(1682)年,时作者随康照帝出山海关。榆关,即今山海关。
[1]分析山一程,水一程中叠用两个一程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风格婉约,请从思想感情与语言特点两个方面对此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中的一程一更用得很妙,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古诗词阅读。
[1]《稚子弄冰》写出了幼童寒冬弄冰玩耍的过程:脱晓冰—穿____—当_____—____—碎晓冰。
[2]三首古诗分别通过童孙______,稚子脱晓冰,_____的场景,刻画了儿童__________的形象,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①②③三句诗中,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____。读着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仿佛听到了__________。
5. 课内阅读。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古诗内容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元:_______ 九州:_______
[3]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爱国诗人_______,这首诗是他在临终前写给_______的,交代的事情是__________,表达作者________的感情。
[4]写出两句爱国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读下面的儿童诗《山村孩子的画》,完成以下练习题。
山村孩子的画
云是画面的主角
让阳光渲染它的模样
暖一抹,冷一抹
在小溪的天空漂浮
树是画面的主角
让风涂抹它的年轮
浓一笔,淡一笔
叶的眼睛在悬崖畔张望
泥土是画面的主角
让幻想展示它的富有
深一脚,浅一脚
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
(1)这幅儿童的画中都画了哪些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有三对意思相反的词:
   ——       ——       ——   
(3)诗中运用这些反义词的好处是_________。
(4)这首诗中三个“它”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
7. 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掘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几锄豆溪东,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录莲蓬。
[1]这首词描写了________。
[2]词中写到的人物分别在干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理解。
清平乐
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这首词分上、下两阙,上阕写的是: 。这两句点明了题目中“村居”的   ,还勾画出了清新秀丽的“村居” 。
[2]这首词下阕写的是:   。大儿子在   ;二儿子在 ;小儿子在 。一个“   ”字使用最妙,它把小儿子的天真、活泼、顽皮劲儿写得淋漓尽致。
[3]“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读下面的古诗,并完成填空。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稚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3]翻译本诗最后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已亥杂诗》是组诗。将下面这首诗与本课中的进行对比,分析其感情上的异同。
已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两首诗讲的都是关于( )的问题。
A.朝廷 B.人才 C.天公
[2]两首诗的不同之处在于课文中表达的是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本诗表达的是____________的可贵精神。
1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好的。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前两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诗中“绿”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xīng  xìng)(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把诗句补充完整。
[2]联系诗句解释下面词语。
绩麻:______________ 当家:________________
[3]古诗中的“儿”指的是_________,“女”指的是_________。本诗第一句中,___和_______是一组反义词。本诗的前两句向我们展示了一幅__________的画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