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苏丹分治时代石油工业和经济走向
南北苏丹分治时代石油工业和经济走向
侯福斗
【摘 要】2011年1月9日,非洲最大的国家苏丹共和国一分为二,随着南苏丹成为联合国最新成员国的同时,南北苏丹国内以及国际社会也特别关注南苏丹的经济振兴以及北苏丹的经济稳定,作为支撑南北苏丹经济命脉的石油工业及其附庸的国民经济何去何从,笔者做了一些分析。
【期刊名称】《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00)004
【总页数】4页(P12-15)
【关键词】苏丹;南苏丹;石油工业
【作 者】侯福斗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426.22
熟悉非洲历史和文化的读者对非洲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和再熟悉不过了,20世纪90年代末的刚果分家,80年代的厄立特利亚与埃塞俄比亚分离,还有苏丹自己在50年代从埃及分离,这些分家故事如同中国农村儿子婚后与老子分家一样简单。然而,根于宗教冲突的苏丹南北为何对这样一个“简单”的“分家”心存不快?笔者看来,不外乎一个“利”字,而“利”中最大的就是石油分配和经济发展问题。无疑,苏丹人自己、外国在苏丹投资者,也都死死盯住了属于自己的那块“奶酪”。
应该说,前苏丹近10年来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个年均GDP超过8%的非洲大国,终于在世界拥有了和自己国土面积相当的角和地位,从1999年第一桶石油出口,苏丹进入自1956年国家独立以来经济发展最强劲的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5倍,从1999年的100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530亿美元,人均收入从334美元增加到532美元。 2010年6月世界银行组织评估苏丹经济情况时说:在过去10年里,苏丹在石油资源开发的支持下,经济取得快速发展;但由于收入来源单一,发展的持续性面临着严重威胁。苏丹
需要减少对石油经济的严重依赖,同时用剩余的石油财富创造一个多元化、广泛性、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苏丹人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近年来苏丹政府频频出台鼓励外国投资者的政策,现在苏丹的金矿开采业、农业、水利工程以及路桥、通讯、舍馆等基础建设也都如火如荼地火热进行中,在苏丹工作超过10年的我们见证了石油财富为苏丹实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条件,同时每天看着苏丹公路和电力网络不断地扩张。资料显示苏丹不断增加同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贸易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25%增加到2008年的44%,目前已成为非洲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
d盘不见了然而对比苏丹北部的蓬勃发展,苏丹南部的发展却明显滞后,为此中央政府常常疑问南方人,那么多石油分成,都去了哪里?这成为了南苏丹自己恨自己的魔咒,贪腐问题困扰着他们,但聪明的政客却错误地利用这个问题,把罪过推给了实行极端穆斯林的北方苏丹人,这种伎俩和西非石油大国尼日利亚社区发展乏力激起民愤,导致泛滥、贪腐成性同出一辙。为此苏丹中央政府成为了不顾南方人死活的替罪羊。
南苏丹“独立后就会富裕”成为了南部苏丹人普遍共识,他们相信,独立后,石油收入会源源
不断、美国的支持援助也会源源不断。这样的精神支柱势必导致他们对石油的过度关注,他们曾经梦想着2011年全面接管南部油田,为此在2009年,不少国际组织就鼓动南苏丹修建经肯尼亚的外输原油管道或者修建自己的炼厂,日本丰田公司和韩国的企业纷纷表态要投资建石油管线。然而,时间晃过了两年,南苏丹的石油设施也没见动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外国投资者缺乏信心,或许这是根本,也是致命的原因!尽管商机无限,但熟悉南苏丹地方政府的外国投资者都有着和当地人打交道的经历。美国人60年代就涉猎了南苏丹人,正当石油勘探进入发展期时,雪佛龙的3名工程师在南苏丹Betiu州被杀害,美国人被迫离开了;接着法国人在苏丹南部区块B区进行了投资,但同样遭遇了南苏丹的阻挠,他们天真地认为法国人只是和北方人签订了合同,为此他们对抗Total公司,在作业区上空打出了“这里是南苏丹的D盘!”的标语,于是法国人将区块让给了英国人,但英国人也只做了一些物探工作,连探井都无法打下去;再看看马来西亚人和印度人在南苏丹的遭遇,2003年,马来人和印度人联手进驻了5A5B区块,但作业频频遭遇干扰和索赔,军队也常常随意征用油田车辆和飞机,2008-2009年,物探和钻井作业均因高额赔偿和劳工问题被迫停工,印度人和马来人灰溜溜地撤出了5B区块;如果因为政治问题,南方阻挠作业还可以理解的话,那
么随意破坏石油设施就不可思议了。记得2001年,中国的一家物探公司因为遭遇南北战事冲突,撤出工区时遗留了一些设备,但不到2个月的时间,这些设备被拆分得什么都不见了,倒是附近老乡家草房上推满了汽车配件,在阴暗的天空下熠熠发光。2010年苏丹124区块kaikang油田在社区停工,不久这个油田就被南方武装组织捣毁。这些案例证明,南苏丹人缺乏一定的政治智慧,至少他们该懂得这些设施的作用。
在过去20多年内战中有20万人流离失所,另有16000名孩子被圈进苏丹与乌干达边界的丛林里接受娃娃兵训练,这些从小懂得军事战术和开的孩子现在掌权了,但他们心理只有仇恨,都普遍缺乏和平发展的因素和道理。
另外,与南方基层军官和地方官员叫嚣着独立不同,自小接受良好教育的南苏丹前SPLA高官,现任苏丹石油部长的卢阿楚就旗帜鲜明地支持苏丹的统一,他自称原来也是一个独派,但追随加郎后,开始意识到只有维持统一,南苏丹才更有希望,因为南苏丹人首先需要休养生息,改变好斗本性,同时缓解南部部族之间深仇大恨,这个和加郎在美国耶和华大学读博士的同窗好友深知南苏丹人最需要什么。然而他的统派言论却遭遇了更多南方人的辱骂和攻击。
以上介绍南苏丹过去的所作所为以及导致投资者丧失信心的原因,目的就是展示2011年南苏丹脱离苏丹分治时代石油工业首先面临最主要的问题。
如何保有一个宽松的、让投资者放心的投资环境?分治时期的南方执政团队必须回答这个问题,否则即便是誓言旦旦的日本人、韩国人、欧洲人,甚至美国人,谁也不会真的动迁资金,就连划在南部油田区块的业主也会效仿马来人和印度人,不做物探,不打井,甚至干脆离开区块。那么,南方石油工业压根就谈不上发展,也没有什么走向。
南方人意识到了自己的膏肓,他们在努力打造一个全新的南苏丹。他们的做法是:
1. 政治鼓吹
在媒体上纷纷发表要加大南部基础建设的宣誓,而且动员欧洲、美国公司到访Juba,目的就是显示出市场争夺的气象。
2. 改变形象
针对娃娃兵现象,南苏丹解放军发誓要彻底清退更多的娃娃兵,他们要让孩子们扔掉杆子,拿起书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3. 肃贪清腐
南苏丹在Bentiu省成立了反贪腐委员会,决定还百姓青天,委员会100多位成员纷纷宣誓要学习欧美的反贪机制。
4. 整顿吏治
南部联合州率先对现有政府官员优化组合,坚决清退素质低下,只知道打仗,不知道建设的官员,以为高素质的海归腾出地方。
5. 节省开支
告诫财政官员要节省开支,把钱放在南部重建的要务上,对海外出差和变相贪腐提出批评。
种种措施显示,南方正在打造一个向上、积极的政治团队。或许这是唤醒投资者信心、推动南苏丹建设的主要步骤。
除去增强投资者信心外,大家也非常关心现有石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问题,这对已经在边
界地区投资并有收益的亚洲石油公司更有现实意义。
对于这一点,南苏丹石油机构表态,会继续与北方合作,或许这也是现实之举。他们知道,日本人、韩国人夸下的海口均没有任何兑现,如果南苏丹真的独立,北方一分钱也不会在给南方,为此,他们认准了双赢战略,我有油(南方占据了一半石油资源),你有管道(苏丹现有输油管道均在北部),为此,分治时代一段时间里,准确地说在南方完整建立起自己的石油工业体系前,南方人真的需要学会如何与北方人合作,为此石油投资者广泛认为,跨越边界的石油业务还会继续。
但是大家还是普遍担心,即便合作对双方有利,但那也是经济学家的分析,政治家、军事家们如何思考那是另一回事,如果油田继续正常作业,石油工人就必须跨越所谓边境作业,政府如何对边境进行管理?石油公司对跨越两国的业务如何管理?
南北双方都愿意倾听外国人怎么想。某石油公司计划召开公投后时代业务开展技术研讨会,这件事引起了南北政客的兴趣,或许他们真的心里没底,所以要求参与、倾听。
作为石油公司的我们怎么想,笔者建议根本用不着要求南北双方如何做,如何配合,因为
我们只是外国人,不是政客,更不是什么战略家,但我们必须清楚一个事实,一旦国家分裂,即便是友好分手,那也是开始和两个国家打交道了,为此必须遵循国际惯例,与一国打交道不能以他国做前提和比照。换句话说,当我们决定与南苏丹打交道时,就专一地谈论如何和南方人合作。
现在看来,虽然南北苏丹已经分治,但石油工业及其附属经济却无法分家。如果双方真的希望石油工业不受影响,那我们可以建议政府成立特别经济区,如同南北朝鲜金刚山经济区一样,双方在划定的区域保持相对和平,以保障油田不受影响进行作业。同时我们必须向双方表明,一旦油田遭受攻击,恢复起来可就伤筋动骨。要向他们宣传管道凝结的道理,向他们灌输油井停产后再启动的艰难。更要向他们讲明,油田多是由石油服务公司提供业务,如果作业环境不具备,就没有人来干活。这些东西看上去浅显,但个个命中要害。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