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科技发展规律,加快构筑支撑高端引领的先发优势
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基础所在,也是科
技创新人才的摇篮。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
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优化科研院所和研究
型大学科研布局。
一、把握科技发展规律,加快构筑支撑高端引领的先发优势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需要深化对其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好科学
研究和技术突破的关键特征,自觉以对规律的认识和对特征的把握来
指导行动,力争实现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
转变,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创造更多竞争优势。
科学技术和创新是不同概念,有其各自的内涵和发展规律,国内
外学者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作为一个基本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
究讨论。遵循科学、技术和创新各自发展规律,各国都致力于构建差
异化的政策支持体系,并形成了一些普遍共识。科学研究的主要目的
是认识自然规律、揭示事物本质,主要任务是提高人类认知水平,不
追求直接经济效益。技术开发的主要目的是改造自然,主要任务是解
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追求先进适用。创新的主要目的是创造价值,
主要任务是创造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等,追求市场竞争力。深刻
认识和把握科学、技术和创新的客观规律,让科学研究回归公益属性,让竞争前技术开发回归应用引领,让产业化技术开发回归市场驱动,
对我国选准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合理配置创新资源、有力支撑经济社
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科技发展以体突破、跨界融合为特征,不断挑战人类认知
和控制能力极限,重大科学问题日益综合、复杂,凭借单一技术领域
领先、某一产业创新优势很难形成体系化竞争优势,更加依赖重大科
技基础设施和新型工具,需要多学科协同和先进手段的综合运用。比如,以硅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为基础的集成电路技术逐步逼
近材料和器件的物理极限,科技界、产业界启动超摩尔探索,花费巨
大人力物力财力,向更高更难更复杂的新材料、新结构、新原理宣战。
面对新形势,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
作用,推动基础科学研究主要依靠科学家原创精神,产业技术开发应
用发挥好企业创新创造活力,战略性技术攻关强化政府有形之手作用,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增强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加强科技安全风险
防范,集中力量实现科技创新重大突破。
二、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创造发展新优势
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
化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基点,推进各领域新兴技术跨界创新,构建结构合理、先进管用、开放兼容、自主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以技术的体性突破支撑引领新兴产业集发展,推进产业质量升级。
1、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基础
加强类人智能、自然交互与虚拟现实、微电子与光电子等技术研究,推动宽带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高性能计算、
移动智能终端等技术研发和综合应用,加大集成电路、工业控制等自
主软硬件产品和网络安全技术攻关和推广力度,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和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提供保障。
2、发展智能绿制造技术,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重塑制造业的技术体系、生产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推动制
造业由大到强转变。发展智能制造装备等技术,加快网络化制造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在制造业中的深度应用,推动制造业向自动化、智
能化、服务化转变。对传统制造业全面进行绿改造,由粗放型制造
向集约型制造转变。加强产业技术基础能力和试验平台建设,提升基
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软件等共性关键技术水平。发
展大飞机、航空发动机、核电、高铁、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
航空发动机原理特高压输变电等高端装备和产品。
3、发展生态绿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确保粮食安全、食品
安全
以实现种业自主为核心,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破人多地少水缺
的瓶颈约束,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
业发展道路。系统加强动植物育种和高端农业装备研发,大面积推广
粮食丰产、中低产田改造等技术,深入开展节水农业、循环农业、有
机农业和生物肥料等技术研发,开发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养殖技术,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推广农业面源污染和重金属污染防
治的低成本技术和模式,发展全产业链食品安全保障技术、质量安全
控制技术和安全溯源技术,建设安全环境、清洁生产、生态储运全覆
盖的食品安全技术体系。推动农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向全链条
增值和品牌化发展转型。
4、发展安全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技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以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重点,推动能源应用向清洁、低碳转型。突破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技术
瓶颈,开发深海深地等复杂条件下的油气矿产资源勘探开采技术,开
展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综合技术示范。加快核能、太阳能、
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技术开发、装备研制及大规模应用,攻克大规模供需互动、储能和并网关键技术。推广节能新技术和
节能新产品,加快钢铁、石化、建材、有金属等高耗能行业的节能
技术改造,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技术的研发应用。
5、发展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保技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
好型社会
采用系统化的技术方案和产业化路径,发展污染治理和资源循环
利用的技术与产业。建立大气重污染天气预警分析技术体系,发展高
精度监控预测技术。建立现代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开展地球深部矿
产资源勘探开发与综合利用,发展绿再制造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建立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综
合利用等技术体系。完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加强水、大气和土壤污
染防治及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环境检测与环境应急技术研发应用,提
高环境承载能力。
6、发展海洋和空间先进适用技术,培育海洋经济和空间经济
开发海洋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适用技术,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构建立体同步的海洋观测体系,推进我国海洋战略实施和蓝经济发展。大力提升空间进入、利用的技术能力,完善空间基础设施,推进
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导航和位置服务等技术开发应用,完善卫星应
用创新链和产业链。
7、发展智慧城市和数字社会技术,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依靠新技术和管理创新支撑新型城镇化、现代城市发展和公共服务,创新社会治理方法和手段,加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进程,
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发展交通、电力、通信、地下管网等市政基础设
施的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绿建筑、智慧城市、生态
城市等领域关键技术大规模应用。加强重大灾害、公共安全等应急避
险领域重大技术和产品攻关。
8、发展先进有效、安全便捷的健康技术,应对重大疾病和人口老
龄化挑战
促进生命科学、中西医药、生物工程等多领域技术融合,提升重
大疾病防控、公共卫生、生殖健康等技术保障能力。研发创新药物、
新型疫苗、先进医疗装备和生物技术。推进中华传统医药现代化。促进组学和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发展精准医学,研发遗传基因和慢
性病易感基因筛查技术,提高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性
疾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诊疗技术水平。开发数字化医疗、远程医
疗技术,推进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养老等社会服务网络化、定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