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务员公开遴选的难点问题与对策建议
L I LU N Y U SI K A O 理论与思考
栏目编辑:韦伟光2014年5月号总第194期
自2010年开始,中央机关以及重庆、湖北、江苏、河南等20多个省份先后开展了公务员公开遴选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各地遴选工作实施过程中,通过积极探索积累了相关经验,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我国公务员公开遴选工作的问题与难点
我国公务员公开遴选工作在取得重要成效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难点与困惑,主要表现为:本身规范性不够与创新性不足是公开遴选工作质量提升的主要瓶颈;横向上的体制壁垒成为公开遴选功能发挥的最大障碍;纵向上基础不稳固是公开遴选长效机制建立的制约。
(一)规范与创新不足,工作质量有待提高
1.规制不足,公平性受到影响
一是部分地方公开遴选工作缺乏管理依据。公开遴选工作实施前,机关主要依靠组织和个人推荐选调公务员,选人用人视野有限,操作也不够规范。公开遴选工作的实施,不仅扩大了选人视野,更重要的是要体现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基本原则。
32个省(区、市)中,共有14个地区
出台了公开遴选办法。未正式进行公
开遴选工作或没出台实施细则的地
方,遴选工作由遴选机关分别开展,
遴选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以及效果
都无法保证。
二是部分地方遴选环节实施的随
意性较大。部分省(区、市)公开遴
选工作在试点中,出现了部门根据自
身偏好设计规则的情况,资格条件设
置随意化损害了遴选的公平性和科学
性。部分地方开考、面试与考察比例
规定模糊。有地方规定“按照公开遴
选名额与考察对象1∶2的比例确
定”,有的没有作出具体规定。
2.创新不够,科学性有待提高
一是少量遴选职位与遴选功能不
匹配。公务员公开遴选工作中反映出
职位选择不当的问题。个别职位的专
业性较强,资格条件设置过高,基层
公务员符合条件人员较少,导致无法
开考或无人报考情况发生。如何实现
工作经验与岗位互补,合理设置职位
资格条件是改进和完善公开遴选工
作,更好地实现遴选制度功能必须解
决的问题。
二是资格条件设置程式化。各
地、各部门公开遴选中出现了资格条
件设置程式化、杠杠太多的问题,最
突出的表现就是“一刀切”的年龄门
槛,将“年轻化”等同于“低龄化”。
三是遴选考试测评方式的灵活性
有待提升。从遴选工作来看,目前遴
选的选拔仍然以笔试、面试和考察为
主,在流程上与考试录用和竞争上岗
等选拔方式极具相似性,虽然考试的
内容有所不同,地方在遴选工作中也
探索使用了业绩评价等手段,但整体
来看,仍沿用了考试分数决定制。“干
得好的考不好”现象大量存在,影响
了选拔的有效性。测试的形式和内容
不够科学合理,没有很好地体现竞争
职位对竞争者能力、素质的要求。
3.环节不尽完善,程序亟须优化
一是选拔过程缺乏“出口”设
计。2013年中央国家公务员公开遴选
方案中也没有关于试用期的专门规
定。调研中,遴选机关普遍反映以
“试用期”或“考察期”作为遴选公务
员的出口十分必要,尤其是试用期满
不合格的退出机制问题。但是,受到
现实情况约束,公务员公开遴选是一
种转任交流式,不是挂职锻炼也非
我国公务员公开遴选的
难点问题与对策建议
文/张敏
从此我不再仰脸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报考公务员条件
的脚步,我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
——朱自清16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