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
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是对教学现象、教学过程及其规律的一种主观理解。它一旦在教师头脑中形成,就会强烈地支配教师的教学行为,并决定着教学过程发展的方向和结果。之所以要把教学思想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第一要素,是因为思想决定方向,思想改变课堂。一个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
在各种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自身素质不错,教学重点突出,课堂调控水平强,但是教学效果却很一般,得不到大家的认可。究其原因,主要反映在这个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观点上。如果教师教学思想保守,教学观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即使教师素质再高,教学水平再强,他也不会上出一节新课程理念下的好课。教学能够促动学生的发展,也能够制约学生的发展,教学思想将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决定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对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导向和调控作用,直接决定着教学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在确定和评价教学目标时应注重以下问题。
1、把握教学目标的方向。教学目标要符合时代特征和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要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起点,要体现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2、教学活动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体现教学目标的导向和调控作用,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应对和处理教学中的生成问题。
3、注重和研究上位目标。教学目标的逻辑顺序是:课时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年级教学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学科课程目标。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和研究它的上位目标,特别是学科课程目标。例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是从四个方面来阐述数学课程目标的,即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
数学课程目标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改变了传统的目标分类形式,把数学教育目标概括为四个方面,每一方面都规定了具体的目标内容;二是增强了情感态度目标内容;三是调整了数学水平方面的目标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四是注重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
三、教学内容。
1、认真把握教学内容,用好用足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要依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重、难点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要认真把握教材,用好用足教材内容。
2、适当开发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适当开发教学资源,特别是要开发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学生感兴趣且对达成目标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实行教学活动。例如:学习统计知识时,教师可让学生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具体数据实行分析、整理,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收集数据的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在开发教学资源时,一定要注意“适当”二字,要考虑开发的价值和效果,要以教材内容为主,以开发课外资源为辅。
3、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基础性、全面性和发展性,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要坚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
四、教学活动。
1、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考虑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全面、科学、合理,各环节之间要有机配合、合理过渡,发挥其整体功能。例如:新课程实施以来,绝大部分数学教师一般应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设计环节:引入新课—探究新知—建立模型—解释和应用。但有些教师往往把握不好各个环节的轻重,有的把时间和精力主要投放在引入新课的教学情境上,一节课用于情境引入要花去十几分钟;有的课在探究新知上舍得花时间和精力,而对建
立模型这个数学化的关键环节却草草而过;有的课各个环节把握得比较好,但缺少必要的整合,显得比较散,这些都应引起教师的注意和反思。
2、学生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评价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主要看学生参与教学的质量。学生参与包括行为参与、思维参与和情感参与三个层次。行为参与主要指参与的形式,思维参与主要指认知投入的情况,情感参与主要看情
感表现和情感体验。研究表明,学生的情感参与和思维参与有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学生的行为参与对高层次思维没有明显的影响。
所以,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的这几种参与方式全面投入,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在评价一节课时,要注重教师是否设计或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是否能产生较高水平的思维共振和情感共鸣,产生积极的、有价值的交往互动。
3、课堂生成。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是预设的课,必须有生成,也必然会有生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的艺术就是教师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在一节课中,要通过预设促动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水平,在生成中体现师生的智慧。
4、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确定后,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方法是师生共同实施的方
法,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中介,是实现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基本途径,是促动学生发展的基本方式。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谈话法、演示法、操作法、实验法、讨论法、练习法、发现法等,启发式是确定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在评价教学方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学方法的选择要讲求实效;第二,在教学活动中要实现多种方法的优化组合;第三,要增强发现法、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的研究和使用。
五、教师素质。
1、基本素质。教师首先要有爱心和责任感。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这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系统工程。育人的核心就是一个“爱”字。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心中有爱—爱学生,爱课堂,爱教育事业,要有责任感,要爱岗敬业。爱和责任感是一个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这里所说的教学基本功不但包括教态、语言、板书、组织教学、备课等基本技能,还包括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调控水平、教学风格等。
2、专业素质。研究表明,学生能否主动地获取知识,得到发展,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大关系,而教学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学评价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能够把教学分为记忆、理解和探究三种水平。记忆水平的教学只要求学生学习和熟记教材给出的知识,以学生能够准确地再现所学的具体材
料为满足。理解水平的教学要求学生通过理解教材较深入地掌握知识,力求做到学懂、会用,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理解是这个教学水平的主要标志。探究水平的教学是在教师启发下,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解决问题的教学,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思维水平、解决问题的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是这个教学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三种水平的教学应在一节课中兼而有之,相辅相成。
实际上。没有记忆就没有理解,没有理解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探究水平的教学是新课程着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对促动学生的发展很有价值,但把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这里,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和处理生成问题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3、发展素质。发展素质主要包括教师积极的心态、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的品质。
六、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一直受到大家的极大注重。这是因为,一方面,它本身就是教学评价的一个基本要素,另一方面,其他几个要素的价值要通过教学效果体现出来。评价课堂教学效果主要从目标达成情况、教学活动质量、学生水平培养、课堂生成处理、课堂教学特等方面实行考察。
以上六项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也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和认真研究的基本要素。这六个要素相互交叉、相辅相成,共同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