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特殊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摘要:在学校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由于父母离异、离异重组、单亲、名存实亡的父母婚姻、留守儿童等家庭,许多和谐家庭的正常格局被打破,越来越多的特殊家庭开始产生。由于不健全的家庭成分,在这些特殊家庭成长的孩子,更加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而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针对性分析我校特殊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关键词:特殊家庭;学生体;心理健康教育
特殊家庭主要是指家庭结构遭到破坏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组成中,家长与学生之间缺乏情感的沟通,使孩子缺乏情感的寄托,社会需要和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这势必会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进而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常表现出情绪紊乱、情感冷漠、行为孤僻、情绪烦躁、不愿与人交际、封闭自己,有时还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甚至暴力倾向。良好的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心理问题。因此,针对特殊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不可少。
一、特殊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分析
(一)消极心理
人的自我意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特殊家庭学生也是如此。甚至可以说,在特殊家庭中的学生的自我意识觉醒更加强烈。大部分特殊家庭的学生都过早自主独立,由于自身家庭的不幸,早早出现情绪不稳定问题,看待事情十分悲观,对于自己的未来与着落更常常不安,惶惶终日。而高中本就是学生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些不益的消极心理加上特殊家庭原因,很容易给本就脆弱的学生再次蒙上难以磨灭的阴影,让其放大特殊情感体验,为终身发展奠定不良根基。
(二)孤独心理
特殊家庭具有的特殊性,很容易让学生认为自己不受疼爱,没有人是真的关心自己、庇护自己、理解自己。因此,他们在遇到不好的事情时,要么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企图用错误的方式换取注意力;要么就是选择自己消化,在自己与父母之间竖起一堵厚厚城墙,将自己“封锁”。久而久之,滋生出孤独、不合、敏感等负面心理问题,无法展开正常社交。
(三)逆反心理
在高中特殊家庭中,即使父母有意避开学生来处理家庭问题,但是其实,特殊家庭的学生心思敏感,可以说全程都有参与家庭变故。并且,因为家庭变故对于社会产生偏差认识,在社会生活中出现压抑、焦虑、自我怀疑等心理问题。导致特殊家庭学生不但交心朋友十分之少,与学科教师、父母之间的长辈互动也经常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逆反、不配合状态,往往是“你想我怎样,我就偏不怎样。”以为自己的对抗才是最佳自我保护。
二、特殊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特殊家庭(一)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在解决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时,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情感补偿,释放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首先,学校德育应倾向于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制定和实施特殊家庭学生帮扶教育方案,不断提高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要努力营造“爱”的氛围,学校要通过各种校园活动的开展,让特殊家庭学生融入集体,让他们感受到参与集体活动带来的乐趣,从而打开他们封闭的心扉,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学校要开展持续性的家访活动,寻特殊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从而便于对症下药。此外,学校还要开展全方位的交流,让
学生打开心扉。教师应当从课堂中走出来,以师生朋友的身份,捧着一颗爱心,使用学生能够接受的语气和姿态与特殊家庭学生开展全方位的交流沟通,可以是点头问候致意,也可以是三餐晚休时的问候,还可以是日常的嘘寒问暖,让学生摆脱特殊家庭带来的消极心理,形成乐观健康的心态,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信任关系
教师不仅要做一个有情人,还要做一个知情人。对特殊家庭孩子的得与失、冷与暖、好与善、喜与悲,不仅要记在心上,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上。在学习上多给他们一些帮助,要经常询问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利用业余时间为他们查漏补缺。与特殊家庭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他们进步时,应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不断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帮助他们摆脱孤僻心态,勇敢地去接受各种挑战。
例如九年级叶某艳同学学习成绩差、自卑、自闭。通过了解到具体情况以后,可以选择一节实践性较强的实验课,让她配合参与完成实验操作,使她的优点可以通过实践展示出来。通过这节课的配合使她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也使大家对她“另眼相看”。多次创造机会让她展示自己,使大家看到人人都有长处,应该平等和谐地相处,最终考上县的重点高中。
消除歧视,给特殊家庭的孩子一个和谐平等的环境,才能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进行心理干预
特殊家庭学生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班级中度过,班级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有助于同学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理转台。和谐、团结、互帮互助的班集体对学生感恩心态培养大有裨益,所以应该对班级文化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其作为班级管理的重点工作开展,努力提升班级文化的影响力,打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
例如:七年级上学期开展在教室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并以文字的形式对内容进行详细解读,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和观察图片的方式对核心价值观有深入的体会和感受,进而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班级内组织一些与感恩教育相关的主题活动,比如可以在感恩节当天组织“感恩教育”主题活动,然后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国外感恩节相关视频和国内“感恩中国”系列文化宣传片,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感兴趣程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道德和文化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处在特殊家庭的学生体相较于普通家庭的学生体而言,更容易产生一些不良的负面心理问题,且这些心理问题会直接导致此类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等受到影响。因此,针对特殊家庭学生体,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分析他们的细化心理问题入手,对症下药的为其提供启导帮助,从而尽可能消除他们问题心理,助推心理健康教育效率切实提升。
参考文献:
[1]马伟.农村中学留守孩子的德育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8,382(34):64-65.
[2]李永美.新时期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孩子”的德育教育[J].读天下,2017
(02):89-90.
[3]李宁,傅凯.关于对农村留守孩子道德教育的对策研究:以济宁市农村为例[J].
教育现代化,2017(52):23-24.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