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得诺奖缺的不是信心(整理精校版)
中国本土得诺奖缺的不是信心
素材汇编
1010 0542
1957年与李政道以发现“宇称不守恒定律”夺诺奖的杨振宁,7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与逾百师生一同为身在美国的前中大校长高锟庆功。据香港《大公报》报道,杨振宁说,从高锟获得诺奖一事,增加他对中国本土得诺奖的信心。“我曾经再三讲,我觉得在20年内,中国本土包括香港、澳门一定会有诺贝尔奖级的科技成果出现”。(中国新闻网10月8日)
杨振宁先生确实是“再三”讲,而由于这个“再三讲”,也使得他对诺奖的预测,当不得真——有据可查的杨先生预测诺奖,至少始于2000年,在中科院举行的一次座谈会上,杨先生说:“20年内,中国本土的科学家有望实现这一梦想。”之后,每到一处演讲,预测中国人何时获得诺奖,就是他的保留节目。2005年在上海交大演讲时,他说,“二十年内,中国大陆学者有望问鼎诺贝尔奖。”如果对以上预测当真,应该每年预测诺奖时期限递减一年,总不至于2000年预测20年内,到了2015年,还预测20年内;或者到了2015年,还预测20年内。这个20年,就等于无限期了。
不谈期限这个本来就是拍脑袋的东东,杨先生的预测,还曾因为为“诺奖”增设了一个奖项,而令听众大
惊失。2015年10月间,杨先生接受“清华北美教育基金会”邀请,在硅谷发表演讲,先生一如既往地“预测”:“二十年内,中国人将获得诺贝尔数学奖”。理由是:数学研究不需要设备,不需要大量资金,只要有纸和笔便行。杨先生可能一时预测得高兴忘记了,诺贝尔奖中没有数学奖,数学界的最高奖,是菲尔兹奖。
有意思的是,大家明知道这种预测是当不得真,也不能当真的,可乐此不彼,听着、传播者、议论者。媒体一而再、再而三地报道杨振宁先生的预测——用百度检索“杨振宁称中国科学家20年内必拿诺贝尔奖”,可以获得36,600个检索结果——而网友也不怨其烦地参与讨论,或批评、或声援。显然,杨先生每次演讲以这为雷打不动的主题,也确实是看准了诺奖预测所存在的旺盛需求。
确切地说,这更是一种心理需求,满足于一种想象,或者口欲,国人手里拿不到奖,在嘴上过过干瘾。在每年一度的诺奖颁奖之际,大家失落的心需要“抚慰”,杨先生喋喋不休地预测,就是一副安慰剂。这种安慰,在杨先生那里,被认为是“我们要对中国本土获得诺奖充满信心”,但谁都知道,我们早已信心爆棚,只是没有改变国内的教育和学术环境的具体行动而已。
不用说诺奖这个个人奖励,就整体荣誉而言,中国大学也信心满满地,早就踏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六年之前的2003年,清华大学庄严宣布,学校将按照“三个9年,分三步走”的总体发展规划,将在2015年力争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2020年总体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后年就是2015年,清华大学是
不是大半个身子已经挤进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了呢?当然,清华大学等校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宣布自己已经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弄一组可以把自己的名次排得很高的指标即可。中国有几个诺贝尔奖
少做一些预测,少制订“赶超”的时间表,华人(中国人)能不能获得诺奖,中国能不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早已被事实证明——迄今为止,已有8位华人获得诺奖,而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中期,西南联合大学的办学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准——眼下需要做的是,集中精力踏踏实实地做真正的教育和学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