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没有诺贝尔文学奖
一个出人意料的原因是---中国哲学不发达。为什么呢?虽然文学是艺术的形式,但是我们看到世界文学名著却是以哲学为基础的。巴尔扎克,雨果,歌德,托尔斯泰,泰戈尔,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是哲学家。他们以哲学为思想核心,以艺术为表现形式。在哲学不发达的国度没有发达的文学。在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和盛唐时代,及其宋明理学时期有比较兴盛的文学。可见哲学是文学的潜在的支持力量。哲学直接给作者以“理念”才能刺激作者产生创作的冲动,而且最终的艺术高度也取决于哲学思维的高度。
哲学如何发达呢?哲学的发达需要信仰的提升,哲学也辅助信仰。信仰和哲学的相互作用使人们在现实的生活中有抽象思维的冲动,其表现形式就是文学艺术。中国哲学的严格文本就是《道德经》和《易经》。《论语》有哲学的思想,但不是“纯粹”哲学,而是纯粹的伦理学。《道德经》的本源在《易经》。《易经》是以“阴阳”建立辩证思维的源头。在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思辨中,概念成为相对的。老子正在说“相对”是“不可道”,可道是非相对的。概念在实际和在思维中是不一致的。正如“食物”与“饭”是不一致的。如果沿着思维的路,“概念”就是绝对的,但是此概念落实在“实际”是非完全吻合的。“概念”是以中国有几个诺贝尔奖“普遍性"为出发点的,
但是实际是以“特殊性”为本质的。就此可见----文学家尽管写出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确实是属实的,具有“诚实”的品格,无奈没有“普遍性”。没有哲学的支持就是看不到“普遍性”.诺贝尔文学奖的要求是人类的普遍性人性和精神,而不是个别,特殊性。
我们看到中国文学作品在几千年中,能流传下来的不多。名篇佳作不能长传。现在,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近代的《阿q正转》,《凤凰涅盘,》,《子夜,》就是较大的文学作品和作家。现代还没有能够经受50年考验的文学作品。在哲学上,有几千年前的《易经》和《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等等。这比文学的景象壮观。
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有深厚的哲学,宗教背景。比如李白的诗就有道家和儒家的思想,曹雪芹的《红楼梦》涵盖了三教九流,医学,建筑,美学。。。等等的文化内涵。就是鲁迅的作品也有尼采的哲学影子。所以,文学不过是哲学的表达手法和艺术形式。没有纯粹的文学----不涉及哲学的,宗教的,道德的,人性的
内容。伟大的文学的"哲学理念"的展开的形式,文学的结果是哲学的——理念。如果在文学中看不到哲学理念,仅仅是写人的历史过程还是不能作为伟大的文学作品。
我们看到在《人间喜剧》中贯穿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人性,爱恨情仇,人的虚伪,人的自私,和尊严。这被历代哲学家所应用。看到歌德的作品中的哲学品格。我们就能成立——哲学是文学的支柱----这一论点。在西方文学二千多年的发展中,始终有圣经基督教哲学和宗教的影响。无数伟大的名著都有圣经的启示和引导。我们更能看到哲学不发达的文化产生不了伟大的文学作品。中国文化的核心是“道德”。文以载道,道德作为至今不可离弃的核心题材始终是文学的话语。但是道德的时代变迁和文学传承的不变形成了矛盾。在现代作家中还不断出现道德的评判比法律更强大的趋势。道德的哲学性就是道德也有相对的意义。法律具有比道德更现实的作用。但是,我们看不到什么人尽管是合法的,但是不合道德还是不能得到人们的理解,什么人是道德的,但是不合法还是得到同情的现象。道德的相对意义就是,有的道德实际就是民俗的谅解与否决。
中国文学的道德化趋势至今不衰。这是中国文学的特点。我们在现代的文学作品中始终看到道德的无形的限制。作者的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沉重的精神压力还在文学作品中恒定的贯穿。我们看到年轻的作者也是如此。就是说-----道德化并不是文学的唯一出路,文学的全面性,丰富性,使道德是文学的题材之一,而不是唯一的题材。文学的巨大的背景是文化,哲学,宗教,政治,经济。。。的综合。我们看到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是如此。《红
楼梦》,《人间喜剧》就是人类文化的综合和人性的综合,而不仅仅是道德的单一的使者。
我们就此成立——哲学是文学的背景---这一试探性结论。可以初步作为文学的真正的出路所在。作者的哲学素养才最终决定了文学的高度,意义,和价值。哲学在任何文化,文学中的巨大作用是潜在的,最终的取胜理由。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个别人的伟大成就都与哲学,即“合规律性”相统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