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规划总论
一、规划范围
按照国家划分红旅游经典景区有关文件,武夷山市政府划归武夷山市苏闽旅游集团红旅游有限公司、大安源生态旅游有限公司管辖大安红旅游经典景区四至红线范围之内。
二、规划理念
将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整个规划之中,“红"与“绿"结合,促进大安红旅游经典景区旅游业发展,不断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全方位、多角度营造“红"氛围
武夷山大安红旅游区是我国颁布的全国30条红旅游线路和100个红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大安红旅游经典景区的开发要突出“红”,在景点的建设、环境气氛的营造、旅游项目开发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营造“红”气氛。
2、“红”“绿”结合,多层次开发特旅游产品
大安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红军瀑布、志敏溪、红军林、龙井瀑布等特资源,是开发“绿"旅游的基础。将“红旅游”和“绿旅游”结合开发,是大安红旅游经典景区开发的特和建设方向.
3、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造福一方百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大安红旅游经典景区的开发与建设,应有机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改善农村道路等基础生活设施,推动农村现代文明进程,富裕一方百姓。
4、大旅游、大产业
大安是闽北苏区的红首都,大安红旅游的开发要体现红首都的宏大场面,吻合了现代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趋势。大安红旅游建设,要以国家大力发展红旅游为契机,构筑大安旅游的大框架,做红旅游产业.大旅游、大产业是大安红旅游发展的战略和方向。
三、规划原则
红旅游资源是中国珍贵的旅游资源,发展红旅游具有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的意义。根据旅业发展规律,依据大安红旅游资源和大安红旅游经典景区规划理念和思想,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制定本次规划原则。
福建省旅游景点 1、保护第一原则
大安的红旅游资源和绿旅游资源,其中任何一类旅游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保护是旅游开发的前提,开发是为了实现对革命文物的更好保护,开发在保护前提下的开发.
2、突出特原则
大安红旅游经典景区位于“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之内,具有与其他红旅游景区不同的特,旅游发展规划必须体现这一特。既要与全国的红旅游景区相区别,也要与武夷山的旅游景区相区别。
3、资源原则
旅游资源是进行旅游规划和开发的前提和基础,进行任何景点开发和项目建设,都必须在充分理解资源内涵的基础上进行.
4、市场导向原则
旅游开发和建设的产品需要拥有旅游者,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带来良好的市场效益,需要遵循市场原则。
5、可操作性原则
本次规划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项目建设上要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强.
6、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发展,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红旅游的可持续营运。以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学及旅游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为基础,以“红旅游”和“绿旅游”互动为动力,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四、规划依据
(一)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代会常务委员会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第七届全国人代会)
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00年1月国务院)
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实施条例》(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7.《福建省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1995年2月24日公布施行)
8.《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1995年10月执行)
(二)相关规范标准
1.《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2。《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