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清江闸、龙汪闸名称考辨
第28卷第4期2019年8月
Vol.28No.4
Aug.2019淮阴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运河清江闸、龙汪闸名称考辨
李德楠,王聪明
(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江苏淮安223300)
摘要:运河清江闸的兴建与运作,不仅有利于漕粮运输,而且促进了清江浦城的兴起与发展。清江闸的别称龙王闸(龙汪闸),大约岀现于康熙十三年至十七年或十八年间,至乾隆三年恢复清江闸的称谓,地方志所载乾隆四年不准确。淮安境内的龙汪闸不止一处,明万历间所建永济河上的龙汪闸,实为《明会典》将龙江闸误载所致。龙汪闸又名龙王闸,当是清江闸先更名龙王闸,希望利用龙王信仰的力量震慑多发的水患,后来才俗称龙汪闸,二者可相互替用,但龙汪闸更普遍。厘清清江闸、龙汪闸的名称,还有助于河工地图的年代判读。
关键词:京杭运河;清江闸;龙汪闸
中图分类号:K2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7961(2019)04-0007-05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Names of Qingjiang Gate and
Longwang Gate on the Grand Canal
LI De-nan,WANG Cong-ming
(School of History,Culture and Tourism,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 an Jiangsu223300,China)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Qingjiang Gate on the Grand Canal,was conducive not only to grain transportation but also to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Qingjiangpu.It began to be called Longwang Gate from about the thirteenth to seventeenth or eighteenth year of Kangxi,but reverted to its former name in the third year(inaccurately recorded by the local chronicle as in the fourth year),of Qianlong.There is more than one Ldngwang Gate in Huai*an.The one on the Yongji River,built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Wanli of Ming Dy­nasty,is actually Longjiang Gate misreported by Minghuidian.Longwang Gate is also known as Longwdng Gate. The latter name substituted Qingjiang Gate,the original name,most possibly in the hope of controlling floods by assuming the po
wer of the Dragon King,the god of rains.Later,it was vulgarized as Longwang Gate.The two names are used alternatively,but Ldngwang Gate is the more popular one.The clarification of the names of Qingjiang Gate and Longwang Gate will help in the dating of river maps.
Key words:the Grand Canal;Qingjiang Gate;Longwang Gate
0引言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线路最长的人工运河,201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面对这样一项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国家提出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战略规划,以推动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运河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既包括河道、闸坝、堤防等与运河本体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又包括文学、戏剧、民俗、信仰、礼仪、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运河研究而言,运河本体最能体现运河的突出普遍价值,是运河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进一步开展运河社会、运河环境、运河文化等研究的基础。
淮安清江闸是大运河沿线最具代表性的遗产点之一,因其完整地保存了包括正闸、越闸、闸塘、越河(亦称月河)在内的船闸系统而著称。“清江闸”的名字可谓人人皆知,但翻阅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南河总督张鹏翩纂修的《治河全书》附图,
收稿日期:2019-01-05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LSB002)
作者简介:李德楠(1975-),男,山东临沂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和环境史研究。
8淮阴工学院学报2019年
可发现运河清江闸的位置被标注为“龙汪闸”,那么,龙汪闸、清江闸是什么关系呢?再继续翻检地方志,乾隆《山阳县志》称清江闸在淮安府“城西北三十里,清江闸又名龙王闸”①。光绪《清河县志》所载更为详细,“清江正闸,明永乐中建,后改名龙王闸,一曰龙汪闸。……乾隆四年仍名清江闸”⑴。据地方志记载可知,清江闸曾一度改称龙王闸(龙汪闸),但具体时间及原因均未提及。而且地方文献还显示,清江闸附近的永济河上有龙汪闸,淮安府城也有龙王闸、龙汪闸,与作为清江闸别称的龙王闸、龙汪闸的关系,亦需辨明。
1清江闸的建造
清江闸的建造,始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平江伯陈瑁。当时自扬州北上的漕船,在淮安府城西北的末口入黄河(老淮河),为避开黄河风涛之险,陈瑁开挖了清江浦河,自淮安府城西面的管家湖引水,往西50余里至鸭陈口入黄河,沿河修建了包括清江闸在内的清江、移风、复兴、新庄四座船闸,后又增建了板闸,形成了五闸相互配合、联动启闭的船闸系统。清江五闸控制水流,“上隔黄河倒灌之患,下便
节宣之势”②,免去了盘剥末口五坝的劳费,减少了黄河泥沙淤塞,往来漕船畅通无阻。万历七年(1579),因黄强淮弱,泥沙内侵,以致五坝不通、闸座不闭,于是总河潘季驯于清江闸旁开越河,“避险就平,以便漕挽”②。后又于越河上建越闸,船闸体系更加完整。
明初以来清江浦河的开凿以及清江闸的修建,促成了清江浦城的发展,清江督造船厂、运河常盈仓以及河道管理机构驻扎于此,逐渐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康熙《晚集淮阴》诗描写了清江浦的繁华,“淮水笼烟夜横,栖鸦不定树头鸣。红灯十里帆檣满,风送前舟奏乐声”。乾隆《淮安府志》载曰:“明平江伯开运河,自故沙河西北至鸭陈口出,与淮通,建闸设坝,此地遂成重镇。国朝河院又移驻于此,舟车鳞集,冠盖喧團,两河市肆栉此,数十里不绝。北负大河,南临运道,淮南扼塞,以此为最”②。为避开黄淮运交汇的清口之险,除笨重的漕粮等物资仍需绕道清口外,南来北往的官员士绅等多选择在清江浦改换交通方式,或下船登岸,改行陆路北上,或弃车乘舟,借助水路南下,清江浦因此成为“南船北马、舍舟登陆”的重要节点。
2龙汪闸名称的存废
河工地图是开展历史地名研究的极好史料,比较而言,古地图中出现文字讹误的几率要比辗转传抄的史籍少得多,更何况相当一部分河工地图是呈送皇帝批阅的。根据李孝聪、席会东的《淮安运河图考》⑵以及陈清义的《运河图鉴》⑶中所收录的历代河工地图可发现,“龙汪闸”的名称还见于康熙四十
一年绘制的《运河图》以及雍正初绘制的《行水金鉴•运河图》中。继续翻阅上述河工地图中的明弘治间《漕河图志》附图、嘉靖间《漕运通志》附图、万历间《河防一览》附图、崇祯间《南河全考》附图以及清乾隆间《乾隆南巡驻蹿图》《黄运湖河全图》《黄河图》,嘉庆间《黄运湖河庚子图说》《运河来水归江全图》《黄运湖河蓄泄机宜图说》《六省黄河塢坝河道全图》,道光间《江苏南河图》,光绪间《清代京杭运河全图》等,可发现这些河工地图中,均只标注清江闸,未见龙汪闸。由此,根据河工地图可初步把龙汪闸的岀现时间锁定在明崇祯以后至清乾隆年间。
至于更精确的时间,还需要利用其它文献资料进一步考证。明清之际吴伟业《清江闸》诗曰:“岸束穿流怒,帆迟几日程。石高三板浸,鼓急万夫争。善事监河吏,愁逢横海兵。我非名利客,岁晚肃宵征⑷。”描述了作者途经清江闸的观感,涉及民夫拉纤、逢迎河官与运漕官兵等事宜。据冯其庸等人考证,该诗末句描写了“违心出仕之心情”,故知此诗作于“本年赴京途中”,即顺治十年(1653)⑸。同样是在顺治十年,候任河道总督的义乌人朱之锡,延请谈迁自嘉兴沿运河北行,同游京师,谈迁的游记《北游录》记载了当时途经清江浦的情况,“十五里清江闸,捷石畚土为楔。横板二丈有奇,工曹司其启闭。闭则下钥,启则怒流”⑷。据上可见,至清顺治十年仍有清江闸之称,此时尚未更名龙汪闸(龙王闸)。
顺治、康熙间担任河官的崔维雅,根据长期实践经验撰写了《河防刍议》《两河治略》等书,其中刊刻于康熙十三年的《河防刍议》称,“淮地低洼,最易盈溢,惟节宣有度,则外河之水不得突入,运河
之水不得盈漕,非惟清江、板闸一带堤岸易守”。其中提及清江闸,崔维雅意在强调水闸按时启闭
第4期李德楠,王聪明:运河清江闸、龙汪闸名称考辨9
与有效运作的重要性,因清江等闸圮废不修,故有此提议。更重要的是,《河防刍议》卷一《淮扬运河全图》中明确标有清江闸的位置。由此可推断,至康熙十三年以前,清江闸仍未更名为龙汪闸(龙王闸)。
目前所见,龙汪闸的称谓较早出自康熙年间的治河名臣靳辅。康熙十五年(1676),淮、扬等处堤岸溃决,淹没田地,次年朝廷委派靳辅任河道总督。靳辅《闸坝涵洞考》中提到,山阳县凤阳厂减水石坝一座,“较龙汪闸顶并各堤顶约低五尺,专为分龙汪闸上流水势,以保清江浦、护淮城而建”O 在另一份《恭报水涨疏》中也提到,因决口以下有新淤浅工一段,“并龙汪闸水溜湍急,上闸艰难,不无有稽迟之虑”③。根据奏疏中的山清吁盼同知多宏安、宿迁知县尚登岸等信息,可判断《恭报水涨疏》的上奏时间为康熙十七年或十八年,此时已改清江闸为龙汪闸。也就是说,清江闸改称龙汪闸的时间当为康熙十三年至十七年或十八年间。
此后直至乾隆初年,河官奏疏以及河工地图中频见龙汪闸名称。例如张鹏翩《治河全书》载“龙汪闸一座,金门宽二丈一尺二寸,康熙三十八年加高,石四层,止能束水,因金门上宽下窄,不能下板。月河闸宽二丈七尺六寸,两岸皆砌石工”。康熙三十八年(1699)对龙汪闸进行了维修,龙汪闸有月河,正
是清江闸的位置。康熙三十九年(1700)十二月,张鹏翻奏称:“平江伯陈埴建通济、新庄、福兴、清江、板闸等五闸,递相启闭,以防黄河之淤。……今天妃、福兴、板闸久废,新庄闸亦以无用弃之,惟存龙汪闸一座,金门参差,不能下板。……将见存之龙汪闸、宝应闸拆修金门,下板。设遇水涸,递相启闭,蓄水济运。”康熙四十年十一月,皇帝下旨要求张鹏翩“改建清江浦汛北岸版石工,加高龙汪闸四层,见今巩固行漕,修清江汛北岸越河闸一座”④。据上文语境,龙汪闸的说法频见于康熙年间,且多将龙汪闸与清江五闸相提并论,龙汪闸即清江闸无疑。
雍正年间,仍有“龙汪闸”的说法,江南河道总督的奏折中多次提到。例如,雍正十二年(1734)九月十五日的奏折中提到“清江浦有龙汪石闸一座”、“龙汪闸迤上数里之外凤阳厂地方”。雍正十三年(1735)二月初二日的奏折中提到,“清江浦凤阳厂新开引河,现今水势深通,粮艘遗行,连檣北上。其旧运河因修筑龙汪闸座,将河身两头筑坝”。此外还有“清江龙汪闸”的称谓,《行水金鉴》卷133弓I《大清会典》载清山阳县有闸五座,为“清江龙汪闸、永利闸、兴文闸、泾河闸、越河小闸”,而“旧有板闸、福兴、永清、窑湾四闸”俱废⑤。专门记载雍正间任江南河道总督的嵇曾筠的《嵇文敏公事略》中,也有“又奏清江之龙汪闸”的记载⑥,《行
水金鉴》卷159弓I《淮安府志》称,“过淮必从清江龙汪、天妃二闸入河”的记载⑤。可见,为避免发生
歧义,一些记载中特用“清江龙汪闸”来表述,以强
调此为位于清江浦河上的龙汪闸。
乾隆初年以后,才恢复清江闸的称谓,但不同
文献中的说法略有出入。《清高宗实录》“乾隆三
年四月甲午”条载:“工部议准,江南河道总督高斌
疏称……其新建正二闸应仍名通济,正三闸仍名
福兴,迤下清江浦之龙王闸仍名清江”。《大清会典则例》的记载与之一致:乾隆三年(1738)核准,“江南新建之正二闸仍名通济,正三闸仍名福兴,龙王闸仍名清江,其淤闭之广济闸,别筑草坝”⑦。此为经工部计议之后,颁发同意恢复清江闸之名。又据《清髙宗实录》“乾隆五年闰六月丙辰”条:“吏部议准,江南河道总督高斌疏请里河运口内新设之通济、福兴二闸,办理文案,请领俸工。有关钱粮均需条记,各应给条记一颗。并改正闸名之清江闸,亦请换给条记。从之。”这是吏部在履行水闸更名带来的官印交接文案的职责,再次证明此前将龙汪闸正闸恢复为清江闸的事实。不过前引光绪《清河县志》中则载,乾隆四年(1739)更改龙王闸(龙汪闸)为清江闸。相较而言,实录与政书等文献的可靠性更高,因此本文倾向于清乾隆三年恢复清江闸的名称。
3龙江闸、龙汪闸与龙王闸
“龙汪闸”又称作“龙王闸”。王先谦《东华录》记载,康熙五十六年(1717),原任河道总督于成龙条奏河工事宜,康熙皇帝谕大学士等:“朕于河务留心日久,曾屡经阅视河道,并详察河图,今观于成龙奏言,龙王闸闸底渐虚,应于五空桥等处建闸⑴。”陈重威、范本礼《水道纪略节录》载曰,运河“又北经淮安府城西,折西北为板闸,经清江浦为龙王闸”。乾隆《江南通志》记载,雍正十三年(1735),修筑山阳县清江浦“龙王闸”一座。乾隆
10淮阴工学院学报2019年
后期刊行的《水道提纲》卷七记载,“运河于清口黄淮交会之南分淮水,一支东流出御示闸,折东北流分为二支,以节水势。经清江浦前出龙王闸,折向南,而东南流岀板闸,又南流经淮安府城西”。
“龙汪闸”“龙王闸”均为清江闸的别称,没有本质区别,常交替使用。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周洽
的日记《看河纪程》,载曰:“康熙二十三年(1684)五月十九日早,岀河署起行,过龙王闸,西北行至惠济祠。……(六月十七日返回)又二十里至龙汪闸,过桥进署”⑧。上述记载中的龙汪闸(龙王闸),距离河署衙门北面不远,位置正是清江闸。
清江闸南侧的永济河上也有“龙汪闸”,不过实为“龙江闸”之误。永济河是一条越河,作为清江浦河的备用河道,龙江闸为永济河上所建的三闸之一。万历初年,黄河决崔镇,造成崔镇以下黄河淤塞,清江浦运道浅阻,“运船由清江浦出口,多艰险”。万历九年(1581),总漕尚书凌云翼奏开永
济河,称自窑湾至杨家涧一带30里尚有河形,可自武家墩以东至新庄旧闸16里间新开河道,以接运河通济闸出口。于是次年自浦西开挖永济河,起城南窑湾,经杨家庙、武家墩,至清口文华寺,全长
约45里,并于永济河上置窑湾、永清、龙江三闸,“以备清江浦之险”⑻。清江浦河与永济河并行使
用,有利于保障清江闸的安全,但仅运行一年,永
济河“因走漏部税,复闭塞”⑨。直到天启三年
(1623),总河刘士忠为疏浚清江浦正河,重新疏浚永济河,作为运船回空之用,不久又停用。此后,永济河仅作为运送食盐以及河工物料的通道,故又称盐河。
万历间潘季驯I《河防一览》附图中,明确标注了永济河上的“龙江闸”,同时也于清江浦河上标注了“清江闸”,二闸遥遥相对,可见清江闸、龙江闸是同时存在、互不相干的两座船闸。而且作为永济河三闸之一的龙江闸,很多文献中都有记载,如《明史》卷八十五,乾隆《江南通志》卷五十九、卷一百八以及薛凤祚《两河清汇易览》卷四,等。其中《两河清汇易览》附图中,永济河上明确绘有“龙江闸”,并记载“龙江闸闸夫二百三十三名”。此处龙江闸位于清河口,即永济河与运河交汇处,地理位置关键,故配备233名闸夫以维持水闸的正常运作。然而《明会典》记载,万历间山阳县有闸七座,分别为福兴闸、清江闸、板闸、黄浦减水闸、龙汪闸、永清闸、窑湾闸,又载龙汪、永清、窑湾“三闸,万历十年
永济河建”⑩。很明显,《明会典》误将“龙江闸”记载为“龙汪闸”。后来的《行水金鉴》未加辨识加以转载,从而造成以误传误的后果。
不仅如此,淮安境内尚有其它龙王闸、龙汪闸的记载。目前所见,龙王闸这一名称最早记载于薛凤祚《两河清汇易览》:“涧河,即菊花沟,在山阳运河之下,西接运河闸洞之水,东通射阳湖入海之路。西门水关通城河,兴文闸水绕南门城河,龙王闸接城河,绕旧城东门外龙江闸入涧河,由射阳入海”⑪。此处“龙王闸”与山阳城河相接,位于沿山阳旧城南门与东门途中的某处位置,显然与几十里外清江浦河上的龙王闸不是一处。按,山阳旧城东南隅有龙光闸。龙王闸是否为龙光闸的讹称,尚未可知。材料中还记载了龙江闸,位于旧城东门外,水流经此注入涧河。又据乾隆《山阳县志》记载:“龙王庙闸,涧河闸稍北,分水入市河”,“涧河闸,联城东门外”。可知联城东门外的涧河闸北,建有龙王庙闸,以此分流涧河的水入市河,供市河沿线乡村的农业灌溉和生活需用。薛风祚所说的“龙江闸”与乾隆《山阳县志》中的“龙王庙闸”,在空间上较为接近,是否为同一座闸,或者二者之间存在何种关联,亦需再作追究。
4结语
综上所述,清江闸是运河沿线重要的船闸之一,其出现与运作,不仅有利于漕粮运输,而且促进了清江浦城的发展与繁荣。清江闸的别称龙汪闸,最早出现于河道总督靳辅的奏疏中,大约在康熙十三年
至十七年或十八年间,直到乾隆三年才恢复清江闸的称谓。频见于史籍的龙汪闸,多指清江浦河上的清江闸。淮安境内的龙汪闸亦不止一处,万历年间永济河上的龙汪闸,实为《明会典》将龙江闸误载为龙汪闸所致。
康熙年间改清江闸为龙王闸(龙汪闸),乾隆三年恢复清江闸的名称,其间的改名与复名并非易事,需河道官员上疏奏请,经过工部核准,再经朝廷颁旨告谕,乾隆三年河道总督高斌疏请恢复清江闸的名称,即为明证。改清江闸为龙王闸(龙汪闸),应该发生在靳辅任河道总督前夕或任职初期,此时正值黄淮水流漫溢为患,这从靳辅接任王光裕任河道总督,至莅任初期进行的一系列治河
第4期李德楠,王聪明:运河清江闸、龙汪闸名称考辨11
举措,可得到明显的反映。本文揣测,除水利工程与设施的建设,靳辅等河道官员可能希望从信仰的层面,为漕运与民生消灾弥祸。也就是说,利用龙王信仰的力量来震慑水患,不仅精心维护与管理清江闸的运作,而且将名字改为龙王闸(龙汪闸),以增强抵御水患的能力。根据乾隆《山阳县志》中“又名龙王闸”以及光绪《清河县志》中“后改名龙王闸,一曰龙汪闸”的表述,可进一步推论当初应是先将清江闸改为龙王闸。而且,“汪”字在淮安方言中的使用较为普遍,用来指大水塘,龙汪闸宽阔的闸塘即为汪,故龙王闸很自然被民间俗称为龙汪闸。
另外,本文对于乾隆三年恢复清江闸的分析,不仅有助于推动运河本体相关问题的研究,还有助于河
工地图年代的判读,例如现藏国家图书馆的《岳阳至长江入海及自江阴沿大运河至北京故宫水道彩图》以及高晋、萨载编绘的《黄运湖河全图》,以往被认定为乾隆元年或乾隆年间,如今根据图中绘有的“清江闸”名称,可进一步精确为乾隆三年以后。
注释:
①(清)金秉祚修、丁一寿等纂.乾隆山阳县志[M].清乾隆
十四年(1749)刻本。
②(清)卫哲治等修、叶长扬等纂,荀德麟等点校.乾隆淮
安府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8。
③(清)靳辅.治河奏绩书[M].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
湾商务印书馆。
④(清)尹继善、赵国麟修,黄之隽、章士凤纂.乾隆江南通
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⑤(清)傅泽洪撰.行水金鉴[Z].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⑥(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M].清同治刻本。
⑦(清)官修.乾隆朝大清会典则例[M].文渊阁四库全书,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⑧(清)周洽.看河纪程[M].嘉庆二十年刻本。
⑨(明)朱国盛、徐标•南河志[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
南:齐鲁书社,1996。
⑩(明)申时行.大明会典[M].明万历内府刻本。
⑪(清)薛凤祚.两河清汇易览[M].清抄本。
参考文献:
[1](清)黄汝香•光绪清河县志[M].台北:台湾成文出版
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什么社,1983.
[2]李孝聪,席会东.淮安运河图考[M].北京:中国书籍出
版社,200&
[3]陈清义.运河图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6.
[4](清)吴伟业.吴梅村诗集笺注[M].上海:世界书局,
1936.
[5]冯其庸,叶君远.吴梅村年谱[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
社,2007.
[6](清)谈迁.北游录•纪程[M].北京冲华书局,1960.
[7](清)王先谦.东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冲华书局,1974.
(责任编辑:郑孝芬)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