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职业认同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刘聪颖 梁锐 林益婷 林银蓉 黄婉霞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第43期
作者:刘聪颖 梁锐 林益婷 林银蓉 黄婉霞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第43期
[摘 要] 为了解护生职业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广州市内1所医学类本科院校、2所高职院校、1所中职学校的1396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护生职业认同总体得分为 (57.80±10.80)分,护生职业认同呈一般认同水平;报读原因、高考志愿、所在年级、性别和是否学生干部是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P
[关 键 词] 职业认同;现状;影响因素;护生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3-0074-02
职业认同(Career Identity)是个体在成长、学习经历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对自身所从事职业的正性评价[1],是个体职业选择、规划和深造的重要影响因素[2]。护生护理职业认同是指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生身份、护理行业和护士职业的认知和评价[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三孩政策的放开,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需要更多高素质的
护生加入护理队伍,为健康中国事业建设提供稳定的护理人力资源保障。护生是我国护理人才队伍的后备力量,护生高职业认同有利于护生稳定就业,保证护理岗位的衔接。反之,护生的职业认同感越低,其从事护理职业的意愿就会下降,从而导致流失率增高。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高职护理专业教育,加大护理专业人才供给。”[4]可见积极开展护生职业认同教育,对保障护理人力资源供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抽样方法,从广州市内1所医学类本科院校、2所高职院校和1所中职学校选取1396名护生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168名(12.0%),女生1228名(88.0%);学历为中专36人(2.6%),大专1220人(87.4%),本科115人(8.2%),研究生25人(1.8);所在年级为一年级525人(37.6%),二年级498人(35.7%),三年级329人(23.6%),四年级44人(3.1%);第一志愿报考护理963人(69.0%),非第一志愿433人(31.0%);报读护理专业原因为“自己喜欢”387人(27.7%),“参考父母意见”388人(27.8%),“好就业”455人(32.6%),“其他原因”166人(11.9%);担任学生干部718人(51.4%),没有担任学生干部678人(48.6%)。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方法
本研究通过问卷星发放和回收问卷,所使用的问卷由两部分构成,基本资料问卷和护生职业认同问卷。护生职业认同问卷是由郝玉芳[5]编制,包含5个维度,17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计分,其中有1道题目为反向计分,问卷总分为85分。目前该问卷还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判断:总分17~为“不认同”,34~为“较不认同”,51~为“一般认同”,68~为“比较认同”,76~为“很认同”。本次调查的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945,表明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好。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1489份,剔除无效问卷93份,保留有效问卷1396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3.75%。
(二)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7.0软件对整理好的数据进行统计,定量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组间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LSD-t检验进行组间两两比较,最后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影响护生职业认同的因素。
三、研究结果
(一)护生职业认同情况分析
1396名护生的职业认同总得分为(57.80±10.80)分,平均得分为(3.40±0.64)分。将5个维度平均得分的高低进行排序,分别是“社会说服”(3.55±0.88)分、“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3.48±0.73)分、“职业自主选择性”(3.45±0.66)分、“职业自我概念”(3.42±0.70)分和“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3.21±0.72)分。
(二)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探讨护生一般人口学资料对其职业认同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性别(F=28.244,P<0.01)、年级(F=47.41,P<0.01)、学历(F=87.189,P<0.01)护生的职业认同程度具有显著差异。报考志愿(F=72.290,P<0.01)、报读原因(F=39.287,P<0.01)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F=13.408,P<0.01)对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为进一步了解組间的关系进行LSD-t检验表明,学历为大专的护生,其职业认同程度均高于本科、中专和研究生学历的护生;年级为一年级的护生职业认同
好工作的专业感最高,其次是三年级的护生;就读原因为“自己喜欢”的护生职业认同感依次高于就读原因为“好工作”“父母意见”或“其他原因”的护生。
运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对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对回归方程模型进行检验(F=28.359,P<0.01),表明该回归方程有意义。本研究共有5个项目进入回归方程,根据标准偏回归系数和t值绝对值的大小,确定影响护生职业认同程度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报读原因(0.211,8.188)、报考志愿(0.211,5.960)、所在年级(0.133,5.309)、性别(0.127,5.072)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0.080,3.219)。
四、讨论及建议
护生的职业认同水平会影响其入职后的工作投入、工作表现、身心健康以及留职意愿等[6]。本调查结果显示,护生职业认同仍有提升空间,这与段迎等[7]研究结果一致,可能与护理教育中缺少对护生职业规划的长期指导有关。“社会说服”维度得分最高,护生更愿意接受护理前辈的鼓励,更容易受到榜样精神的影响。护理教育者应积极用好榜样作用,统筹规划将榜样作用融入各教学环节。例如,要充分利用好“第一堂课”,邀请护理权威人士对
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分析护理事业的发展前景,鼓励护生积极投身于护理事业。坚持立德树人,大力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将我国护理事业发展中的积极事件和优秀护理前辈的事迹融入课程教学,加强榜样角作用,坚定护生的理想信念。结合“第二课堂”活动,定期邀请医院护理专家、其他学校的护理学者到学校开展学术研究、职业规划、工作体会等活动。要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可采用讲座、作坊、名师工作室、团体心理游戏等形式,形成积极的校园文化。可聘请附属医院的优秀护士担任荣誉班主任,对护生职业规划和发展给予正确引导。护生“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维度得分最低,可能与护生對留职获得的收益和离职引起的风险缺乏了解有关。学校可以在寒暑假组织护生参与临床见习或实践活动,让护生提前感知护士职业的价值和职业获益感,从而实现有效的职业引导。
本研究发现,“自己报读”和“第一志愿报考”的护生职业认同程度较高。护生主动选择护理作为其立志从事的职业,大多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够较早地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护士职业的现状、发展与意义,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可见,及早培养护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情感有利于提高护生职业认同。护理教育者可通过采用PBL、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加强学校与医院的联动,帮助护生及早了解临床护理工作情况,培养专业兴趣和专业情怀。本研究还发现,职业认同水平最高的是一年级护
生,其次是三年级护生。表明护生职业认同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复杂、阶段性的变化过程,总体呈现波浪状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女护生职业认同高于男护生,这与杨姮[8]等学者的研究结果相同。护理教育者应为男护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教育,聘请医院优秀的男护士作为男护生的职业规划导师,帮助男护生了解男护士的发展前景和价值,稳定其专业思想。例如在“护士职业素养”这门课,护理教师可根据男护生的特点,结合行业标准和课程内容,以活页式教材的形式编写适合男护生护理礼仪训练的补充教材,实现个性化教学。本调查结果显示,担任学生干部的护生职业认同水平高于非学生干部的护生。原因可能是担任干部的护生参与学校各项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与教师的沟通联系更多,对护理专业有更深刻的认识。
综上所述,护理教育者应尊重护生的意愿,从护生入学的“第一堂课”到护生的毕业典礼整个学习生涯,将专业学习和专业思想教育有机融合,通过实践活动让护生及早了解护理行业发展前景,培养专业兴趣。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教育,帮助护生结合自身情况和能力进行职业规划,从而形成稳定的专业思想和积极的专业情感。
参考文献:
[1]Mcgowen K R, Hart L E. Still different after all these years: Gender differences in professional identity formation [J].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 Practice,1990,21(2):118-12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