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无悔的选择等
教师,无悔的选择
袁晖宇
记忆的河水,静静地漫流而过。
推开最初记忆的门,那时的我只是个无知的孩童。
七岁时,老师在我的心中像妈妈,知道的东西好多好多!
十三岁时,感觉老师很伟大,当老师真好!
十九岁时,告别师范学校的恩师和一大帮校友,回到久别的家乡,走进偏远的乡村小学。漫步在闭塞的土地上,夕阳古柏,小桥流水,无法飘逸我苦涩的感觉。但每天早晨上班踏进校门的那一刻,我就在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师,是传授知识技能的人。古人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人对老师的一种概括和解释,也说明了一个老师的责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教育就是用已知的知识去为未来培养人才的过程。我懂得的专业知识比学生多,我要尽量地把我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使他们能够理解吸收,把他们培养成才,这就是我要做的。从此,站在三尺讲台上,我就有一种难言的甜蜜,宛如有一支悦耳的乐曲,萦绕在我年轻的心灵。看着那一张张稚嫩的小脸,我不禁想起阳光、雨露和希望。那一双双清澈的小眼睛,就是爱的巨大力量!
二十三岁时,我被调到另一所乡村小学。老化的横梁斑驳着古庙般遥远的痕迹,条条小道延伸着杂草丛生的崎岖。我负重的思绪常常在风中、在雨中,如校外路旁的竹叶,片片冰凉。但迷蒙的粉笔灰并没有迷蒙我记忆的视线。那是一个春天的下午,我的办公室来了一客人:憨憨的小平头长成了
大平头、朝天的羊角辫垂成了漂亮的松鼠尾……只有微笑,还是那种我熟悉的微笑。一声“老师,您好”浓缩了六年的问候,晶莹的泪花饱含着千言万语。顿时,一堆烈焰在我心中燃起,烤干了我在这所学校的所有失落!
已过而立之年的我被调到了宽敞明亮的中心小学。天空,是那么高,那么蓝。看着一双双明亮的小眼睛,我意气风发;面对那一张张毕业合影,我心里自豪。他们走了。循着我来的山路。而我呢,却不再想走……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过不惑之年。蓦然回首,我的生命竟是那样的充实,那么的甜美!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教师这个岗位啊,是多么的普通,又是何等的不寻常。这里虽不是钻机隆隆的矿山,却储存着祖国最珍贵的宝藏,有多少彩的矿石,经过我的开采和冶炼,变成了铮亮铆钉钉在精密的机床上闪闪发光!
谈起我们的职业,是多么的平凡,却又何等的高尚。我不是水手长,却带领孩子们征服了多少惊涛骇浪;我不是设计师。却为孩子们架设了多少通往知识的桥梁;我不是建筑师,却塑造了多少振兴中华的心灵!
教师这个职业,珍藏着亿万人民的希望。我的青春虽不能永在,却在孩子们身上加倍延长,为祖国增了春,为大地添了花香!
教师,我此生无悔的选择。
初探农村学校的德育教育
韦罗盛
德育是农村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中小学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目的与归宿,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统一协作。共同努力。造就美德的
教育工作的最根本目的。
一、以学校教育为主导
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教师自己首先做到。因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在工作中。教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还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自己犯错误也能承认错误,“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学校是教育的主导,应健全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立学校德育工作系统,还要建立思想道德教育制度。学校是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学校要自觉发挥主导性功能。在队伍结构及动力上,要以教师为主,教师要依法履行教书育人的天职,在德育队伍建设上,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及备方面德育业务素质的培训,全面提高广大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业务素质,努力建设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工作大军,尤其要引导广大教师遵循改革开放新时期教育工作的规律、原则、方法和青少年年龄、心理的新特点,科学、自觉、创造性地搞好德育工作。这是当前与今后优化教育队伍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务必面向未来,抓紧落实。
二、以家庭教育为基础
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要素之一,自古以来就被置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项艰苦而又细致的工作。家长要培养孩子具有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
德的良好品质,还要培养孩子朴实、勤奋、诚实、勇敢和坚强的毅力。在这些工作中,家长对孩子要持有尊重和信任的态度,本人则要以身作则。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没有教材、没有课堂,其教育力量不仅取决于家长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而且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家长自身的榜样作用。家庭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之中由家长言传身教实施的。家长的言谈举止,时刻在影响着孩子,而其就像家长的影子,不仅会“上行下效”,很可能还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榜样是无法伪装的,它是人的综合素质的自然流露。无论家长有意还是无意,都会起到榜样的作用。教师应该让家长认识到以身立本最直接、最经常、最深刻的教育,千万不可等闲视之。
三、以社会教育为延伸
当前,在学生中,不爱劳动、不守纪律、畏难怕苦的现象比较普遍,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德育实效性日益减弱。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不和谐,社会、家庭教育没有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相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校教育导向的分力,甚至反力。在学校,学生接受的是正面的、正统的教育,而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又迫使他们被动地、茫然地去感受生活的多重性。这样,社会生活中积极与消极、美好与丑恶、文明与愚昧、先进与落后的矛盾现象,必然使学生单一的思想和单面的价值体系产生裂痕,给中学德育工作带来了正负抵消的作用。教育不再单纯是学校势单力薄的孤军作战,
不惑之年多少岁而是与家庭、社会紧密配合,共同开展的一项社会活动。我们学校应积极与周边的社区、村委会取得联系,利用社区、村委会的资源,对学生开展各种德育教育活动,强化培养学生的明辨力、抗诱力和意志力。
总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是农村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机制。三者之间如果能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同向、同力的德育网络,那么我们的德育工作就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