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篆书起源到各时期的发展,从篆书欣赏到篆书的学习:杂谈篆书
篆字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文字,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篆书书法是中国书法的五大书体之一,它和楷书、行书、草书、隶书一道构成了独特的中国汉字书法艺术。篆书的很多书法经典佳作,千百年来广为流传,至今仍被书法爱好者所学习和欣赏。
在书法的五大书体之中,篆书恐怕是最神秘,最不为人所了解的一种书体。它如何的起源与演变?又在历朝历代各个时期如何发展?我们应该如何欣赏篆书?又如何学习篆书?当代篆书发展现状?
这些问题,恐怕书法爱好者并不太熟悉。本文就试着就这些问题做一回溯与分析,目的是抛砖引玉,希望引来更多对传统书法文化的研究与讨论。
篆书起源:
历史上,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夏、商、周三代,被称为“先秦”。
先秦时期的文字包括以下四种:
考证时间1、从文字诞生之初就产生的甲骨文;甲骨文是殷商时期由巫师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都是占卜、或祭袍活动的文字。
甲骨文
2、商朝时期诞生的金文;金文是商朝时期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其有名的代表作有《大盂鼎》、《毛公鼎》、《散氏盘》等。金文起源于商朝只是目前的普遍看法,还有待确切考证。事实上,关于金文涎生的时间是有争议的,一种认为金文是由甲骨文发展而来。另一种则认为,金文的起源早于甲骨文。
金文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石鼓文,石鼓文为东周战国时代的秦国刻石,是秦王命人凿造的十枚石鼓,上面内容都是用籀文刻的四言诗,记载一些秦王游猎之事。
石鼓文
4、还有竹简木牍、帛书等。
竹简
先秦时期产生的这些文字被后世统称为“大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文字、货币、车辙和度量衡等,即“车同轨,书同文”。他命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的工作,李斯以秦国文字为文字统一标准,撰写了一批文字,刻在全国各地的名山上供人参照学习,有《泰山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琅琊
台刻石》。
泰山刻石
秦始皇统一后的文字被后世称为小篆,也叫秦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