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无序暗藏灾难 ——北京密云彩虹桥事件回顾
封面故事
失控人潮与致命无序
——关注人员密集活动场所防灾减灾
■ 本刊编辑部
多年来,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公共场所的娱乐活动日益增多,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不断提高。但是,当人员流动越发频繁、集中,随之潜藏的安全隐患也越发突出。
2013年1月27日,巴西圣玛丽亚夜总会火灾事故233人死106人伤;
2014年12月31日,上海外滩踩踏事故36人死49人伤;
2015年12月16日,台湾新北游乐园粉尘爆炸事故12人死500多人伤;
2016年3月22日,比利时布鲁塞尔机场爆炸事件18人死32人伤;
2017年12月21日,韩国堤川市体育中心火灾事故29人死29人伤;
2018年12月8日,意大利夜总会踩踏事故6人死100多人伤……
中国减灾2019
3月下·2019·中国减灾
中国减灾
封面故事
失控人潮与致命无序
——关注人员密集活动场所防灾减灾
危险,并不远
人是社会的基础,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这样的意义使得人成为各类事故中最大的风险因素,也是最大的受害者。国内外公共场所内发生的一件件恶性事故和一串串伤亡数字似乎都在不断警示人们:危险离我们并不远,反而近在我们身边。
人员密集场所在我国新消防法(09版)第七十三条中有界定标准,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
密云旅游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在公安部第73号令《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和GA653-2006《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第3.3条也对其有所界定。综合相关的界定标准,涉及的大部分场所都是供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休闲娱乐经常出入的地方,可以说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在人员密集场所发生安全事故其实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公众娱乐的活动场所。这些场所普遍有人员密度大、流动性强、人员构成复杂等特点,加之娱乐活动场所的使用性质和功能也增加了发生事故的风险。人员集中,风险聚焦,一旦“引燃”不安全因素,就可能引发社会治安、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等问题。而此时发生火灾、爆炸、拥挤踩踏、建筑物坍塌等自然灾害或人为的事故,人们极易惊慌失措、互相拥挤,使场面无序难以控制。这样难免出现人员疏散困难,造成死伤、财产损失等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人员密集,敲响心中警钟
人多,体现在词语中大多数都是积极向上、十分正面的,比如“雁怕离,人怕掉队”“集体的力量如钢铁”“人多山倒,力众海移”。可身处在特定的环境内,就体现不出人多的优势了,反而只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人在文化、环境的影响下,有喜欢热闹和好奇心强的天性。逢年过节,各类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增多,
哪里举办大型活动,哪里便是人潮涌动。越火爆越热闹的地方人越多,人员流量往往会高出以往许多倍。而且,大部分人会存在一种从众心理,生活中也不难见到。比如,人们经常会不自觉地选择人气旺的饭馆、繁华的商区、热门的景区……这样的生活习惯无疑成为接近风险的潜在诱因之一。要知道此时发生的事故,大多都是难以预料的。
在北京,冬季延庆龙庆峡的冰灯非常漂亮,也很有名气。龙庆峡自1987年开始举办冰灯艺术节,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成为冬季到北京旅游的传统项目之一。特别是春节假期,游人络绎不绝。2019年2月8日正值过年期间,当晚20时07分,龙庆峡冰灯展区发生山体碎石坠落,碎石穿透了展区顶棚,致数名游客受伤。据统计,该事故造成1死13伤。事发后,龙庆峡进行了景区关闭及退票处理,并对景区进行全面排查。
有报道介绍,此届的冰灯展区位于古城水库巨坝之下,在两山峡谷之间,展区的背景就是由两个山体自然渗水形成的巨大冰柱所构成的冰瀑景象营造出来的。当时在场的一名游客发出微博感叹道:“本来在给孩子拍照,突然轰隆隆地一大堆冰块从山洞顶上崩开往下砸,就像是电影里才能看到的场景,再往前走一两米就完蛋了。”也有人发出帖子说:“我今天下午去的,5点多了离门口就2.4公里了,可是队伍排到6点左右还是有大约800米才能到门口。排队排的烦,转身回家了,要不然8点多正好在景区里面……”有不少人跟帖表示,碎石坠落时,自己也还在门口排队呢。
这一次的事故伤亡不算严重,但十足的令人后怕。事故又恰恰发生在过去不久的2019年
14中国减灾·2019·3月下
15
3月下·2019·中国减灾开展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活动,并对公众进行相关培训。再比如,2019年2月14日,在元宵节来临之际,应急管理部就通过官方发布了
安全提示。提示指出,元宵节前后,各地举办灯会要切实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及燃放的安全监管,重点防范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和踩踏等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还对生产安全和交通安全等方面做出了提示。显然,我国也在顺时提高各方面的工作要求来应对突发事故。
在应急准备和应急处置方面国外有好的经验可以借鉴。
2013年澳大利亚悉尼跨年庆典烟花汇演,现场观众达到150万。而事前,为保障安全,警方就提前两个星期通过传媒向公众普及相关的安全知识,并告知人们届时将扩大无饮酒区域以及当日警方会采取的措施等。这些提前预警的小举措起到了让公众心中有数,增强自律性的作用。
德国,在柏林的地标性建筑勃兰登堡门前举办跨年活动的习俗已多年。每逢新年前夜,勃兰登堡门到胜利柱约2公里长的六一七大道上就会人潮涌动。如何对现场人员数量和流向进行控制,德国政府有自己的举措。该活动现场共设置7个出入口,一旦人数超过设定上限,入口将被警方关闭。2012年12月3
1日晚21时现场人数就接近饱和,23时左右人数升至百万,此时所有入口均被关闭,场面得到及时控制。
有了政府和高科技的保驾护航,自身的安全防范一样必不可少。意外,总是始料不及的。正因如此,更不能漫不经心,甚至抱有侥幸心理,不要因自己一时的贪玩、贪心而忽略掉身边的安全隐患。当参与到人员密集的活动时,要提前多去了解一些防范措施,并时刻提醒自己多加留心。毕竟关键时刻通过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春节期间,新年刚刚开始就结结实实地在人们耳边敲响了一记警钟。
场所监管与自身防范一个都不能少
火灾和拥挤踩踏是人员密集场所最常见的事故。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此类事故逐渐增多,其实也暴露出不少关于安全预案、消防设计、应急处置等环环相扣的安全管理问题。因而,国内外相关政府对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防控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积极采取不同手段加强安保措施,严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2015年,我国人员密集场所风险预警系统在北京的西单、大栅栏、什刹海、天安门等区域投入使用。该系统不仅可提前30分钟实现重点区域人安全容量预警,更可预测未来1天甚至1周的人总量和峰
值时段,完成重大节假日的安保任务。并且,新一代的更快、更准确的防控系统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不仅是北京,我国其他省市也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管理做出了细致防控。
例如,吉林省对公共娱乐场所增加新的规定: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不得在人员密集场所举办大型众性活动。要求严格控制营业期间的人流,并明确疏散引导人员,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时,不得超过额定人数。甘肃省为及时了解和掌握人员密集场所的基本状况及安全生产动态,相关部门联合下发通知文件,要求全省所有生产建设重点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安装使用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信息必须接入主管单位的视频监控平台,实施24小时监控及录像,并逐步接入所在地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的视频监控中心。
除了硬件的防控,我国也不缺乏软性的处理方式。不少地区政府在人员密集场所会组织
16中国减灾·2019·3月下
失控人潮与致命无序
2004年2月5日晚,在北京市密云县的密虹公园内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踩踏事故,37人死亡,37人受伤。这起事故的发生,暴露出城市应急体系不够健全、防范和处置各类重大突发事件能力不足、众缺乏安全防范和紧急避险常识等问题,着实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2004年2月2日晚19时30分,北京市密云第二届迎春灯展拉开帷幕。整个活动在白河西门桥至彩虹桥段两岸展开,河两岸悬挂上万盏以中国结为造型的火红的灯笼。穿县城而过的十里白河被两岸上万盏五彩缤纷的花灯点缀得灯火辉煌,成为节日中密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2月5日,正值元宵佳节,不少人选择晚上来这里看灯、赏月。
灯火下的悲剧
就在这个举家欢庆的夜晚,一阵刹车声打
封面故事
——关注人员密集活动场所防灾减灾
破了密云医院急诊室的平静。救护车、出租车、面包车,杂乱地停在医院的门口。车门打开后,一衣冠不整的人迅速冲进了急诊室,抬眼一看,有些人甚至只有一只鞋,很多人身上都有鞋印。伴随着人的涌入,后面有人大喊了起来“麻烦让一下,病人危重!需要急救!”随后是急救车抬床快速压过地面的声音。人让开一条道,急救车医生拉着一个病人向医生跑了过来。
“发生什么了?”急诊医生向急救车医生
询问道。
“彩虹桥公园出事了!人出现了踩踏!这是第一批,后边还有很多病人!”急救车医
混乱无序  暗藏灾难
—— 北京密云彩虹桥事件回顾
■ 
舒    苒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