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保护建议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保护建议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同样应该重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建议,请阅读,上公文站,发现学习。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保护建议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这部公约中,首次提到对传统节日与仪式的保护问题,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以官方的名义提出对历时性文化遗产――传统节日实施全方位保护。①
各民族传统节日2006年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518项代表作中,文化空间类项目只有50项,;2008年,第二批510项代表作,民俗文化遗产51项;2011年第三批191项代表作,文化空间类项目23项。三批民俗类文化空间都很稳定,都没有超过10%,而文学艺术类的代表作高达60%,这种比例显然很不平衡。国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或轻视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和重视或偏向艺术遗产保护的倾向,是不符合中国传统民俗文化遗产的真实国情的。而其中被明
显忽视的民俗文化空间的节日文化和庙会文化遗产的保护正式本文作者要谈论的。
自2005年韩国成功申请“端午祭”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对传统节日的保护越来越重视。2008 年国务院公布新的节假日管理办法,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列入法定假日。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五个传统节日是以汉族为主体的部分族的传统节日,而其他少数民族②的传统节日被忽视了。单是春节,藏彝侗蒙等每个族的时间和节庆都不一样,和汉族也有很大区别,但在立法和文化上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随着全国各地民俗组织和政府机构对当地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空间“申遗”的热烈开展,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保护越来越成为焦点。在对这些节日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尤其是相对小众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更是缺乏科学的导向。
一、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的价值
“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在联合国《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我国制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都属于重要内容。所谓的“传统节日”,民俗学研究员苑利认为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科学价值的传统节庆活动”。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同地域不同气候的人们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下逐步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的、丰富的传统节日。
民俗学教授萧放把传统节日归纳为三大层面、五个要素。三大层面指:节日物质生活层面的传统;节日社会生活层面的传统;节日精神生活方面的传统。三大层面也可归结为五大要素:信仰、伦理、传说、饮食、娱乐。③同样,这三大层面、五大要素也适用于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与各民族的历史、社会、经济、天文、历法、音乐、歌舞、饮食、服饰和宗教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每个少数族意识的个性表达。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价值也体现在这些方面。
首先,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有助于对族历史的补充和佐证。我国很多小族地处偏僻、人数稀少,历史悠久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但他们的历史往往缺乏文献资料的佐证,历史依靠传说和祖辈口耳相传的习俗来保存,而这些习俗一般都体现在这些族的传统节日当中。很多少数民族都有以崇拜英雄人物和纪念历史上重大事件为主题的节日。人们往往在事件发生的地区集会,颂歌或念祭文怀念民族英雄以及本民族历史上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集会时族中的老者或长辈会一代又一代向后人讲述先民的故事。这
些故事可能被神化或缺失了元素,但它们一般都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如贵阳地区的节日“四月八”,记述了“格罗格桑”( 今贵阳市一带)的苗族英雄首领古波禄率领苗民与异族作战的故事。④如四川尔苏藏族的“还山鸡”节是源自三国时期诸葛亮入蜀与当地少数民族作战的故事。这些节日不仅记载了这些民族自身的历史,同时也能佐证其他民族的历史。
其次,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对每个民族宗教信仰的尊重。几乎我国的每个族都有以祭祀神灵、纪念祖先为主的节日。这些节日一般由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进化而来,而晚期可能与外来的如佛教文化产生联系。对自然地崇拜如蒙古族的祭天、祭海、祭地母、祭秋、祭敖包;鄂伦春族的祭太阳、祭月亮、祭春、送火神、祭北斗星;对祖先崇拜有水族的祭祖节;瑶族的敬祖节;畲族的祭祖节、迎祖节等等。而像尔苏藏族的“还山鸡节”,是宗教和祖先崇拜的结合,在三国以前尔苏先民并没有这个节日,但他们都是原始的古老的“本教徒”,本教徒是崇拜山、崇拜石头的。三国后期,孔明将蜀地的土著们驱逐到大渡河以南,尔苏藏族在迁移的过程中形成了“还山鸡节”,既是敬奉山神,又是祭祀祖先。每个族都有自己的信仰,而我国复杂,更要了解每个族的宗教文化,维护他们的信仰,尊重他们的宗教自由,这样更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稳定。
再次,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有助于对族生产生活方式的传承。我国少数民族主要从事农牧业生产,有的还兼营捕鱼、狩猎和采集,一般都有以欢庆丰收、农业生产为主的节日。在这些节日,人们庆祝丰收,必定要食用当地的农作物或渔猎或以其为祭品奉神。正如汉族的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凉山彝族的“火把节”的特食物是“坨坨肉”;蒙古族“那达幕”、“马奶节”喝马奶酒、吃烤全羊;藏族的“”吃牦牛奶制成的酸奶。这些传统肯定与当时的农作物生产和经济发展有关系。所以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不仅传承了饮食文化,还折射出了历史上的经济生产。
第四,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有助于对族的民俗艺术的传承。在盛大的节日集会中,人们都会穿出本民族最隆重的服装,唱起本民族语言的歌曲,跳起本民族特有的舞蹈,奏起本民族可能传承数代的乐章,这些都是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通民众对相对人数多的少数民族的服装比较熟悉如藏族、蒙古族,但对其他很多小民族的服饰就不甚清楚了,甚至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这些民族的人们自己都不再穿着本民族的服饰了。可能真的只有在这些重大的传统节日里才会出现这些造型各异、传承千载的服饰了。音乐舞蹈,尤其是歌曲保存下来的较多,大多都是言传身教,虽有删改变异,相较于语言可能还是好得多。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对民俗艺术传承的意义是迫切的、重要的。 二、民族旅游下的节日保
护
高速发展的经济冲击着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生存土壤,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如今正面临危机。随着交通、通讯设施的不断完善,网络媒体的普及和兴盛,外来文化大量涌入,民族文化传统节日对于众文化选择的唯一性被打破,传统节日对众的凝聚力正在逐渐减弱。
随着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民俗文化空间的研究,我国从政府到普通百姓都越来越关注和重视传统节日。不约而同地,全国各地在申请少数民族民俗活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轰轰烈烈的特旅游遍地开花――大家都选择了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或者称“民族旅游”。民族旅游( Ethnic Tourism)在国外被称为AboriginalTourism 或Indigenous Tourism (土著/ 原著民旅游),在地区又被称作异族观光,它是一种根据当地人口和社会文化特征来命名的旅游形式。⑤一般而言,民族旅游是指旅游者前往少数民族(土著民族)的居住地区旅游。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许多知名的民族旅游,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蒙古族的“那达慕”、纳西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芦笙节”、白族的“三月街”、京族的“哈节”、毛难族的“庙节”等等,这些节日每年都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不得不说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对传统节日的保护起到了作用。
近年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确实与其他文化遗产一样受到了空前关注,但许多有关保护传统节日遗产的理论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尤其是“原汁原味”的保护还是“与时俱进”的发展之争一直没有停止。不少因开发“民族旅游”而产生的“保护”问题更是加剧了这场争议,“原汁原味”的民族旅游似乎缺乏了商业吸引,“与时俱进”的民族旅游又似乎丧失了传统节日的某些精髓流于庸俗。确实,在民族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
首先,不少地方为了紧抓经济利益,文化旅游项目匆匆上马,传统节日缺乏科学的考证,传说故事生搬硬套,旅游景点穿凿附会,不仅令内行人贻笑大方,更使得不知情者信以为真,歪曲历史真相。如尔苏藏族的“还山鸡节”,在2007年申请省级非遗时,就被误为“环山鸡节”,认为与摩梭人的“环山”一样,是基于对山神的崇拜、绕山祈福的行为。其实“还山鸡节”又称“放山鸡节”,是向山神还愿敬献白公鸡的祭祀活动,与“环山”是两回事。但是由于尔苏藏族族太小,大家了解太少,即使是一些民族学家也误以为是“环山”,在早几年的报章杂志上多有此误读。这就是事先没有进行严密考证的缘故。
其次,为了接待一些VIP客人,或为了招商引资,也可能只是为了吸引游客,一些传统的隆重的节祭活动逐渐演变为纯粹的表演性活动了。不仅游客可以参加、拍照,电视台可以摄
影、录像,甚至还要人为地增加一些热闹的气氛,失去了节日最初的神圣性和功能性,沦为获利的一种工具。再举“还山鸡节”的例子,据当地的规矩,上神山祭祖外人不可参加,十二岁以上的女人也不能参加,但自从变为当地县政府的旅游项目后,规矩都被打破了。不得不说,这样的行为给当地文化持有者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挫伤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
再则,政府行政干预过度。为了提高效率,一些地方政府把传统节庆活动一手包办,制定流程、安排彩排、统一服装、指导歌舞,将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包装的越来越像,同质化也庸俗化了,丧失了民俗节庆活动的活态性。行政化严重干预了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保护与开发中的文化资源配置。像“锅庄”是流行于西南诸多少数民族的舞蹈,但每个民族势必是有所不同的。在地方权利认证的“锅庄”舞老师的教导下,藏族、彝族、羌族、门巴、纳西最终都跳着一样的舞蹈,穿着一样的舞衣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