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族过春节的习俗
春节不仅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那么你了解春节吗"春节的来历和习俗有哪些,它有什么传说故事,春节的起源又是怎么来的,这些你都知道吗,接下来我们就跟你一起来认识我们的春节吧。
1、春节介绍
中文名:春节
英文名:Spring Festival、Chinese New Year
别称:年、岁首、新春、新年、过年
节日时间:农历正月初一
节日类型:传统节日
流行地区:中国,东亚、东南亚等其他华人华侨聚集地
节日起源:舜即天子位,带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
节日活动:扫尘、守岁、拜年、贴春联、爆竹、发压岁等
节日饮食:腊八粥、年糕、饺子、春卷、元宵(汤圆)
节日意义:农历新年的开场
设定时间:中国虞舜时期
各民族传统节日持续时间:4000余年
定型时期:西汉
2、春节的来历: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现代,人们把农历正月初一开场为春节,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完毕,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在不同时代,春节的名称也有不同。
在先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
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
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
到了唐宋元明,那么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
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3、民族习俗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
壮族
壮族的春节从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三天。除夕,家家杀鸡宰鸭,蒸制扣肉、粉精肉、叉烧肉等。除夕的米饭要蒸得很多,象征富裕。饭桌上要有白斩鸡,有老人的家庭,还要炖猪脚和炖整鸡。粽子是壮族春节必不可少的食品,但在三十晚上却不吃。壮族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品,大的一、二斤重,小的仅二、三两。除此还有一种〞凤莫〞,意为特大粽子,重达一、二十斤。粽子味香堪称一绝。正月初一和初二有客人至要吃粽子。春节期间要举行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等文体活动。
藏族
据藏族学者说,在古老的年代,并不
是冬春之交过年,而是夏天过年,〞麦熟为岁首〞,〞雪山下,麦子黄了,快乐的新年来了。〞现在,雅藏布江中游地区,都有秋收前过〞望果〞节的传统。人们穿古代服装,骑着马,沿丰收的青稞地转圈祈祷,还要骑马射箭,围着篝火跳舞狂欢,既娱乐自己,又娱乐本地的保护神。相传,这都是古代六月过年的遗留。
还有在藏历十月初一过年的,〞麦收为岁首〞。东面四百公里、雪山和原始森林环绕的工布(林芝)地区,到现在还是藏历十月初一过年,称为〞工布洛萨〞。藏史记载,工布地区历史非常长远,早在吐蕃朝建立之前,的原始苯教就在这里非常盛行。藏历十月过新年,源起于那些古老的时代。
大约公元13世纪,萨迦朝统治的年代,藏胞便在藏历正月过年了。但农民们往往提前在十二月初一过年,称〞索朗洛萨〞(农民新年)。因为到藏历正月,春气萌动,备耕繁忙,农民已没有心思过年了。
新年要穿最漂亮的衣服,戴最珍贵的首饰,即使是经济条件较差的人,也要预备一件过年的袍子,或者一两样粗糙的装饰品,藏话叫萨举〞,即新装。这些当然出自藏胞爱美的天性。但也有说法,神辛者曲杰,要从铜镜里观察世人的生活,大家穿得漂漂亮亮,他快乐,再给世人一些恩惠,穿得破破烂烂,他心烦,降下灾害和瘟疫。因此,过年穿新衣,有取悦于神的意思。正月初三,人成结伴,走出喧哗热闹的街市,来到东郊的宝瓶山和西郊的药山,插经旗、挂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
藏历正月初五,郊区的农人要举行隆重的开犁礼。农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强壮的犏耕牛打扮得更加漂亮,额头贴着酥油图案,犄角上插着红旗和彩羽毛,肩上披挂彩缎,缎子上缀满贝壳和松,尾巴上系着五彩缤纷的绸带,用〞花枝招展〞来形容,是毫不过分的。
蒙古族
蒙古族历来崇尚白,所以将农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