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中国语言文学类)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要求,加强强基计划招生和培养的有效衔接,特制定培养方案如下。
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
一、基本情况
1. 专业简介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已有110年的史(1910-2020),一百多年来,中文系学术薪火相传,历史上名师辈出,铸就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人文信念和学术传统。杰出的汉语言文字学家有:陈独秀、黄侃、刘复、王力、魏建功、唐兰、罗常培、朱德熙、高名凯、林焘、徐通锵等。
中文系目前共设5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学、古典文献、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汉语言文学(留学生)本科专业。共有8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2个硕士点24个专业方向,以及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中文系是最早入选的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
中文系教师潜心治学,勤奋著述,在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同时也获得一
系列国际国内学术奖励和荣誉称号。2016年公布的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被评为A+。2017年9月,“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公布,与中文系紧密相关的中国
语言文学、现代语言学和语言学三个学科入选。在世界大学QS学科排名中,与中文系密切相关的有两个学科:(1)“现代语言”(Modern Languages),2016-2020年,连续5年稳居前10名,分别列第8名、第7名、第6名、第10名、第9名;(2)“语言学”(Linguistics),2016-2020年,连续5年分别列第10名、第10名、第10名、第17名、第16名。中文系教师获得的科研奖励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等级上,都在国内中文学科居于前列。
2. 师资队伍
北大中文系现有教职工115人,其中专任教师100人。教师中,教授56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38人,助理教授5人。中文系师资队伍齐整,年龄结构合理,学科布局均衡,教学和科研实力强劲,几代学者在学术上不断开拓,续写辉煌,为中文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传承和社会文化进步努力奋斗,做出了卓越贡献。
3. 教学机构与教学成果
中文系下设10个教研室、1个语言学实验室;2个联合研究机构(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和教育部计算语言学
重点研究室),2个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和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以及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等11个虚体研究机构。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简称“古委会”)秘书处设在本系。
中文系贯彻高校立德树人宗旨,以本为本,高度重视本科教学。近几年来中文系的标志性教学成果有:陈保亚等5
人的教学成果“教学、实践、科研相结合的语言学培养模式”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刘勇强、潘建国、飞等3人的教学成果“中国古代小说的多维考察与教学”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7)等。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一)培养目标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文字学强基班”力争建成具有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的中国古典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以古文字学为核心,以传统小学为基础,覆盖古典语文、古典文献、古典文学等方向,培养出一批既精通中国传统治学方法又熟悉现代学科规范、具备学术创新能力的从事古文字学及中国古典研究的杰出青年学者。在继承优秀学术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古文字切入文本、传承并弘扬中华文明,凸显中国文
化自主性和明确的问题意识;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在中国和世界的中国古文字学和中国古典学教学、研究领域及文化传播、文明建构领域,培养引领古文字学和中国古典研究的人才,占据学术前沿。
(二)分阶段培养目标及毕业生知识能力要求
1. 本硕博衔接的办法
为响应教育部“强基计划”号召,中文系成立“古文字学强基班”,重点培养有志于从事古文字学和中国古典学研究、基础扎实、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强基班的学生实施“3+X”贯通式培养,打通本科、硕士、博士三个教育阶段。
本科生可在大三结束后申请提前进入衔接研究生的学习阶段,完成本研过渡,为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或直博生打好基础。
“古文字学强基班”本科生根据学校整体部署参加推免保研,通过者攻读我系或其他高校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或直博生。
2. 阶段性考核和动态进出办法
由中文系组成评估小组,每学年通过综合审查学业成绩、学年论文对学生进行学术水平及能力的评估,分A、B、C、D四档。一次D或者连续两次C则退出强基班。空缺人数可由相关专业基础扎实、特长突出、成绩优异的普通班学生申请转入。
三、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
1.“古文字学强基班”学生完成本科学业可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总学分为144学分,完成培养方案中要求的课程。优秀者加授荣誉学位。
2.“古文字学强基班”学生完成硕士学业可授予硕士学位,学位授予标准参照所在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要求。
3.“古文字学强基班”学生完成博士学业可授予博士学位,学位授予标准参照所在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要求。
四、培养方式
1. 书院制与个性化
针对参加“古文字学强基班”学生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情况,中文系制定了扎实完备、特鲜明的
培养计划,积极探索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使参与项目的学生既能打好专业基础,又能循序渐进,脱颖而出。在已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开一些经典精读的小班选修课程,重点研读古文字学方面的经典著作、出土文献材料和中国古代典籍。
2. 导师制与小班化
注重大师引领,邀请名师授课,配备三类导师。中文系出台系列措施,鼓励国家级、市级和校级教学名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博雅特聘教授和讲席教授等学术名家为强基班学生授课,担任导师,言传身教,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新潜力。组织相近专业教师,设立三类导师:学业导师、科研导师和生活导师。
小班研读经典,多种方式提升。中文系常年开展小班教学课,有着丰富的经验。强基班拟分两个小班,每班20人,配备1-2名助教,由博士或者博士后担任。中文系在时间、场所、经费、师资上大力支持强基班学生积极开展各类活动。
3. 教学、科研、实践并重
(1)教学:完整的课程体系和优质的课程资源
中文系新修订的2020版本科生培养方案,贯彻北京大学“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明确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了人才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