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汇总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0601100540
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
英文名称: Linguistics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                 
总 学 时:64                学  分:4
理论学时:64                实验学时:0
实践学时:0                 指导自学学时:0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医药贸易方向)        适用层次:本科
先修课程:英语语法,精读等
承担院部:人文学院             学科组:英语专业学科组
二、课程介绍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向学生介绍语言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语音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语言与文化、社会、思维等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并通过所获得的知识加深对英语的理解及增强对英语中一些语言现象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有两个,即:掌握英语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应用英语从事语言学方面研究的能力。
1、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以英语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介绍英语语言的内部结构、表现形式和意义以及与人的心理、社会、文化艺术、信息科学、教育等的关系,要求学生通过听讲与自学,对英语语言
学、语言学分支、流派及其发展等有一个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英语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及其应用等,提高对英语的理性认识,初步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应用英语从事语言学研究的能力
作为语言学方面的专门课程,本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英语从事英语语言学或一般语言学研究的能力。因此,本课程要求那些对语言学有兴趣并有意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生,能够运用英语和所学的语言学知识从事语言学或英语语言学方面的研究,用英语进行表达或撰写论文
(二)教学基本要求
1.“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语言理论基础课。它从理论上探讨人类语言的本质、结构和演变的规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语言理论基础。本课程以讲授为主,训练为辅,讲练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在课程结束时,学生需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的功能、语言学中的重要区别及普通语言学的主要分支
2.系统了解语言学各分支的知识,即语音学、音位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的基本内容及研究方法
3. 能对一些语言学概念和术语的定义进行阐释,并用具体的证据加以说明
4.了解语言学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语言研究中核心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发展趋势
5. 通过语言学的学习,使学生初步系统了解英语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去尝试分析和研究语言运用中的实际问题,为今后从事独立的科学研究工作或者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好较扎实的基础。
在教学方法上,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为辅助。提倡把语言学理论与语言学习与教学实际应用相结合,并适当对学生进行语言学方向论文写作指导。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探讨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在本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要认真处理好本课程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问题,既要做到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合理分工与和谐配合,防止疏漏、避免内容重复交叉,又要确保本课程体系和结构的科学性和完整性。由于本课程与英语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写作等课程有相当大的联系,它实际上是英语学习的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本课程的讲授重点是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八章和第十二章。难点是第二章、第四章和第十二章。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并注重语言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理论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在课下阅读,然后在课上一起讨论,也可以在本课程网站上发帖讨论,或在线完成作业等
教学手段
(1)教师讲解,学生做笔记(采用多媒体教学)。
(2)学生自学、撰写学期或章节论文
(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学习中碰到的问题进行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语言学概论》教学时数分配表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
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采用何种多媒体教学手段
章节
主要内容
讲授
实验
实践
指导
1
第一章
8
8
电脑、投影仪
2
第二章
8
8
电脑、投影仪
3
第三章
6
6
电脑、投影仪
4
第四章
6
6
电脑、投影仪
5
第五章
6
6
电脑、投影仪
6
第六章
6
6
电脑、投影仪
7
第七章
4
4
电脑、投影仪
8
第八章
6
6
电脑、投影仪
9
第九章
4
4
电脑、投影仪
10
第十二章
6
6
电脑、投影仪
复习
4
4
电脑、投影仪
合计
64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语言学教程》,胡壮麟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1日出版。
参考书:
1.网络资源:course.zjnu/yyx/index1.htm
2.戴炜栋,20027(第一版),《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何兆熊、梅德明,《现代语言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七)考核与评价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评分标准:笔试考试成绩占70%,平时表现占20%(主要考察学生课程学习进步等方面),出勤占10%。
三、教学内容纲要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Language  and  Linguistics(8学时)
一、教学内容:
1、Why study language?
2、What is language?
3、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4、Origin of language
5、Functions of language
6、What is linguistics?
7、Main branches of linguistics
8、Macrolinguistics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语言学的分支
2、理解语言的结构特征(Design  Features)及其功能(Functions)
3、理解并掌握普通语言学的主要分支
4、掌握Language  and  Linguistics的概念
重点:Language  and  Linguistics的概念
难点:语言的结构特征(Design  Features)及其功能(Functions)
、教学形式与方法
语言学概论是理论性课程,应该联系具体语言实际讲授,避免空谈理论,应该注意学界新成果的吸收。教学形式以理论讲述为主,要求学生做对应的练习。
第二章:Speech Sounds(8学时)
一、教学内容:
1、Speech organs
2、Consonants and Vowels
3、Coarticulation and phonetic transcription
4、Phonemes and allophones
5、Phonological processes
6、Syllables, Stress, tone, intonation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发音器官、音位分析、音位过程
2、理解音位理论及超语段音位学、音位变体等方面的知识
3、掌握辅音、元音、音标、音节与重音
重点:辅音、元音、音标、音节与重音
难点:音位分析、音位过程、音位理论、超语段音位学及音位变体
、教学形式与方法
语言学概论是理论性课程,应该联系具体语言实际讲授,避免空谈理论,应该注意学界新成果的吸收。教学形式以理论讲述为主,要求学生做对应的练习。
第三章: Lexicon(6学时)
一、教学内容:
1、What is word?
2、The formation of word
3、Lexical change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词素变体音位学(Morphonology)的基本规律
2、理解词素的基本类型
3、掌握词构成的基本方法
重点:构词法的基本知识
难点:词汇的发展变化
、教学形式与方法
语言学概论是理论性课程,应该联系具体语言实际讲授,避免空谈理论,应该注意学界新成果的吸收。教学形式以理论讲述为主,要求学生做对应的练习。
第四章:From Word to Text(6学时)
一、教学内容:
1、Syntactic relations
2、Grammatical Constructional and Its Constitutes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