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金融改革试验区绿信贷业务现状研究——以邮储银行衢州市分行为例...
Financial View
金融视线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
55
绿金融改革试验区绿信贷业务现状研究
——以邮储银行衢州市分行为例
郑彦芳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衢州市分行 浙江衢州 324000
摘要:绿信贷是中国绿金融体系起步最早的领域,结合信贷业务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核心地位,绿信贷正日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绿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我国绿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浙江省衢州市结合本地重工业亟待转型、生态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从政策支持配套、产品服务提升、组织管理创新等多个方面着手,积极探索绿信贷业务发展新模式,打造绿信贷的“衢州样本”。本
文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衢州市分行为例,介绍了绿信贷业务开展的主要工作方法,对业务的发展特征和问题瓶颈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就下一步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绿金融;绿信贷;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20)33-0055-03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近10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也迈上了1万美元台阶。但部分地区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和能源消耗,少数产业甚至以环境污染为代价,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初级产品比重大等问题日渐突出,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型、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布局下,生态文明建设、绿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有力抓手。在此背景下,绿金融作为一种重要的调节工具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绿信贷应运而生[1-4]。绿信贷,即由金融机构依据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政策法规,对环保类项目实施差异化的信贷政策。对从事生态保护、环保技术研发、新能源、污染治理等国家鼓励的绿经济产业和项目,提供低利率的优惠贷款;对不利于生态保护的产业实行信贷限制或禁止政策。由此撬动信贷杠杆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社会绿发展[3-6]。
绿信贷在我国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就出台了《关于贯彻信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首次要求金融机构把支持生态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作为贷款的考量因素之一。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原国家环保总局等联合发文,要求对未通过环评或有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实施信贷限制,并首次提出了绿信贷的概念,从组织管理、流程规范、政策支持、监督检查等方面对绿信贷作出了具体规定,将其作为一种经济手段纳入我国环境治理工具体系中。2012年,银监会印发了《绿信贷指引》作为规范绿信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初步构建了绿信贷政策管理体系。2013年,银监会继续印发了《绿信贷统计制度》和《绿信贷实施情况关键评价指标》,由此监管机构对绿信贷业务建立了统一的统计标准和评
价体系。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五省区《建设绿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选择部分地区,向地方政府“一揽子”赋权,鼓励其主动出台相关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探索不同背景下的地方绿金融发展思路,以期形成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为日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积累多样化、差异化的实践样本。
其中,浙江省衢州市自2017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绿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来,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论述,探索建立绿金融示范制度体系,引导辖区内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绿信贷业务,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邮储银行衢州市分行作为衢州市内规模较大、排名靠前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省分行《“点绿成金”三年行动方案》《加强绿银行建设三年工作方案》等框
架性文件的指导下,积极响应国家及地方政策,履行社会责任,顺应绿信贷发展的时代潮流,将绿信贷业务作为特业务进行重点培育和发展,努力打造独具特的“衢州样本”。
二、绿信贷业务发展特征分析
作为国家级绿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浙江省衢州市积极创新发展路径,在全国统一指导目录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扩展了绿信贷的认定标准,设立了部分特目录,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节能效益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绿消费等,覆盖了更为广泛的基层农村。同时,建立完善包括绿企业标准、绿项目标准、绿银行体系标准在内的绿金融标准体系,并适当提高对绿信贷业务的考核权重,率先将财政资金存放指标与银行绿信贷业务相挂钩,强化激励、倒逼转型,推动本地商业银行不断规范和完善绿信贷业务流程。其中,衢州市分行相较于其他商业银行,具有乡村一级网点布局密集、金融服务能力“下沉”明显、业务贴近农业农村需求等突出优势,可作为考察绿信贷衢州实践的一个生动
Financial View |  金融视线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56缩影。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积累,目前,邮储银行衢州市分行的绿信贷业务已初具规模,并
趋于专业化、规范化、多元化,其金融杠杆导向作用也进一步凸显。通过对行内近几年绿信贷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如下几方面特征:
(一)绿信贷规模持续扩大
衢州市是浙江省传统的重化工基地,重工业比重偏高,一度接近70%,高能耗、高污染、产能严重过剩(“两高一剩”)企业环保节能改造和产品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很强。同时,作为钱塘江的源头,衢州地区生态环境资源丰富,生态农业、清洁能源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也扩大了绿信贷资金的需求量。邮储银行衢州市分行绿信贷规模一直持续扩大,贷款余额由2016年的4.13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7.56亿元,翻了6倍有余,年均增长率达到88.26%。从绿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看,该比例从2016年的6.06%上升至2019年的26.4%,与此同时,“两高一剩”贷款占比也实现了连续四年下降的良好形势,其占全部贷款比重从2016年的11.45%下降到2019年的5.69%,对“两高一剩”行业的断奶效应初步显现,将有效抑制其肆意扩张。由此我们推断,绿信贷业务规模的持续增长,以及相关政策标准的强制执行,有效推动了贷款余额的结构不断优化,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更趋于绿、多元、可持续。
(二)投放行业凸显地方经济特
按照人民银行发布的《绿信贷统计制度》,节能环保项目及服务的认定目录共12项。此外,衢州市人民银行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又增设了部分地方特目录。据统计,邮储银行衢州市分行2019年度绿贷
款的投向主要集中在三农绿普惠金融产品(35.59%)、节能低碳园区建设(17.91%)、工业节能节水环保项目(16.52%)、绿交通运输项目(15.02%)、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项目(11.62%)等多个领域,其中前两项属于地方特目录。这一贷款投向分布结构也与衢州地区的经济特相吻合,尤其是三农绿普惠金融产品占比超过1/3,这与衢州具备丰富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以及地方政府积极支持农村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经济,以当地七里乡、湖南镇为代表的“农家乐”、民宿经济走红等因素密不可分。而节能低碳园区建设项目,意在为本地重工业、制造业企业的节能改造提供资金支持,以期在现有工业基础、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绿节能之间寻求一个适宜的平衡点。
(三)3年期以下的贷款金额占比过半
尽管以国家发改委、中人民银行为代表的监管部门,鼓励商业银行向民营企业、向产业政策扶持领域发放3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贷款,但在实际操作层面,由于中长期贷款存在存续时间长、受经济金融周期扰动明显、不确定性强等问题,商业银行大多严格控制中长期贷款的笔数和金额。在邮储银行衢州市分行2019年度绿信贷业务中,10年期以上绿信贷共47笔,金额占比28.4%;3~10年期贷款145笔,占比18.7%;3年期以下贷款的占比最高,共2493笔,金额占比是52.9%。鉴于绿信贷业务仍在起步阶段,盈利模式和发展模式尚未明朗,银行在贷前审查时更为审慎,以中短期贷款试水为主,而能够获得3年期、甚至10年期以上长期贷款的大多是国有企业。考虑到绿农林业开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垃圾处理等绿项目存在工艺标准高、前期投入巨大、投资周期长、盈利慢等特征,中短期贷款显然难以
相关企业的长期资金需求,“期限错配”的问题正日益凸显,限制了绿贷款业务的发展。
(四)利率水平整体相对较低
鉴于绿、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成全社会共识,绿信贷在政策上得到广泛的倾斜和支持,最主要的体现之一是相对优惠的利率水平。统计结果表明,邮储银行衢州市分行2019年绿贷款的平均利率是4.78%,其中1年期平均利率是4.85%,1~3年期平均利率是4.70%,3~10年期平均利率是4.92%,10年期以上平均利率是4.54%,整体上低于普通企业贷款利率,但存在一定程度的期限倒挂,主要是受客户类型的影响。从客户类型看,对公贷款4笔,贷款合同总额18亿元,占比46%,平均利率4.678%,利率相对较低,显示出大型优质企业较强的议价能力。而小企业贷款共计138笔,合同金额6.71亿元,占比17.2%,平均利率4.869%,利率较对公贷款提高了近0.2%。个人贷款共2522笔,合同金额14.36亿,占比36.7%,平均利率4.870%,与小企业贷款利率相近。
(五)小额绿贷款呈现“小而散”特征
在实际工作中,大额度绿贷款的发放对象非常集中。如表1所示,从2019年绿信贷合同金额来看,单笔合同金额在1000万以上的项目仅14项,客户类型均为企业(包括对公贷款和小企业贷款),总额19.32亿元,占全部绿贷款合同总额近50%。与之相对的是,合同金额在100万元以下共计2129笔,几乎全部是个人贷款,平均额度31万元,多投向绿农业、农村普惠金融等领域,呈现出“小而散”的特征。
由此推测,一方面,邮储银行衢州市分行的业务开展与农业农村实际紧密结合,客户体覆盖范围广泛,甚至以散户为主,为农村绿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作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多数贷款项目的金额偏小,限制了绿项目的规模和质量,可能造成部分农业转型升级、乡村旅游经济出现同质化、碎片化、低端化的特征,影响了绿信贷的杠杆引导效应的充分发挥。
(六)业务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
邮储银行积极探索绿信贷业务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创新推广绿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增强支农支小能力,推动农业绿发展、生态宜居建设和农民绿增收。从数据上看,绿普惠金融产品贷款合同金额达到13.9亿元,占比35.6%,平均贷款额度59.3万元。贷款类型包括抵押贷款、小额信用贷款,主要抵押品包括农业设施(如农业生产大棚)、商品房、土地经营权。从贷款用途上看,与三农联系紧密,包括家庭农场建设、农业生产环节改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家乐、观光农业等。相关绿贷款的发放,深度嵌入农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有利于引导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立足当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培育区域特品牌,并探索发展循环型生态有机农业、乡村休闲观光旅游等新业态。
表 邮储银行衢州市分行2019年绿贷款合同金额统计(单位:万元)
合同金额>1000500~1000100~500
<100合同笔数14444772129其中:个人笔数043912127公贷笔数4000小企业笔数1040862总额193,26030,096101,35066,045占比49.46%7.70%25.94%16.90%
三、业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由于绿金融涉及的范畴比较宽泛,部分环保政策和法律体系不够完善,相关的环境经济、金融政策也还处于酝酿和探索阶段,至今也没有形成较为公认的标准和体系。因此衢州市分行在绿信贷业务具体开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扰。
Financial View
金融视线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
57
(一)绿信贷的标准尚不统一
自国家层面倡导绿发展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等多个部门,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等层面考虑,均出台了相关绿产业和项目的指导目录。例如,人民银行的《绿信贷统计制度》、国家发改委的《绿产业指导目录》,相关标准体系既有交叉,又不完全兼容。同时,相关文件对绿产业、绿项目的界定较为笼统和模糊,各地区、各商业银行自由裁量空间较大,导致绿信贷业务在实操环节“各自为政”,不同地区的绿信贷统计口径也存在差异。由此,绿信贷的规模和实施效果缺乏统一的、可信的度量标尺,不利于顶层设计和决策。
(二)环保信息的共享程度不足
当前,我国环境政策和法律体系尚不完善,个别地区在环保工作和执法中仍然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思想。更为突出的问题是,企业环保信息不够透明,覆盖主体不够广泛。例如,当前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企业基本信用报告》已将环保信息纳入考虑,但覆盖的企业范围较窄。加之缺乏独立、成熟、权威的第三方信息服务机构,对大多数国家监控系统尚未覆盖的企业、项目的环保违规情况,只能由银行部门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调查或媒体报道获得,信息获取成本过高,打击了商业银行开展业务的积极性。
(三)绿抵(质)押物担保不足
一方面,环保企业的抵押物价值易损耗,难以得到交易市场的认可,且没有规范的流转平台与流转市场,存在抵押物处置变现难的问题。比如,衢州市的小水电资源及开发利用在省内排名前列,但市政府
没有明确小水电整体资产的抵押登记部门,造成辖内小水电企业融资难。又如排污贷,虽能办理污水排放权的抵押登记,但没有建立交易市场,银行无法行使抵押权。另一方面,国内金融系统的担保体系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担保品种类有限,担保成本过高、互保联保风险敏感、分散风险手段欠缺、政府担保供给不足等问题,也限制了绿信贷业务的发展。
(四)市场激励机制和力度仍有欠缺
尽管国家层面大力支持绿信贷的发展,但中央、地方、银行三者目标各异。地方政府虽然十分关注和支持关注绿信贷业务的发展,但是还要考虑个别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信贷政策收紧可能对本地企业和经济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金融机构更是以经济利益为主要导向。就目前而言,绿信贷项目多存在建设周期长、收益率不确定、高风险等特征,盈利能力并不理想,而政府层面未能设立相应的风险控制和损失分担机制。若商业银行绿贷款占比大幅上升,短期内势必会缩小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导致部分经营指标难以完成。
四、结论及建议
绿信贷是中国绿金融体系起步最早的领域,在市场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杠杆引导作用。为进一步规范绿信贷业务、充分挥发宏微观优惠政策激励效果,结合浙江省衢州市的地方实践,拟提出以下几方面工作建议:
(一)加强绿信贷产品的设计和创新
当前,绿信贷以原生性产品为主,而派生性、创新性产品欠缺。建议加强绿信贷产品的设计和创新,例如立足于农业农村
实际,积极调研特小镇、民宿经济、太阳能屋顶发电等领域的项目开发,针对不同的产业模式、投资规模、时间长短及客户信用情况,开发灵活多样、快捷便利、适应市场需求的绿信贷产品,提高社会参与度和认可度。同时,针对绿企业“轻资产”和环保优势,完善产品设计,积极发展排污权抵押贷款、节能收益权质押贷款、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等业务,并尝试探索开展相关绿信贷资产的证券化试点工作。
(二)推动现有绿信贷标准的统一化
随着我国绿信贷政策框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产品规模也日渐壮大,构建统一的标准是绿信贷市场规范发展的基础。建议结合当前五大试验区的具体实践,参考目前市场上绿信贷产品,对现有标准进行筛选整合,就绿信贷的前置条件、产品设计、风险评估、操作流程、政策配套等,作出更加明确的、统一的、可执行的标准,避免地区间、银行间从自身利益出发不合理运用裁量权、恶性竞争,影响政策引导合力的发挥。
(三)推动企业节能环保信息的透明和共享
企业节能环保信息是绿信贷业务开展和决策的基础,直接影响信贷风险控制的准确性和效率。建议加强政银互动、银企互动,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从生态环境部门、企业、银行、互联网、媒体等多渠道收集涉企节能环保信息,建立动态数据库,作为贷款审批和贷后监测的重要参考依据,定期监测、及时预警,降低商业银行的信息获取成本,促进绿信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四)进一步丰富壮大绿信贷市场主体
一方面,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激发商业银行发展绿信贷业务的积极性,例如美国采取了免税机制来激励商业银行,日本则通过直接发放专项补贴来激励金融机构,德国则是采取对因推行绿信贷而面临无法收回贷款的商业银行提供一定差额补贴[6]。同时,加强绿金融专营机构建设,推动专业化、垂直化发展,以点带面实现业务发展的杠杆效应。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如担保机构、征信机构等在内的绿金融中介机构,以及涉及绿信贷业务的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和相关代理机构,不断丰富和壮大绿信贷
业务市场主体,推动形成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1]钱立华.我国银行业绿信贷体系[J].中国金融,2016(22):70-71.[2]黄海峰,任培.中国绿信贷政策现状研究[J ].中国市场,2010(27):38-40.
邮政贷款利率[3]古小东,刘秀明.我国商业银行绿信贷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海南金融,2014(01):70-73.
[4]陈友山.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信贷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金融,2019,434(04):37-38.
[5]周元春,李珊珊,石奇,等.江苏省绿信贷实施现状研究[J].环境保护,2019(08):43-46.
[6]李云燕,马靖宇.国内外绿信贷发展现状对比分析及对策建议[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6(02):24-29.
作者简介:
郑彦芳,供职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衢州市分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