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坛
EDUCATION TEACHING FORUM 2019年1月
第3期Jan.2019
NO.3
学科大类招生背景下资源环境类专业创新创业型人
才培养实训平台建设研究农业大学专业
收稿日期:2018-06-03
基金项目:2017年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大类招生的资源环境类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GH170251)作者简介:杨广顺(1984-),男,汉族,吉林德惠人。讲师,硕士,吉林农业大学辅导员。
一、建立创新创业实训平台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高校作为培
养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向社会不断输送创新人才是高等院校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因此,研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题有着深刻的意义。
二、学科大类招生背景下创新创业平台搭建的核心内容
按学科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在中国农业大学率先在农业院校开始大类招生后,其他各省市重点农业院校陆续实行大类招生。所以,革新招生计划,实行大类招生是本课题研究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的先决条件。
三、学科大类招生背景下建设双创实训平台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需要专业教师的指导,所以加强教师自我教育,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成为平台建设开展的有力保障。
1.强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的互联网资源,各类专业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学习、开展教学方法研讨会,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开展暑期短训班、系列讲座等各种活动加强自我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方式,丰富课程,创新教学,将教学和科研、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开展科研任务和工作,从而推进
教师队伍建设,使各类专业教师在科研历练中提升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2.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比如开展一些课程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应用翻转课堂授课等。由专业教师建立2-3套适合自己学生的在线课程。将实训作为单独课程,计入学分,纳入院校公共选修课体系,作为农业院校创业、就业素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在实训平台中,将专业课程和科研成果结合起来,把科研成果引进课堂和教材之中,激发学生们的科研兴趣,鼓励本科生走进实验室;完成理论知识向实践创新的转化,将不同专业的各实验模块进行对接,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奠定课程支撑体系。
(二)搭建多样化实训平台,创建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1.创建创业实训模拟公司。研发本类学科特科学技术产品,实现与地方企业的对接。创建创业基地,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搭建高校、地方、行业、企业交流互动平台,定期聘请各省市优秀创业教育专家、企业家开讲座指导,培养我院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逐步打造出优秀的创新创业团队。
2.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深度开展教学研模式,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为资源环境类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增加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
杨广顺,周彤,张崇曦,邢依萌,李翠兰,高
强
(吉林农业大学,长春130118)
摘要:随着现代智能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用人需求的日益改变,大学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异矛盾日趋严重。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传统的就业模式已无法满足数量迅速增长的大学生体,大学生就业观念急需改变。然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的意识、知识和能力的培训远远不够。本研究从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平台入手,通过各种方法途径为资源与环境类专业的同学们搭建起更加与时俱进的教育实训平台,以期能为当代中国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平台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3-0028-02
———以吉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类专业为例2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