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乡村空间治理
以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流水片区为例收稿日期:20221208;修订日期:20230425;
编辑:王敏基金项目: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监测评价,编号:37000023P 14000410096Q
作者简介:王代印(1980 ),男,山东莘县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国土空间规划㊁国土综合整治等工作;E m a i l :w d y
4113@126.c o m *通讯作者:李新卫(1973 ),男,山东金乡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研究技术及管理工作;E m a i l :l i x i n w e i b a n g o n g @126.c o m
王代印1,许庆福1,李新卫1*,刘玮玮2,郭晨1
(1.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13;2.淄博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淄博 255025
)摘要:乡村空间治理是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实施乡村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㊂乡村空间治理从要素上是对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要素的治理,从功能空间上是对生态空间㊁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治理㊂以山东省沂源县流水片区为例,探讨基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乡村空间治理路径和方式㊂乡村生态空间治理,首先构建乡村生态空间网络,强化重要生态空间保护,注重山体㊁水
系等生态空间修复;其次,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促进特产业规模化发展;再次,优化村落空间结构形态㊁完善街巷空间组织㊁增加公共活动空间㊁营造温馨庭院空间,使得人们能够 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㊂关键词:乡村空间治理;土地综合整治;沂源县;山东省淄博市
中图分类号:F 301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2128/j
.i s s n .16726979.2023.06.011引文格式:王代印,许庆福,李新卫,等.基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乡村空间治理
以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流水片区为例[J ].山东国土资源,2023,39(6):7178.WA N G D a i y i n ,X U Q i n g f u ,L I X i n w e i ,e t a l .R u r a l S p
a t i a l G o v -e r n a n c e B a s e d o n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a n d C o n s o l i d a t i o n i n t h e E n t i r e R e g i o n T a k i n g L i u s h u i A r e a i n Y i y
u a n C o u n -t y i n Z i b o C i t y i n 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a s a n E x a m p l e [J ].S h a n d o n g L
a n d a n d R e s o u r c e s ,2023,39(6):7178.0 引言
国土空间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载体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不仅顺应了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为乡村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仅涉及乡村地域的生态空间㊁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也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㊂乡村空间治理是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抓手㊂目前,有关乡村空间治理的研究多集中于以村庄规划为主的国土空间规划领域和以乡村治理为主的社会科学领域㊂前者通过规划实现空间管制与引导,后者通过治理解决乡村空间中的社会问题
[1]
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国土空
间规划的重要内容,对乡村空间治理会发挥特殊的
作用,是实现乡村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
2]
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对一定地域内存在的空间
格局失衡㊁土地资源利用低效㊁生态质量退化等问题,通过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恢复㊁修复与重建,优化生产㊁生活㊁生态空间格局,补齐功能短板,实现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3-4]
㊂通过以 农用地整理㊁建设
用地整理与乡村生态保护修复 为基本内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塑造人地关系协调的高品质国土空间
格局,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5
]㊂乡村空间治理是以乡村空间为治理对象,通过规划和协商等方式,治理不适应乡村发展的空间形态,实现乡村空间结构与功能优化,推动城乡空间公平配置的综合治
理过程[6
]㊂无论是显性的实体空间(如生产空间㊁生
活空间和生态空间),还是隐性的非实体空间(社会
空间和文化空间)[7
],乡村空间治理首先关注的是空
㊃
17㊃第39卷第6期 山东国土资源 2023年6月
间实体形式,通过不同功能空间及其协同治理,实现空间优化和功能完善㊂因此,乡村空间治理可以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生产空间㊁生活空间㊁生态空间格局,挖掘乡村空间潜力,提升乡村空间品质,推进农村产业发展㊁乡村生活品质提高和生态质
量提升[8]
,实现乡村空间的系统治理㊂本文以山东
省淄博市沂源县流水片区为例,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手段,探讨乡村空间治理的路径和内容㊂
1 研究区域概况
流水片区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南鲁山镇
(图1㊁图2),由北流水村㊁东流水村㊁南流水村和车场村4个自然村组成,面积17.46k m 2
㊂片区内地貌
类型较多,以低山㊁丘陵和山前倾斜平地为主;村落位于山谷地带,四周有大峪顶㊁孤山子㊁胡拦顶㊁大崮顶㊁灯山子等山体环绕㊂片区内的三岔河是弥河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 齐鲁水塔 ;有齐长城遗址㊁南流水铜矿遗址㊁高老师庙㊁老泉等历史文化古迹,其中齐长城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㊂片区内拥有丰富独特的水资源,自然水系环绕村落,山水相应,风景秀美㊂村内有石砌房屋,为鲁中山区典型的传统民居;还有古朴的石板路㊁石阶和石墙,彰显着村落久远的历史感
㊂
1 南鲁山镇范围;
2 沂源县政府驻地;
3 中心镇;
4 一般
镇;5 济青高速
图1 南鲁山镇在沂源县的区位图
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片区内土地资
源总面积1745.61k m 2
,
以农林用地为主,面积1 流水片区范围;2 沂源县城区;3 省道
图2 流水片区在南鲁山镇的区位
1508.91k m 2
,占土地总面积的86.44%㊂在农林用
地中,耕地362.95k m 2,林地573.38k m 2
,
园地430.71k m 2
㊂建设用地较少,面积55.21k m 2
,
仅占总用地面积的3.16%;其中,村庄用地45.13k m 2
,其他为基础设施及少量加工业用地㊂自然保留地
181.49k m 2
,
占总用地的10.40%,
主要为裸岩石砾地㊁其他草地和陆地水域(图3
)㊂2 乡村空间治理对象与路径
2.1 乡村空间治理对象
乡村空间是乡村地域结构和功能的物质载体㊂乡村空间治理是对乡村空间系统进行的治理,是通过乡村资源优化配置,重构乡村空间结构和格局,促
进乡村空间功能提升和价值实现的过程[
2
]㊂乡村空间治理的目的是调整和完善乡村空间地域结构和功能的不合理状态,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实现这一
目标的有效手段和平台[
9]
㊂从治理要素上看,乡村空间治理是对山水林田
湖草等自然资源要素的治理;从治理空间上看,是对生态空间㊁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治理㊂因此,基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乡村空间治理,需要遵循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辨析乡村空间治理客体,
聚焦乡村生态空间㊁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治理[
10]
,强化 要素 与 空间 的统筹治理,实现整体保护㊁系统修复㊁综合治理[
11]
㊂2.2 乡村空间治理路径
结合研究区域状况,针对不同功能空间,提出治理路径:对于生态空间治理,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坚
㊃
27㊃第39卷第6期 山东国土资源 2
023年6月
1 旱地;
2 林地;
3 果园;
4 农村道路;
5 设施农用地;
6 坑塘水面;
7 沟渠;
8 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9 村庄生成服务设施用地;10 区域基础设施用地;11 村庄物流仓储用地;12 农村宅基地;13 村庄工业用地;
14 村庄公园与绿地;15 村庄道路用地;16 中小学用地;17 特殊用地;18 陆地水域;19 其他自然保留地
图3 流水片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持自然恢复为主㊁人工修复为辅,以河源区域生态修复为抓手,以水资源保护为重点,实行基于自然的生态修复㊂对于生产空间治理,以土地经营权流转为抓手,从产业发展基础及潜能出发,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发展特林果业和富锶农产品,以及特乡村旅游,促进特产业规模化㊁专业化㊂对于生活空间治理,以保护现状空间机理,优化空间结构形态,完善街巷空间组织,增加公共活动空间,营造和谐㊁温馨的庭院空间为主线,整治村庄居住环境,配套公共㊁公用基础设施,提升村容村貌;保护全石民居㊁百年老泉㊁特民宿㊁百年古树等,使村民能够 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㊂3 乡村生态空间治理
乡村生态空间是具有自然属性㊁以提供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为主导功能的乡村国土空间,主要由河流㊁水库㊁坑塘㊁林地㊁裸土地等地类构成㊂良好的
乡村生态空间是乡村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㊁生态产业载体及生态文化根基㊂乡村生态空间治理需要通过构建生态网络㊁实施生态空间保护和修复等措施,
提升乡村生态生产力及文化影响力[
12]
㊂流水片区位于齐鲁水塔腹地㊁三岔河源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任务艰巨,应构建生态空间网络,强
化重要生态空间保护,推进受损生态空间修复治理㊂3.1 乡村生态空间网络构建
乡村生态空间网络是乡村生态空间保护和发展的基本框架㊂在宏观尺度上,遵循自然生态演替规律和景观生态学原理,将大片林地㊁水域等作为网络中心,将河流㊁沟渠㊁道路等作为廊道,构建乡村生态空间网络,提高乡村生态系统的弹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形成乡村生态安全基本框架,成为保障食物安
全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空间[
13
]㊂在中观尺度上,以村落为重点,将其内部的大片林地㊁坑塘水面等作为次级网络中心,河流㊁排水渠道㊁街巷道路等
㊃
37㊃第39卷第6期 土地管理与规划
2023年6月
作为次级廊道,构成村落生态网络㊂在微观尺度上,以庭院空间为单元,将庭院内花园为局域生态网络中心,将庭院外围树篱作为廊道,形成各具特的庭院生态网络㊂
3.2乡村生态空间保护
乡村生态空间管制是实现乡村生态空间保护的重要手段㊂按照生态功能重要性,将乡村生态空间分为乡村生态保护红线和其他乡村生态空间,采取不同的管制措施㊂流水片区地形坡度较大,植被覆盖少,缺少拦蓄设施,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在生态保护红线内,存在一定数量的坡耕地㊂因此,需要加强生态空间的保护,在生态保护红线内禁止一切与生态保护无关的建设活动,其内的建设用地㊁零星耕地需要逐步退出㊂加强小型水库和蓄水池维护,建设雨水收集㊁涵养㊁利用系统化工程,保障农业灌溉等用水安全㊂
3.3乡村生态空间修复
乡村生态空间修复应坚持自然恢复为主㊁避免过度人工干预,实行基于自然的生态修复,合理选择生态修复模式㊂结合流水片区生态本底状况,应重
点开展水土流失治理㊁河流水系生态修复以及地质
灾害防治等㊂
流水片区地处山区,水土流失严重,需要加强三
岔河源头水土流失防止,实施崮顶生态绿化,提升林
地质量;修建山腰防护梯田,种植林果及中药材,提
高水土保持能力;修建谷底塘坝,种植水生植物和湿
地植物,提高水源涵养能力㊂为提升河流生态联通
性,提高生态流量,需要进行河道疏通;滨水驳岸采
用自然斜坡形式,以生态驳岸为主,适度采用硬质驳
岸;以亲水型植物为主,营造滨水植物景观,提高河
流自净能力㊂
注重道路廊道生态修复,主要道路廊道采用乔
木列植或乔灌混植,次要道路廊道采用小乔木㊁灌
木㊁乡土花卉和爬藤植物,提升道路廊道生态景观价
值[14]㊂强化村落内部水系修复,以自然石块干砌为主,以苔藓㊁杂草混土嵌缝,配挺水植物并嵌入木桩,
形成生态硬质驳岸,提升水系统中物质㊁生物与能量
流动性(图4)㊂
1 村庄水系;
2 村庄绿化;
3 村庄公园与绿地;
4 生态退耕区;
2022年高速免费日期5 未利用地开发区
图4流水片区生态保护修复空间布局
㊃47㊃
第39卷第6期山东国土资源2023年6月
4 乡村生产空间治理
乡村生产空间主要指农业生产空间,不仅是农业生产活动的载体,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主要由耕地㊁园地㊁设施农用地等地类构成㊂乡村生产空间治理主要是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发展特经济;推进农用地整理,优化用地布局,促进提质增效㊂4.1 乡村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结合流水片区资源及产业优势,优化产业发展
布局,形成生态涵养区㊁山里泉乡旅游区㊁新型乡村发展区㊁特林果种植区㊁富锶农业生产区㊁休闲观光农业区㊁烟草种植区㊁药材种植区(图5)的产业发展格局㊂其中,特林果种植主要有苹果㊁油杏㊁草莓㊁猕猴桃㊁大榛子㊁栗子㊁山楂㊁柿子等;烟草种植区㊁药材种植区主要有桔梗㊁丹参㊁黄芪等中药材及黄烟等经济作物;乡村特旅游主要依托特殊的地理环境㊁优美的生态环境,小桥流水㊁山水相映㊁风景秀美的传统村落,以及齐长城遗址㊁全石民居等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以 水 为特的乡村旅游㊂
1 休闲观光农业区;
2 富锶农业生产区;
3 山里泉乡旅游区;
4 新型农村发展区;
5 烟草种植区;
6 特林果种植区;
7 生态涵养区;
8 药材种植区
图5 流水片区生产空间布局
4.2 乡村农业生产空间治理
乡村空间治理能力的提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㊂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和生产空间,村域空间是实施耕地保护的基本单元,在落实耕地保护任务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㊂因此,要加强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保护,保持耕地数量基本稳定㊂
乡村空间利用不合理是限制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通过改善生产基础条件实现粮食生产规模化㊁集
约化和高效化转型发展[
15]
㊂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流水片区耕地地块空间相对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化经营,影响资本㊁技术㊁劳动等要素投入,生产能力和效益难以实现较大幅度的提升㊂因此,应结合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耕地相对集中分布区域进行综合整治,将零星分布的园地㊁林地逐步调整为耕地;通过坡地改梯田㊁小块并大块,配套完善灌排设施㊁优化田间道路布局等措施,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实现数量㊁质量和生态综合效益的提
㊃
57㊃第39卷第6期 土地管理与规划
2023年6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