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第13章 货币供给
13 货币供给
1、什么是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又叫高能货币,是指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能够通过银行体系创造出多倍的存款货币,它等于流通中的现金C加上银行体系R的准备金总额。以MB表示基础货币,则有:MB=C+R。
2、通过基础货币方程式说明增加和减少基础货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考察基础货币方程式,应首先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着手,资产和负债的增减都会影响基础货币。具体而言,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债权)、对政府债权、国外资产的增加都会引起基础货币的等额扩张;反之,这些资产项目的减少又会相应地减少基础货币的供应。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中央银行债券、政府存款、国外存款和其他项的增加则会减少基础货币的供给;反之,它们的减少则会增加基础货币的供给。
3、简要说明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商业银行体系是如何创造存款货币的?
存款货币创造是整个银行体系的特殊机能,存款货币创造的功能是属于银行总体的。单一银行
智能创造等于其超额储备的存款,整体的银行体系却可以进行多倍存款扩张。存款是通过在账簿上不断记账创造出来的,创造存款的规则,就是规定了什么时候可以在账簿上作某种登账的规则,正是这些规则特别是部分准备金制度赋予银行系统以创造多倍存款的能力。派生存款的多少取决于存款乘数的大小,存款乘数等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倒数,如在1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派生存款(1000元)是原始存款(100元)的10倍。一般而言,派生存款规模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负相关变动。原始存款的减少同样会引起存款货币的多倍收缩,收缩倍数是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
4、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哪些?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1.法定准备金率: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会降低货币乘数;相反,如果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则会提高货币乘数。2.通货比率:货币乘数随通货比率的上升而下降,随通货比率的下降而上升。3.超额准备金比率的变动:货币乘数会随着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比率的增加而下降,随着银行体系超额准备金比率的下降而上升。
5、结合第4章所学的内容,说明为什么居民在银行的存款叫储蓄存款,而企业在银行的存款一般不叫储蓄存款。
城乡居民将暂时不用或结余的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一种存款活动,又称储蓄存款。储蓄存款信用机构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发展储蓄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比例和结构的调整,可以聚集经济建设资金,稳定市场物价,调节货币流通,引导消费,帮助众安排生活。企业存款是工业、商业(含粮食、外贸)和国营农业等企业存在银行的存款。按存款期限分为定期存款活期存款;按资金形式不同分为结算户存款和专用基金存款。主要存款对象是各种商行、土特产出口商和工矿产品厂商等。居民的储蓄存款与企业存款在对象、功能、资金形式上均不相同。
6、1999年,我国开始对存款征收利息所得税,请分析这一政策对通货比率可能产生的影响。
通货比率是通货与存款的比例。对存款征收利息所得税,此措施有利于促使银行储蓄转化为投资和消费,刺激经济的发展,从这一角度看,将会提高通货比率。然而,如果面临着严重的通货膨胀,人们会提取现金购买实物资产以求保值,从而通货与存款的比率上升。若银行
存款的利息为“零利率”或者“负利率”,银行又对利息征收所得税,这等于间接减少了居民收入,居民收入的降低可能会提高通货比率。通常而言,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财富的增长,尽管对通货总的需求会增加,但通货与存款之间的比率会相应地下降。
7、1997年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作为中国金融工作的重点之一。这些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比率以及货币乘数可能会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
超额准备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便于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即当商业银行面临存款者大量取款的需求时,不必出售有价证券、收回贷款或从中央银行和同业拆借市场借入资金来满足这一需求,如果商业银行预期存款可能大量外流,它就必须提高超额准备,以应付存款者的取款需求。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呈反向变化:货币乘数值会随着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比率的增加而下降,随着银行体系超额准备金比率的下降而上升。一旦资本市场出现大幅度波动,大量资金跨银行、跨地区流动,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稳定性下降,需要及时调整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以保持流动性,金融风险较大时,商业银行有必要保留一定的超额准备金,以备应付各种风险。
8、1994年起,我国政府不得不从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只能通过发行政府债券来弥补财政
赤字,这一变化对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控制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净额增加通常由两条渠道构成:一是直接认购政府债券;二是贷款给财政以弥补财政赤字。无论哪条渠道都意味着中央银行通过财政部门把基础货币注入了流通流域,都会造成基础货币量的增加。中央银行买卖债券主要体现在公开市场操作上,买入债券释放基础货币、释放流动性,对债权逆回购,可以收回部分基础货币。
9、1994年,我国实行了强制性结售汇制。在强制性结售汇制下,企业出口所获得的外汇收入必须足额地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外汇指定银行在结汇后又必须将余额出售给中央银行。这一政策对我国的基础货币供给有何影响?如果遇到外贸的连年大幅度顺差,这又会给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控制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在强制结售汇的制度下,央行需要发行基础货币去大量购买外汇,基础货币进入市场后又形成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央行又不得不发行票据收回市场上过高的流动性。
贸易顺差增长迅速,大多数外汇因为强制结售汇制度要在一定时间内强制在银行兑换成人民币,我国拥有高额外汇储备而相应被迫释放大量的基础货币,造成国内流动性泛滥,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央行控制基础货币的难度加大。
10、请分析工商企业和居民个人在货币供应过程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由于它们的存在,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控制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工商企业和居民个人通常是资金的需求者,如果中央银行从工商企业和居民手中购买债券,那么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债券出售者不将出售债券所得收入存入银行,此时流通中的通货便增加了;另一种情况是出售债券的收入存入银行,此时这笔存款就变成为银行的新增储备。中央银行购买债券意味着流通中通货的增加或者银行体系储备的增加,从而基础货币增加。相反,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债券,意味着基础货币的减少。总而言之,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进行证券买卖交易,就可使基础货币的供应量发生变化。
11、2008年,中国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一项改革,按照新的外汇管理条例,境内机构和个人所得的外汇收入可以调回或存放,这相对于过去强制要求调回境内的政策要求是一个重大变化。试分析,这一变化对中国基础货币的供给可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强制结售汇制度是外汇短缺时代的产物,建立于1994年,当时要求企业的经常项目外汇收入,除国家允许开立外汇账户予以保留的外,均应全部卖给外汇指定银行,指定银行则必须将其卖给人民银行。央行是最大的接盘者,从而形成国家的外汇储备。新条例取消强制结售
汇制度,其意义不可小视:强制结售汇制一直导致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供应量,央行不得不为流入境内的外汇进行结汇,这个制度客观上造成了外汇占款所带来的国内货币流动性过剩压力。虽然央行通过发行央票、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方法对冲了大量的货币流动性,但由于央行的对冲是发生在央行与商业银行之间,而强制结售汇制下最终的结售汇对象是结汇或售汇个人,导致强制结售汇制与央行对冲的交易对象存在明显的角错位问题,这种角的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央行对冲流动性的整体效应,即它客观上对冲了大部分由于外汇占款多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量,却使得货币乘数变得不太稳定,甚至由于金融脱媒使得M2指标的代表性不足,需要更广义的货币供应量指标度量和评估货币供应量状况。同时,取消强制结售汇制客观上避免了央行承担外汇汇兑损益的问题,这使得央行摆脱了在外汇市场上既当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的尴尬局面。
12、 2007年,中国开始推行国库现金管理,财政部委托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将原来存放在中国人民银行的一定金额的国库资金存入到投标利率较高的商业银行去管理。试分析,国库现金管理的推行如何影响到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政府存款即中国的基础货币供给?
国库现金管理,即:财政部把原来由央行代理的国库资金,委托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利率招标,将部分财政存款转而存入出价(利率)最高的商业银行,因此,国库现金管理会减少央行负债放的政府存款。尽管政府存款的增加可以起到回笼基础货币的作用,但是,政府存款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财政收支的变化,国库现金管理体制的改革也会影响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政府存款,中央银行无法控制政府存款的变动,更确切地说,央行负债方的政府存款余额反应了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与收缩,它并不是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一个工具。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