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必吃的传统食物
大暑节气必吃的传统食物有哪些
大暑也是一年之中最为炎热的时候,酷热难耐的天气里,我们可以多吃一些食物来解解暑。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大暑节气必吃的传统食物有哪些,欢迎阅读!
大暑节气必吃的传统食物
1.吃伏面
都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炒鸡蛋。”伏日吃面,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在北方,大暑到了吃面去,大暑、二伏宜吃面。
入伏后,正是麦子丰收的季节,用新小麦做成的面食富含糖类、B族维生素、多种矿物质等,夏季炎热排汗多,可为人体提供充足的热量。伏天吃面也可以增进食欲。
面条的吃法也多,拌面、炸酱面、打卤面、凉面等。
2.吃伏羊
民间历来有伏天吃“伏羊”的习俗,吃“伏羊”属于“三伏补”的一种。
高温的三伏天吹空调、风扇易使体内寒气过重,如果体内固有寒气,三伏天吃羊肉散寒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羊肉这种温补食材能温阳散寒。羊肉热量低,脂肪少且蛋白质含量较高,每100g羊肉蛋白质含量20.5g。夏季吃热性羊肉,伴以葱、姜、蒜、花椒等热性作料,能刺激人体大量排汗。
在我国的鲁西北、江苏徐州、上海等地都有伏天吃羊肉的习惯。在山东,不少地区有大暑当日“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如枣庄市。
3.吃鸭肉
俗话说“大暑老鸭胜补药”,因为鸭子属于水禽,是凉性的食材,在热天里多吃它,有滋阴润喉、祛湿解暑的功效。鸭肉营养价值高,鸭肉每100克鸭肉含蛋白质16.5克、脂肪7.5克、钙11毫克、磷1.45毫克、铁4.1毫克、维生素B2 0.15毫克……属于优质的高蛋白低脂肪肉食。
夏季吃鸭,安徽亳州茯苓八宝鸭,调节脾胃开胃口,清热解暑又祛湿。茯苓,有助于健脾祛湿、清热解暑。赣州酸酒鸭,用指天椒、米醋一起与鸭子烹调,酸辣爽口,开胃解暑。
4.吃童子鸡
“入暑三伏,一伏一对童子鸡。”湘中、湘北素有一种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杭州有“头伏火腿二伏鸡”;江苏扬州有“入暑三伏,一伏一对童子鸡”等。童子鸡补而不腻、益胃升阳,适合于儿童、中老年人及抵抗力低下者暑天食用。
5.吃姜
很多地区都有着“大暑吃姜”的习俗。台州椒江人有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调蛋,用姜汁、鸡蛋和红糖一同调匀,装小碗进大锅干烧,烧出的蛋品甜中带辣,还能再加核桃粒、桂圆、红枣等配料。
除姜汁调蛋外,浙江台州属于无姜不欢。喝姜汤、姜茶、姜米粥,吃姜炒米、姜汤面、姜汁核桃炖蛋、姜炒米、姜糖、姜渣蛋、姜汁冰淇淋等。
“冬吃萝卜夏吃姜”,因为夏天容易出现脾胃虚寒、食欲不振、中暑的情况,吃姜能借助姜的辛热温暖脾胃、提高食欲、排汗祛暑。而且生姜中的姜辣素对促进肠蠕动、助消化有一定作用。
伏姜茶,是一种民间传统养生饮品,需在三伏天内制作,适合秋冬驱寒饮用。选用老姜,加小苏打刷干净,再彻底晾干,拍碎切末,和红糖一层一层交叠,放入提前消毒沥干的玻璃罐中,盖上纱布封口,拿到太阳下晒。伏姜茶要一直晒到末伏,老姜充分吸收伏天太阳热量,驱寒温补的功效才突出。晒好的伏姜密封保存,可以放一年左右,想喝的时候,用开水冲服即可。
6.莲子汤
莲子被称为“水中灵芝”,大暑当天必喝一碗莲子汤,是从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习俗。这是因为莲子性味甘平,有补脾涩肠,养心安神的功效。
大暑前后采收的称为伏莲,也称夏莲,这个时候的莲子颗粒饱满、肉厚质佳,新鲜莲子只有每年的7~8月份才有,等到天冷就只能吃到晾晒后的莲子了。新鲜莲子生吃,清爽脆甜;煮汤,软糯清鲜;挑出来的莲心还能单独泡成一壶消暑茶。
7.吃仙草
民谚有云: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的时候有吃仙草的习
俗。烧仙草,又称凉粉、草粿、青草糊、仙人板等,主要原料是仙草,又叫仙人草、凉粉草,形状略似薄荷。中国最热的地方在哪里
大暑节气来临,温州人有吃青草豆腐的习俗。青草豆腐指的是采用仙草、甘草、夏枯草与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煎制成豆腐形状、冷却后即可食之。
8.吃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作“过大暑”。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划成一块块,加些红糖煮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