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宋元时期的农耕经济
1.生产技术: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一年两熟制或一年三熟制,占城稻的引种,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2.土地制度: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租佃关系有了较大发展。
3.灌溉工具:宋代出现利用水力为动力的水转翻车。
4.重心南移:南宋时期完成,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朝廷在古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陆游集》
核心论点:表明南宋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赖江南地区,说明南宋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
1.纺织业
(1)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2)元代黄道婆创造新式纺车,推广织棉技术,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2.冶金业:北宋时期已经有了以煤作为燃料的明确记载。
3.陶瓷业
(1)宋代制瓷业兴盛,景德镇成为“瓷都”,全国出现了各具特的地方瓷窑。
(2)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经海路外销的重要商品,“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瓷路”。
1.繁荣状况
(1)都市商业繁盛,有夜市、晓市及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2)北宋时在益州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
(3)海外商运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大港口,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2.“市”的进步
(1)“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2)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直接监管。
(3)“草市”已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宋朝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
宋朝时期,城市开始大规模出现,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
庙会时间——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核心论点:宋代城市经济功能增强,放开对城市的商业管理,促进了城市商业的繁荣。
3.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商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中举为官;流行“榜下捉婿”的风习;官商分利原则运用广泛,出现了盐引、茶引等各种禁榷商品的转卖凭证,众多商人与官府合作,地位尊崇。
【教材补遗】 租佃关系
地主把土地租给佃农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制。租佃制下,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租佃关系形成于战国时期,宋代时,租佃经营仅次于自耕农形式。
【知识拓展】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
(1)经济重心的南移伴随着北方人民的南迁。
(2)南移趋势往往在封建割据、战乱时较为突出。
(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构图解史】 “市”“坊”的发展与演变
【漫画解史】 “交子”
核心观点:“交子”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其便于携带的特性也推动了商业发展。
【轻巧识记】 古代商业的“先”与“后”
【教材补遗】 宋代商业革命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美国学者费正清和赖肖尔在合著的《中国:传统与变革》中都认为宋代出现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商业革命”,其理由主要是: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首次出现了商业大都市;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等。
重点一 宋元时期的经济制度的变化
史料 两宋时期,传统农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新发展,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精耕细作的集约化经营……宋初从越南引进早稻优良品种占城稻,在江南普遍种植。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村中开始出现专门种植经济作物(蚕桑,蔬菜,漆树,花卉,果树,甘蔗)的专业户,从事个体小商品生产,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史料解读】
史料主要从种植面积、耕作特点及新作物的引进等角度阐述了两宋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
【问题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两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变化及影响。
试答:
【提示】 发展变化:水稻种植面积扩大,讲究精耕细作集约化经营;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迅速推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村出现了专门从事小商品生产及经济作物的种植专业户。影响:为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品;推动了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史论归纳】 唐宋经济制度变迁的总体特点
(1)私有制的发展:唐初实行均田制,唐中期均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宋代手工业中官营不断缩小,民营日渐扩大。
(2)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宋代租佃制成为最基本的生产关系,地主与佃农是租佃契约关系;手工业中唐代官营手工业出现了劳役制向雇募制过渡的趋势;宋代雇募制更成为普遍的方式。
(3)国家干预逐渐减少:唐宋时期,国家越来越多地退出经济的直接经营,把更多的经济空间让渡给民间;在政府物资调配、专卖等领域中国家开始更多地吸纳商人的力量。
(4)国家更多地使用经济手段管理:唐宋时期,在专卖、对外贸易等制度的活动中,都体现了政府对经济手段和经济效益的重视。
重点二 宋元时期城市的发展
【史料解读】
(1)图一说明唐以前的城市以政治中心为主。
(2)图二反映了宋代的城市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问题思考】
(1)根据图一、二分析,这两座城市的政府所在地都在城市的中央,向南都有宽敞的大道与城外相连,这种建筑格局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政治理念?
(2)图二与图一相比,在城市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试答: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