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
茅盾
一、目标引路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象征手法,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了解本文的抒情线索,学习散文状物抒情的写法。
3.培养发散思维和联想能力。
国考调剂是什么意思4.掌握排比句、反问句。 dnf接收频道失败
5.训练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读出语气。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宜默读与朗读相结合。在默读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作品的语言,潜心聆听作者的心声;在朗读时,我们可以融入自己的情感,跟随作者的心海一起荡漾。
2.要抓住文章的抒情线索,了解作者由景及树、由树及人的思路,领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中华儿女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2.学习共产党所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和革命品质。
二、课前预习
字词疏通
1.给汉字注音。
虬(qiú)枝 婆(pó)娑(suō) 秀颀(qí) 倦(juàn)怠(dài) 散打防守反击
无边无垠(yín) 恹恹(yān)欲睡 旁逸(yì)斜出 坦荡如砥(dǐ)
2.解释词语。
锤炼:①磨练。②刻苦钻研,反复琢磨使艺术等精炼、纯熟。文中是反复推敲加以提炼的意思。
伟岸:魁伟,高直。
主宰:支配。
无边无垠:无边无际。垠:界限、边际。
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砥:磨刀石。
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长。
狮子座 歌词恹恹欲睡:精神疲乏得想睡觉。恹恹,精神不好,困倦的样子。
旁逸斜出:文中指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逸:逃跑。
3.强化记忆:成语"妙手偶得"出自南宋(陆游)的诗(《文章》),原句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意思是(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得到的)。
学法指导
作者曾写道:"《白杨礼赞》非取材于一地或一时,乃在西北高原走了一趟(即赴新疆,离新疆赴延安,又离延安至重庆)以后在重庆写的。"作品成功的塑造了白杨树这个艺术形象,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斗争精神。阅读时,要领略作者的创作意图,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是本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同时,学习本文,应抓住其抒情散文的文体特征,弄清它的抒情线索,了解本文由景及树、由树及人的思路。
问题精选
1.本文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白杨树的"不平凡"表现在哪些方面?
白杨树的"不平凡"表现在:生长环境不平凡,外部形态不平凡,内在气质不平凡。(详细解答见"课中探究1")
2.本文采用了什么写法?这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要借赞美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农民的崇敬和赞美,而不直接赞美北方农民?
本文通篇采用了象征手法。首先,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其次,可以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达到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的目的。例如本文作者把对北方农民的赞美之情寄托在对白杨的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上。这种描述是贯串全篇的。作者借赞美白杨树来赞美北方农民,表面上是写树,其实处处在写人。本文作者之所以这样做,除了艺术效果方面的考虑之外,还因为作者当时身在国统区,言论不自由。
3.本文运用象征、烘托、对比等方法来表现白杨树的"不平凡"。试问:白杨树象征什么?描写高原的景有何作用?"贵族化的楠木"又象征什么?写楠木的目的何在?
①白杨树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团结向上、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② 描写高原的景,一是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出它傲然挺立的形象--白杨树生长在辽阔广大的肥田沃土上,挺立在"雄壮"、"伟大"的背景中,扎根在温暖宽厚的土地母亲的怀抱里。不平凡的环境培育了不平凡的白杨。环境、背景与白杨协调一致,渲染了气氛,衬托了白杨。二是暗写陕甘宁边区这个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
作铺垫。 ③茅盾同志回答说:"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④结尾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呼应篇首。 千什么百什么的成语
知识背景
1.写作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的重庆,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间,作者看清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真实企图,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粉碎日寇"扫荡",巩固和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种种事实。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茅盾生平:本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十岁丧父,由其母抚养长大。从北京大学预科读毕,无力升学,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改革《小说月报》
,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同时,参加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 共产党,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宣传部的代部长是)。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小说《幻灭》、《动摇》、《追求》和《虹》。左联期间写出了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集《春蚕》、《林家铺子》。抗战时期, 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发表《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等。建国之后,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到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挨批靠边,稍稍平稳便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1981年辞世。文学史界近年来公认茅盾是中国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坛主。
3.象征手法: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运用象征手法,首先要选择能引起读者联想的形象,抓住这个形象的典型特征加以描写。如在课文中,白杨树的挺拔、向上然而又极其平凡的特点,与作家心目中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形象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作者把歌颂党、歌颂抗日军民这样鲜明的政治观点和炽烈的情感全部倾注在白杨树上。
象征这个表现方法,是文学家们创造的,很多作家都采用它。其基本作用有二:一是把作家要说而不愿直说的托义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一是帮助作家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告诉给读者。《白杨礼赞》和高尔基的《海燕》属于后者,这方法帮助《白杨礼赞》和《海燕》分别冲破了国民党和沙俄政府的"审查"。我们今天运用象征的写法一般说是属于前者,主要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收到更好的文学教育效果。
4.象征手法和拟人、比喻的区别: 象征与拟人的相同点是都把事物人格化,但象征的写法大都用在立意上,即把某种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描写的事物形象中,通过所描写、刻画的事物,来表现一定阶级的本质或某种意义;而拟人则是用在语句的表现上,是为了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虽然也是把物人格化,但所表现的还是拟人化的事物本身。例如:"山也笑来水也笑",只反映人物欢悦的心情,并不反映人的性格和品德、精神
和思想、形象和气魄,并不寄寓别的更深的意义,也没有描绘山的形象,这山中也不寄寓另一个形象。
象征与比喻中的借喻,也有相同点,那就是都使事物形象化了。但借喻是建筑在相似的基础上;象征却是将所描写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所以对托义的物必须做细致的描写和刻画,比喻就无须做描绘和刻画,理解时应加以细心地分析。
5.散文分类及特点: 散文一般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在内容上,可以写人记事,也可以写景状物,但所写总是作者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在形式上,以个人抒情为主,将记叙、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笔法;往往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从侧面暗示,含蓄隽永;行文自由,结构灵活,但形散神聚。
三、课中探究
1.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是本文的抒情线索:生长环境不平凡,外部形态不平凡,内在气质不平凡。结合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美"是_____________
(2)白杨树自身的"形美"是____________
(3)白杨树内在的"神美"是____________ 鼹鼠的月亮河
(1)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美"是:黄绿错综、坦荡如垠的高原;(2)白杨树自身的"形美"是:笔直向上、力争上游;(3)白杨树内在的"神美"是:坚强不屈、团结进取。
2.课文第五段写什么?用哪个词语来总写白杨树的形象?写了白杨树的哪几部分?各突出什么特点?具有什么深刻涵义?
这一段犹如一幅画面。按照人们观察的习惯顺序,从远到近、从粗到细描写了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用"力争上游"一词概括了白杨树形象的特点,采用的是拟人手法,将白杨树人格化。接着从干、枝、叶、皮四方面分别写出它们的特点。干,突出它的直;枝,强调它的直而紧靠;叶,写它的向上;皮,则主要写它"微微泛出淡青"。作者抓住白杨外形的典型特征着力描写它的"倔强挺拔"、"努力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形神兼备,为下文由树及人尽情赞美白杨所象征的精神,作了很好的铺垫和准备。
3.第八段赞美白杨树和第1、4、6、7自然段有什么不同?
本段,作者首先直接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联系起来,总结了它们的相似之处:一是"极普遍,不被人重视",二是"有极强的生命力";又用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阐述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在这段文字里,作者改用肯定的句式,正面着笔,更加鲜明地强调白杨的象征意义。
4.课文第十段可分几个层次?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划出重点词语)?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文章如何展开联想,由树及人?四个排比反问句怎样逐句加深的?又采用了什么手法?
分两个层次。第一层,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赞美了白杨树。具体说来,作者先虚写一笔,用否定句式暂退一步:白杨"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由于审美观点不同,承认白杨"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是抑。接着,突然转折,连用七个感性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是"扬"。
第二层,作者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而深化,发人深思。第一句由
树及人的过渡,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是什么;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涵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白杨树"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
5.课文标题为《白杨礼赞》,但文章的第二段似乎不是写白杨树的,它与白杨树有关系吗?还有结尾写到楠木,又有什么用意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