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
语文精品课例:《白杨》
口袋妖怪蓝宝石
招远市辛庄镇镇鼎完全小学  孙筠蓬
1.教材版本
鲁教版五四制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第三篇精读课文《白杨》的一课时。
2.目标确立
1)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选编4篇课文,写作风格各异,既有“情景交融”的散文,也有以“历史演变为主线的故事性”文章,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神奇的西部,反映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西部”。
《草原》和《白杨》两篇文章的写作体裁都是散文,通过作者的叙述表现西部不同的风光特点。但是《草原》则是作家通过“情景交融”式的写作方法,在描写草原风光时,处处流露出感叹赞美之情,在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美好的风俗人情。
而《白杨》属于典型的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散文:作者运用清新流畅的文笔、生动的人物描写,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发芽、成长。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歌颂扎根西部的建设者博大的胸怀。
《丝绸之路》是借用历史故事以故事这个独特的视角、生动地描述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篇文章却是通过通讯报道的形式真实地讲述了一西部建设者超人的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在修建青藏铁路上遇到的一个个世界级难题,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
本单元重点训练要求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的情感;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增强语感;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表达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2)学情分析。“支援边疆”这一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运动,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陌生
的,甚至是闻所未闻的。这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理解爸爸对白杨的独特情怀,体会他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造成了极大的障碍。另一方面,由于身处农村,学生家中有电脑的并不多,因此能够上网搜索有关资料的同学就很少,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前,要大量地探索相关的材料,为学生在课堂中呈现西部的有关材料,并在课堂上及时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自我背景性经验剖析。我从小生活在农村,村里有成片成片的白杨树,我们时常在白杨林里嬉戏玩耍,因此对白杨树的外形特点有很深的了解,而白杨树的性情是非常平民化的,但是她又是最富贵的。她可以当柴烧,可以打家具,可以做屋檩栋梁,可以制作农具,和养育她成长的黄土地一样,朴实无华,在一些人眼中,几乎会忘记她的存在。可对于荒寒贫困的黄土地,她却是伟岸的大丈夫,在一年四季里,留守着,装点着,给黄土地减几分贫寒和寂寞,增几分生动和美丽,因为,她的根已经和黄土地连为一个整体。 白杨树并没有想到移栽和迁徙,哪怕她的残落枝叶腐化归于泥土,也要为这黄土地增添一点养分和活力。厚实的黄土地下,涌动着白杨树不朽的生命。
结合自己对白杨树和西部大开发的认识,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5个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2梦见抱男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专业音箱品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2)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献身祖国建设的崇高理想。
2)本文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3.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上课一开始,我联系本单元学过的内容谈话导入:在祖国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辉煌的丝绸古道,还有那茫茫的大戈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生长在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直接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本单元介绍了祖国西部的风光,学习了《草原》《丝绸之路》,所以在谈话导入过程中导语紧承学过的内容,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中,简洁有效。
第二环节:细读课文,品味感悟
首先,教师提出:作者是怎样描写大戈壁和生长在那里的白杨的;父亲和孩子们是怎样议论白杨的?
然后,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进行批注式阅读,并思考。
最后,全班交流。
1)介绍戈壁:让学生用一个恰当的词概括大戈壁的样子,如浑黄一体、荒无人烟等。
2)介绍白杨:首先,让学生用一个词概括白杨树的特点。然后,通过出示白杨树的图片,从而使学生更加细致地了解白杨树的外形特点。
3)议论白杨:首先,明确议论白杨树的段落,然后,学生分角朗读。最后重点学习爸爸的话。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用一个恰当的词概括大戈壁的样子,使学生对大戈壁的恶劣环境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更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白杨树生长的环境很恶劣。用恶劣的环境烘托白杨树的高大形象。在讲解议论白杨的时候,重点学习爸爸的话,理解白杨树的三个特点:高大笔直,适应性强,非常坚强。在讲解白杨适应性强的特点时,我让学生把 “哪儿”换成一个具体的地方来读,在讲解白杨树非常坚强的特点时,通过反复朗读,师生合读等形式,突出白杨树的坚强。在不断了朗读过程中,学生对白杨的特点有了深刻的理解。在理解白杨树的特点后,播放白杨树的图片,让学生欣赏高大笔直,坚强不屈的白杨,进一步理解了白杨树的特点。
第三环节:联想理解,情感升华
爸爸要表白怎样的心愿孩子们现在还不知道。首先让学生明确孩子们只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
然后,进一步明确爸爸到新疆干什么?为什么还要把孩子接来?
最后,思考一下爸爸和白杨树之间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并播放建设者建设边疆的录像。
【设计意图】应该说,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认识了白杨的形象,理解了白杨的特点,但由于时代的间隔,当今的学生对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难做到设身处地、心领神会的。针对这一难点,所以我采用“上钩下连”的方法,上接“特点”,下连“三个只知道”,从段与段的内在联系中,挖掘出隐含在语言文字中的真正喻义——爸爸的心愿,也就是白杨的象征意义。进而引导学生从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让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活动,经过一连串的引疑读、思活动,学生步步深入地理解了“爸爸”的心就是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信心和希望孩子们也像白杨那样在边疆生根、成长的赤诚之心。在讲解的过程, 适时播放建设者建设边疆的录像。这样,由表层到深层,既使学生理解了语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义,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义,更挖掘了语言包含的底蕴,加之激起的情感共鸣,使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文和道达到完美统一,可收到一举
数得之效。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领悟表达。
首先,让学生运用爸爸在介绍白杨树的时候运用的两组关联词语。(“哪儿……哪儿……” “不管……不管……总是……”)说说对边疆的建设者的赞美
然后,让学生明白这种明写白杨树暗指边疆建设者的写法是借物喻人。
最后,让学生欣赏阎维文唱的《小白杨》。欣赏的同时想一想这首歌曲表面歌唱小白杨,实际上是在歌唱谁?
【设计意图】在讲完爸爸的心愿后,我再新农村调查报告让学生们用上这些关联词语,说说对边疆的建设者的赞美,大大增加学生感受语言的机会,促进理解,促使感情共鸣,这实质上也是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层层深入,思维也渐渐深入,对问题的认识就会逐渐深化。从而加深学生对边疆建设者的崇敬与爱戴。《小白杨》的欣赏喧染了课堂的气氛,欣赏完歌曲后让学生再说一说这首歌曲实际上是在歌唱谁?进一步体会到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4、精彩片断
中老年人奶粉片断一:两次教学,方法不同,效果迥异。白杨的品质,是一个理性、抽象的问题,而小学生以感性、形象思维为主,试教时,我直接提出问题“白杨的特点是什么?”并要求学生回答,不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因此学生只能简单重复课文的一些语句。学生对白杨的特点缺少真切的体验和感悟,怎能读出深情呢?修改后,我从感性入手,学习白杨树适应性强这一特点时,让学生把“哪儿”换成“草原”、“高山”、 “沙漠”、“戈壁”练说,这些地方在其脑海里便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来,使他们对白杨生长的环境有了具体的感受。然后让学生填空补说。如:“(草原)需要他,白杨就在(草原)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高山)需要他,白杨就在(高山)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沙漠)需要他,白杨就在(沙漠)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戈壁)需要他,白杨就在(戈壁)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通过读,学生对白杨的认识就可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在学习白杨树非常坚强这一特点时,通过师生合读来加深理解。如“(师)遇到风沙,白杨树是(生)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师)遇到雨雪,白杨树还是(生)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师)遇到干旱,白杨树仍然是(生)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师)遇到洪水,白杨树依然是(生)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师)所以说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生)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在一遍遍的朗读过程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白杨树的确是很坚强。不用老师过多解释。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把“它”换成“您”来练读,使本来由父亲对白杨的间接赞美变成了学生自己对白杨的直接赞美。由于变换了角,他们读得入情入境,“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技能得到有效的训练,同时由于有理性认识的指导,在读的过程中又深化了对白杨品性、父亲情怀的感悟。
片断二:高年级阅读教学目标中提出了拓展和积累,尤其是资料的拓展,既可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又有助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就充分利用了拓展的作用,因为边疆的开发离学生实际较远,学生不容易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对于爸爸的心愿也很难理解,所以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资料拓展。
一是学生自己收集白杨和边疆的资料,二是教师出示的建设者艰苦工作的图片资料,因为本节课中“白杨树象征着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建设者”,这一部分内容课文中没有直接描写,而这部分内容不仅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我设计了引导学生探求“孩子们所不
知道的是什么?”进而引导出爸爸、妈妈到新疆的目的是建设边疆。爸爸、妈妈把孩子们接去是想让他们像自己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到爸爸与白杨的相似点,了解爸爸的心愿。然后运用多媒体播放边疆建设者当年垦荒的场面,使学生从形象的直观中领悟到“白杨与建设者”之间的联系。同时,展现了今日新疆的繁荣景象。鲜明的对比,更富现实教育意义。三是教师收集的当时建设者中流传的一句话: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儿孙。
通过三个层次的资料拓展,学生就能真正与文本产生共鸣了。
5.自我反思
本课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尚品格。因此,“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之重点所在。
教学中,我注意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这一写法,我的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先自已以为含义深刻,耐人耐人寻味的语句,并反复研读:然后在小组和全班交流、体会树的形象与人的形象是如何合二为一的。如这些语句:“白杨树从来就是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爸爸只是向孩子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对这些句子,我要求学生要联系上下文,前后贯穿地反复研读,在讨论和朗读中,逐步清晰地认识到,在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茫茫戈壁上,白杨树在此生根,并长得高大挺秀,成为毫不动摇的“戈壁卫士“;在经济、文化落后,生活条件艰苦,自然环境恶劣的西部某些地区,建设者们放弃各方面条件相对优越的家乡,代代扎根于此,奉献青春,是坚强不屈的“新疆战士”。他们同样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哪里安家,树似人,人如树,二者的形象叠印在一起,借此体会到文章在表达上的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特点。同时,我还建议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植物传播种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